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乌有之乡
致乌有之乡
傻佬来了,既然来了,就应该和大家打个招呼见个面,自我介绍一下才是。
年纪大了点,才学会使用电脑(也就会一点),所以来晚了。很幸运到底来到了这世外桃源——乌有之乡。要说还得感谢网友无限风风风同志,是他在搜狐网上转载了“草莽翰林宇太,简评伟大领袖毛泽东”,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去处。按照路径,三拐两拐的就进来了,傻佬还不算很傻。
进得乡来一看,呵!不得了,好一派“北国风光”!郁闷了许久许久的心肝,一下子畅然了,心旷神怡呀!痛快!真是痛快!
记得社会主义才变味的时候,嗅觉敏感如潘晓者,中国无数血气方刚之青年,他们迷茫了,他们痛苦着,他们要呐喊:“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谁来给他们解释?谁来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别说,还真有那么一位——《中国青年》杂志社(下称《中国青年》),贸贸然站出来,要青年们“讨论人为什么活着”,它真的能给青年人指出一条金光大道吗?还是另有其居心?在当时国内大的政治背景下,不能不使人产生:《中国青年》居心叵测。在“人生观大讨论”伊始,我就意识到它是兔子的尾巴,我想对它说:
人为什么活着?这恐怕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吧!然而,有谁能够彻底弄清这个问题呢?又有谁不想把这个问题彻底弄清呢?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有待于历史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全社会的每个个人自身的完善。的确,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关于人生意义的“大讨论”,但那都是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必然现象,今天,是否还存在那种必然性呢?这一点应当商榷。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人生”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任何对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挑剔和歪曲都是枉然。从参加这场“大讨论”的一些观点来看,什么“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啦”云云,什么“活着为人民啦”等等,很明显,这是两种基本思想的抗衡。至于什么“提倡一种与现实相适应的人人都能接受的公私合营的”人生观,乃纯系黄口之言(根本算不得一种人生观)。就现实的情形看,人生观是多样的,至少有三种,绝对没有什么统一的人生观。“人活着是为了个人幸福”与“人活着是为了让别人(人民)生活的好”,这是目前两种主要的和根本对立的人生观。肯定一种或者否定一种,都是错误的。
潘晓探讨人生是屈服于社会现实或者是为了别的什么,绝不是什么“受现代科学发展的吸引”。〈〈中国青年〉〉倡导青年探讨人生是有企图的。无论潘晓的动机(果真她对人生感到迷惘的话,我们应当给予谅解。)如何,总的说来,他是一位好同志。他所作的〈〈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像一颗炸弹,通过〈〈中国青年〉〉这根导火索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地上爆炸了。炸弹响了,这是件好事。导火索的功绩仅仅在于:它使人们知道,在今天的中国竟有如此的“潘晓”。至于别的什么谢谢《中国青年》是我所不敢苟同的。
对目前这场“大讨论”,我持否定态度,因为它将是毫无结果的因而也是毫无意义的。在这场“大讨论”中,有人绞尽脑汁,企图证明“人都是自私的”;有的人则矢口咬定“活着是为了人民”。显然,证明“人都是自私的”同证明“人活着是为了人民”是同样困难的和不可能的。那些受人民爱戴的领袖,为人民捐躯的英雄,他们的人生应当如何解释呢?能说他们为人民“鞠躬尽瘁”是“沽名钓誉”吗?唯我主义者,不要以为自己是自私的,人人便都是自私的了。如果一定要固执己见,那么,有人指责君——尔以庸人之心,岂能度马列之腹!君该何言以对呢?罢了,企图总归是企图,希望总归是希望。我劝怀着侥幸心理参加“讨论”的 诸 君,尽早搁笔;劝怀着悲切心情参加“讨论”的同志们,不必过于伤感,只管走自己的路!
人嘛,就其一般意义(或生理意义)来说有共同之处,都是血肉之躯,能思维等等,但就其具体的社会意义而言,又有区别之点,有古人与今人之分,有庸俗人与高尚人之分,有好人与歹人之分等等。讲人生意义麽,必须讲具体的社会的人的人生意义,不能笼统地抽象地单讲一个“人”字。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个人幸福呀”,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人民呀”等等,虽然都讲得不错,但都是相对的真理。如果参加“讨论”的双方都不顾及这一点,执泥己见,岂能不争论的面红耳赤乎?
乌烟瘴气的“人生观大讨论”闹剧一阵喧嚣过后,悄无声息地戛然而止了,尴尬地走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是“人生意义”不重要吗?否。正如我前面所言:人为什么活着?这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凡有识之士都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也要不争论,非但不争论,还要大张旗鼓地、旗帜鲜明地宣扬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除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的文学艺术、文艺理论等上层建筑领域,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倡导并歌颂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等诸方面人性之美德;鄙视、鞭笞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愚昧、虚伪、欺诈、阴险、自私等诸方面人性之缺失。我们的人物形象就是“高、大、全”了,又怎么地了,雷锋、杨子荣、董存瑞、黄继光他们不真实,是吗?那是你们说,人民群众就觉得很真实,就是喜欢;你们的形象倒也很真实,哼哼唧唧、忸怩作态、唯名唯利,你们觉得很美,是吧,可人民群众就是觉得奇丑无比,看了就闹心,想吐(如湖南卫视之流,都搞得些什么玩意 !)。这就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思想品德教育不要了,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的儿子”的“姓资姓社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论”、“黑猫白猫论”、“步子再大一点,胆子再大一点、不搞群众运动论”(弄得官儿老爷们都TM胆儿肥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就要挨打论”(没有了人民的力量国家能富强吗?民心散了更要挨打,更不禁打!)。在错误路线错误理论指导下,一时间沉滓泛起、甚嚣尘上,历史似乎又回到了起点。
青年人像迷失了的羔羊。
郁闷呐,着实的郁闷!
历史总会给自己开辟前进道路的,用不着什么“英雄”人物去摆布甚至去捉弄它。历史有时迂回曲折甚至倒退(或许是历史的必然,比如对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当初连毛泽东的忠诚追随者、崇拜者或因年幼无知、或因老迈昏庸、或因学识不足、见识浅薄等等等等,不明白或不甚明白她是在干什么,更不明白她的伟大意义之所在。残酷的现实在教育教训着他们并将继续教育教训他们,直至历史走上正轨),但终究是要向前的!
乡里人称毛泽东思想为毛泽东主义或毛主义。这一提法很好。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解决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如何去巩固政权的重大历史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杰出的贡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这一伟大理论的伟大实践。
看到草莽间坐着无数英雄,实感国家之幸,人民之幸!
乌有之乡,中国的希望!
附斑有二
其一
满江红
三部曲
1980.10
逢生岁岁,
春常在,
快若茹膏。
思远景,
微茫飘渺,
前程多少?
娇柔诗意媚权贵,
做作心花俸禄高。
早﹡觉醒,
重上人生路,
归正道。
驱尘埃,
还原貌,
功勋册,
归谁好?
日后风雨江山见分晓。
鲲鹏展翅飞万里,
雄鹰振翮入九霄。
再努力,
修复故容颜,
风华茂!
早:1976年夏秋之交,偶有一事,使我顿开茅塞,认清了世人的真面目,也真正的认识了自己。自此,心胸变得极为开阔,可谓无所不可忍容,无所不可笑纳耳。
其二
工作总结﹡
2006.4
尊敬的公司领导:
请允许我将以下三句话存入本人档案,以此作为我在公司工作的总结。
1、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3、 骑破车,与开轿车者同出入一院,而不耻者,其北林也与?
工作总结: 2006年4月,某离开(因为失业)了工作二十多年的工作单位。在离开单位之前,写了这三句话,请负责人事档案的人员,将其放入本人档案。放与未放,不得而知;放了为好,未放不伤北林一颗毫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