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致辞——保卫童年!
保卫童年
童年的消逝是人类的悲剧。
作为主谋,成人是可怕的罪犯。
在中国,童年的境遇和囚犯没什么区别。
少年和儿童,只是作为一种道具而存在的,没有主体性。每次看央视的少儿节目,我都十分痛心——尤其到了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一些少年和儿童就要受虐,也许那些孩子还在为她们能上节目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在中国,最近的一些年,没有适合孩子们听的歌曲,没有适合的阅读文本,没有好的原创童话,没有儿童剧,没有好看的优秀的动画片、影视片,好玩的游戏也渐渐被淡漠了,逐渐被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所取代。
歌舞、表演、钢琴、图画、作文、数学(琴棋书画等)……所谓素质教育者,莫不以竞争的形态、以剥夺孩子的快乐玩耍而野蛮存在着,在很多家长眼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考试、考级。
在一般公众的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感受不到对儿童的尊重,儿童似乎是不存在的,不在我们视野关注的范围内,儿童被教育部门(普通社会公众、教师、家长)当成道具使用,这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不被我们所察觉。
一个民族麻木到了这种程度真是可怕!
“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民族是否伟大,其道德是在进步还是在堕落”——甘地
从这样一句话中我们能读到什么呢?——就是要尊重生命,甚至敬畏生命!这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修养。如果我们对待儿童尚且野蛮粗暴,那我们还是一个人吗——受过教化的文明人?
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就不会有正常(注意,我用的是“正常”这个词汇)的生命观、人权观、自由观、民主观,对于个人而言是如此,对于民族、国家而言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懂得尊重儿童,这社会就决然不是文明的、也不可能是和谐的。
因此,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可以从国民的儿童观去考察,尤其是从政府官员、教育部门、乃至家长自身的儿童观上去考察。如果社会长期受到“人人都是招商形象,处处都是引资环境”这种政绩式发展观的蛊惑,对生命持漠然态度,就很可能最终会走向悲剧。
因此,在儿童节的前夕,我要郑重而大声地向社会疾呼:保卫儿童!敬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