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火烧 2009-06-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岳飞冤案背后的历史疑云,分析高宗与秦桧对岳飞的真实态度,提及油炸桧文化及政府诚信问题,引发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高宗皇帝与秦桧丞相杀害了岳元帅,劝告人们对此事不要炒作。然而还是有人问,岳元帅是否真有里能外国之情事,秦桧丞相说:莫须有。“莫须有”者,不是规范普通话,不知是否是秦丞相老家的方言,反正意思即是“可能有这么档子事儿”。说白了,就一个字“疑”。有人经过推理,得出结论,认为高宗皇帝与秦丞相其实对岳元帅并不疑,对其精忠报国的赤心是有深刻认识的,虽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学习活动。然而事就坏在这个深刻认识上。精忠报国危害了高宗的皇帝地位,岳元帅自然成了高宗皇帝心头之大痛。岳元帅虽然忠心可嘉,但因为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站错了队,所以才有父子惨死风波亭之千古冤案。如此说来,高宗皇帝与秦丞相对岳元帅并没有疑。  

掌握了宣传工具的高宗与秦丞相,竟然没能止住百姓的疑。卖油炸食品的小贩竟然发明了炸小面人,称之为“油炸桧”。据称这种小食品受欢迎之程度,不下于今日粉丝对超女快男及一系列大明星们的崇拜。然而人们自古以来就养成了一个思维习惯,恨奸臣不恨皇帝,所以只有油炸桧,却没有油炸赵构。否则今天民间食品中有历史渊源的可能就不只是油条了,或许还有油炸荷包之类。这是一件憾事。高宗的多疑,或许继承于其祖宗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其多疑实不逊于曹阿瞒。官家多疑,百姓也难免受传染,疑来疑去,江山越疑越小,最终被看起来傻乎乎的元人给干掉了。  

常言说,人无信不立。依我看小老百姓有信无信倒还是小事,官家无信则绝对难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有个情节,狄仁杰捉了方谦,贴出告示,请大柳树村村民回家种地。看告示的一个人问,这是真的吗?另一个人说,当然是真的,这官府的告示还能有假。官府的告示不会有假,这很重要。当时,虽然幽州刚经过了方谦的乱局,但百姓还是很信任官府的。对于官府来说,有信则治,无信生疑则乱。其实古代官家的衙门里面不应挂“清正廉明”四个字,而应挂“信则立”三个字。  

一位党校的老师说,他在取消农业税并发放种粮补贴之前,曾去几个村庄做过调研。来到一家农户,男人出去了,女人在家。这位老师问她,你们家有几亩地?政府马上要取消农业税了,种粮还发补贴呢。女人狐疑地看着他,这时村支书在旁边说,是真的。女人想了好长时间,然后吞吞吐吐地说,五亩半。晚上老师在村支书家吃饭,那个男人回来了,找到支书家对老师说,我们家就一亩地。老师说,这是好事啊,不交农业税了,还给补贴。男人说,听蝼蛄叫唤就不用种地了。这句话是方言,意为“你们全是说假话,我不信”。当然,农民现在相信了那一系列政策是真的。但当时,政府的信用居然下降到那种程度,不危险吗?现在政府的诚信形象又提高了多少呢?高莺莺、邓玉娇、涂远高等事件中,再加上闹得正热闹的周市长一事,政府的话群众信不信?这我不用说了吧。政府说的全是假的?依常理来推断,这不可能吧,但从网上舆论看,很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怪谁?政府还是群众?  

不管政府说什么,群众的怀疑总是普遍的。政府的基础是什么?不是群众的信任吗?如果给政府的信用度评一下级,能达到什么级别?我想请问一下无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的领导们,看到目前的情况,你们真得不着急?真得不后怕?  

怀疑是谣言的基础。政府可以为了自己小集团的利益说假话,而真正别有用心的人也完全可以。政府在制造谎言方面的优势是掌握政权,掌握国家机器,而真正别有用心的人的优势则在于他们是以群众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表现出来的身份是群众。在真假难以分辨的情况下,官方的谎言与以群众身份表现出来的真正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谣言相比,群众显然更倾向于相信后者。制造谣言煽动群众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但真正别有用心的人还害怕这些法律责任吗?某些地方政府在没有别有用心的人的情况下,随意给他人扣上“别有用心的人”的帽子的做法,更是加剧了政府的信任危机。  

或许我是个悲观主义者,但我真得是很担心很担心。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缩减行政行为的办理程序,提高效率,穿制服,微笑服务,我们在政府职能转型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还是停留在面上,并没有实实在在地拉近政府与群众的距离,而且就近来发生的事件看,政府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密切政群关系,关键在实质行动,而不是表面化的炒作。拉近政群关系,关键是心理距离的缩短。在这方面,政府似乎还没有走对路。近日网上有某地小学女教师掌掴文化局长一事(还未确定是否是事实),文化局长还打了110,结果警察到了以后说,你这种官员专给政府丢人,该打,打得好。我知道这位警察可能会受到领导批评,但他说得确实好。就这位警察的一句话,我觉得可能比微笑服务十年还能拉近警察与群众的距离。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甚至有了一家人的感觉,群众还会随便怀疑政府吗?  

真正建立政府的诚信形象,消除群众心里的对政府的习惯性怀疑,就必须从群众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而我们现在的许多领导们,却都是从自己的所谓前程出发来考虑问题。无论做什么工作,不是首先考虑群众乐意不乐意,支持不支持,而首先考虑领导乐意不乐意,领导能不能看得见,能不能看得出。建广场、修大路,盖高楼,砌遮羞墙,这些事对群众利益没有多大促进作用,甚至危害群众利益,但领导容易看到,容易把这作为政绩,所以就积极去做。小区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整理整理,让群众生活得舒服一点,群众会满意,但领导看不到,所以就坚决不做。已经修得很好的大路,扒了再修得更宽更漂亮。棚户区居民的房屋下雨时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外边不下,屋里还滴答,就是不闻不问。群众不骂娘,除非拿胶带把他们的嘴给贴上。世界充满矛盾,这里也有个矛盾。能让群众满意的事儿,领导不容易看到。领导容易看到的事儿,群众往往又得不着什么实惠。你选哪一个?想升官,就选后者,想做好个好官,那就要选前者。  

有人说,我为群众做了许多事儿,但群众还是不满意。首先,这种说法不太可靠。很多人都认识到,中国的群众是最容易满足的。农业税取消了,种粮发补贴了,农民还骂政府吗?化肥、农药涨了这么多钱,农产品价格涨了几何?但我老家的农民确实很少再骂政府了,他们多数都很满足。我再退一步,就算群众依然说政府做得不好,也和你一点事不做的时候不一样了。我在近期的一个帖子里说到,碗里有肉时骂娘与碗里没肉时骂娘是不一样的。你真得认真做了,群众对政府的怀疑以及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会大大降低。至少可以保证一点,如果真有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他们绝对不会跟风。再说,矛盾总是存在的,政府官员再努力也不可能满足群众的所有要求,但只要你努力去做,真心去为群众想,群众的问题总会逐步解决,群众对政府的反感总会逐步减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总会逐步增加,而群众对政府的怀疑与骂声也肯定会逐步减少。做任何事都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但关键是必须做,从现在就做,用心去做,而不是玩着各种把戏去做。要树立诚信形象,首先要有诚心,欺骗不会换回来诚信的。你能欺骗,群众也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