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派别”掩盖了真相

火烧 2009-06-29 00:00:00 历史视野 1034
文章指出派别划分掩盖了真相,阻碍了真理探索。以文革为例,不同派别内部观点复杂,实际分歧在于是否拥护文革。强调派别影响民主与社会进步,呼吁反思派别对民主集中制的破坏。

  文革中分派:造反派和保守派;现在又分派:左派、右派。
  我最反对分派,因为它掩盖了真相,不利于揭示真理。
  事实上经常有不同派中观点交叉的情况,A 派的人对A 派的大部分观点同意,少部分不同意,也许部分同意B派的观点。为了和本派保持一致,放弃了自己独特的部分观点。这就掩盖了探求真理的意愿。也不利于发扬民主(其实所谓不民主,并非都是制度的原因,而是在某种形势下自己放弃了)。
  例如在文革中,清华两大派。
  蒯大富这派并非观点一致,表面上是批判17年,实际上:有的是蒯大富并肩作战的战友;有的佩服他反抗工作组的态度;有的是因为受工作组迫害,而拥护工作组的跑到414去了;有的原来在班里一直在党团干部的领导下,现在想独立;有的反对蒯大富但是坚决拥护文革;有的是惯性作用,414分裂出去出去时留下没动……。
  414派也有相似处,表面上是维护17年,实际上:有的是反对文革;有的是政治观点和蒯大富不同;有的是家长受冲击;有的是反对蒯大富个人;有的是对工作组有感情;有的是认为文革和反右一样要秋后算账(这些人猜对了);有的是反对中央文革;有的是跟着党团员走……。
  由于分成两大派,所有这些都看不到了。真理也掩盖里面了。
  其实两派根本分歧是:拥护文革还是反对文革。当时绝大多数人看不清这点,却自觉或不自觉的这样做着。

  自古有政治斗争就有派别出现,而派别阻碍了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讨论。甚至阻碍了社会进步。
  例如文革中就是如此。以清华为例。
  工作组的错误就在于一个陈旧的错误观点:对上级领导有意见就是反党!这种观点从反右开始就一直存在。它阻碍了民主,压制了正确意见,不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工作组撤销后,拥护工作组的人成立了清华大学红卫兵,其他人成了了其他名称的红卫兵。前者坚决维护工作组的立场和态度。后者是很多不完全一样态度的人组成的:有的对工作组政治观点有意见;有的对工作组的工作方法有意见;有的对工作组的水平有意见;有的因为王光美的表现对工作组有意见……。
  因为派性的原因,有的批、有的保。最终也没对工作组的根本错误认识清楚:“对领导有意见就是反党”是最根本错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