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富与仇富
爱富与仇富
人们总在仇富吗?其实没有。因为富贵乃人之所欲,不富无以为仁,不富无以为家,不富国不会强盛。不富人民不会美满,不富百姓不会安家乐业,不富社会不会安定和谐,不富天下就不会进步,不富世界就不会繁荣。所以,不能仇富而要爱富。
但是,如果富不是正道所得,富却为非作歹,富却强悍霸道,富却为所欲为,富却欺穷凌弱,富却巧取豪夺。那么,这种为富就等同于为恶。人们所谓的仇富其实就是在仇恶。奇怪的是,现在如果一有人说些对恶富的不满,对为富不仁的愤慨,立即就会招来一片声讨之声,特别是那些拿不良富贵者的便纸当餐巾的不良文手,更是唾沫四溅,实在令人困惑不解,疑窦丛生。
为什么仇恶现在总是跟仇富纠葛在一起呢,是不是为富不施,所以无以和亲;是不是富贵而骄,并且欺邻霸市;是不是贪得无厌,骄奢淫逸,攫天下之财据为己有,因而公平偏向,正道失衡,致令天下众生愤愤不悦,牢骚暗涌,私摇其头。虽然,“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但也该富多量大点嘛,为民者宣之使言啊,唠叨几句又何妨呢?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那么,是不是有些人不以其道得之,而且坦然处之呢。记得网上曾发过一个调查,意思是说,让富人们对着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菩萨发誓,保证自己的一切所得、一切财富完全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据说没人出来举过手。
当然,这不能完全说明什么,也极难说清道白的,因为有像中彩票因运气而成为百万富翁的,有发明创造靠聪明才智发家致富的等等。但问题是,撇开这些特殊的事实仅从社会的普遍性讨论,那么,谁能告诉大家,如果一个完全清白的人,既勤奋又聪明,他就会因自己的努力而大富大贵了。然而,事实是相反的:答案是明确的:不能!道理很简单,他还必须要有机缘。哦,机缘,机缘才是最重要的,相对于机缘而言,其他的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嗯,机缘,那么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是命运吗?你挣不了钱,那是你的命,有什么好抱怨的。好好的去耙你的地吧,该干啥的干啥,这是旧社会的宿命论。可我们新社会是无神论者啊,总不能再鼓动迷信了吧。可这一来,问题也就麻烦了,要是干脆相信宿命吧,那也无话可说,而现在却要竭力的去解释、说明、探讨“机缘”这两个字,这可不容易。
因为,同样有那么两个人,一个勤奋能干,吃苦耐劳,正直城实,但缺少背景,不善逢迎,短于趋炎附势;而另一个虽懒惰顽劣,游手好闲,狡黠奸诈,但深有来头,豪饮喜黄,长于交权纳势,而有可能恰恰是后者青云直上,大富大紫。而前者还得经过一番竞争才能挣到后者赐予的一份工位,如果这就是机缘的话,那么机缘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人们会把仇富和仇恶捆绑在一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演绎而已,事实如何,报上、网上有数不清的介绍和评价,在此不便断言。谨此姑摘古人一些老话,与道同者分嚼:
孔子曰:“独富独贵,君子耻之。”社会应“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因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所以,本应该“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啊,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天下才能大同。“天下将兴,则人必尚行也,反之,则尚言;天下将兴,则人必尚义,反之,尚利”。不知邵雍这话是否还有其意义否?是否还适用否?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