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也“有困难,找警察”?
“为了加大我县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决定由县公安局代表水利局征收水土流失防洪费。”——这是湖南省溆浦县政府一份“县长会议纪要”中的话。人们对此不可思议:为什么防洪费交由公安局代收?(中国青年报6月14日)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9-06-14/024418013692.shtml
“为了加大我县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决定由县公安局代表水利局征收水土流失防洪费。”在民众的眼里看似荒诞不经,在某些政府官员那里实乃“天经地义”。在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官员脑海里,大事小事都是“有困难,找警察”。
中国的警察可能是世界上最紧张和忙碌的警察,都不动就吧警察推向第一线,是不少地方和不少政府的通常做法与惯有常态。酿成流血冲突的贵州瓮安事件如此,形成警民对抗的云南孟连事件如此,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的突发事件、群体事件中,警察和群众造成的对立局面和互不信任情绪,莫不如此。这种依靠用枪杆子说话的执政方式,从表面上看,是显现了政府不可动摇的意志,体现了政府不可亵渎的权力,维护了政府不容怠慢的面子,而事实上,是在动用准军事力量,打造一面巨大的盖子,企图覆盖火山的喷口。在表面平静和无声的背后,孕育着更大的爆发和灾难。
当前,滥用警力,擅自采取强制措施,动不动就把警察推到一线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蔓延和扩大之势。一些干部工作不作为、不到位,甚至乱作为,乱越位,一但矛盾激化,就把公安机关推上第一线,随意动用国家机器向群众专政,这必然引起群众的不满和抗议。这些做法,暴露的不仅是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问题,更是他们在执政理念上发生了偏差,视争取自己权利的群众为“刁民”和“暴民”,进而以民为“敌”,与群众形成对抗关系。
事实上,民众与企业纠纷,民众与官员叫板,民众为自己的利益诉求反复上访,甚至民众与警察发生肢体接触,说到底,都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枪杆子说话,后患无穷。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慎用乃至不用警力、慎用乃至不用警械、慎用乃至不用强制措施,应该成为各地、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要原则。
像本例中,政府委托公安部门代表水利部门收取防洪费用的问题,就是典型的“枪杆子崇拜”,当地政府患上了“警察依赖症”。他们先对辖区民众进行“有罪推论”,然后再依靠枪杆子去威慑、恫吓和逼压,从而达到目的。其实,只要收费合理,工作做细,防洪费由主管部门收取,老百姓也会支持和配合;而改由公安部门强制收取,反而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和抵制。这不仅是执政能力有限,更是执政理念发生偏差。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