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市政府秘书反腐败的遭遇和思考
一位市政府秘书因反腐败遭遇二次下岗,反映体制深层次问题,引发对政治隐患的思考,经历曲折,最终在领导批示下保住工作,但失去晋升机会。
一个市政府秘书反腐败的遭遇和思考
一
1995不久,我发现这个单位很不正常,分管局长和主编的儿子挂名办公司,具体由主编操作,分管局长做后台,接广告、搞商业、拉装潢业务,生意做得相当大。他们做生意是利用消费报的背景。每次质量大检查后,主编的电话就格外多,说这次检查出事了,请高抬贵手,当时主要是国营企业,商家不怕罚款怕暴光,暴光会影响经营和仕途,给生意他做的商家自然会得到照顾,而且能得到版面上的服务。报纸是靠广告为生的,广告客户垄断在主编手里,给他拉到电视台等其它媒体去了,获取包时段包版面的利润,赚得盆溢钵满,消费报却连发工资都困难。主编发了财经常吹嘘:“你们这点工资还不如我家养一只狗的花费大。”
《无锡消费报》的腐败是公开的秘密,工商局、商业界、新闻界都知道。
消委(报社领导机构)俩个秘书长找我谈:“这个报社还像什么样子,就像私人办的”
新闻界的朋友看到我就说“你们主编打着消费报的牌子自己发财,把这张报纸搞垮了,不象话啊!”
工商局长与我谈过二次,说:“这个报社长期风气不正,关键是领导,要挖后台。你是市里下来的,你应该向市领导反映。”
我向市委书记洪锦沂反映问题,洪作了批示,局纪委立案,主编辞职一走了之,分管局长仍然是局长。我断了别人的财路,别人又没受到惩罚,自然该轮到我倒霉了,不久,我停聘失业。
失业后,我去找局长,局长说:“你是个好人,但消费报的环境不适合你,你是市里下来的秘书,你去向市领导要工作。”
我停聘后的第二天就去找洪锦沂,洪锦沂立即作出批示。我还找过不少领导,领导们都表示要解决我的问题,分管市长杨惠菊亲自来过问。但消委[班子已调整]和报社领导[由原分管局长指定]竟猖狂叫嚣:“洪书记批示是没用的,杨市长也给我们顶回去了。组织上作出的决定,正确的要执行,不正确的也要执行。”
共产党历史上的奇闻:市委书记不能代表组织,上级要服从下级?
问题不解决,我没有工作,三天二头到市委、市政府“讨说法”,大院里不少人知道:市政府的秘书到下头反腐败失业了。
消委会副会长、物价局局长陈扣林闻讯拍案而起:“惠林泉是老实人,你们这样做太过分了!”
市委秘书长韩军同志沉重地说:“你的事,我已经听说了,这不是你个人的事!”
在洪书记的再三批示下,经市纪委协调,历经11
此后,报业整顿,《无锡消费报》并入《华东信息日报》。我因有反腐败的“前科”,来时就是做广告的,新单位照顾我搞发行,运送报纸,与农民工一直干活。熟人看见我骑着自行车,后面挂着二个大包在街上送报,惊讶地张大嘴角:“你怎么在干这个活?”一个市政府的秘书因反腐败送报纸,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讽刺。
《华东信息日报》因担保贷款的私营企业破产,欠下一千多万债。据说贷款有市领导批示,查了一年多,把私企老板判20
二
我是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因反腐败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力。但我仍千方百计进行社会调研,以无锡为模块探讨中国的发展问题。 这些年来,中央的任何决定,无论是“三讲”、还是“科学发展观”,到地方上贯彻都会打折扣,轰轰烈烈搞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尤其涉及到从严治党治政,更没人管。
腐败是腐而不败。每年春节,纪委都要发文禁止公务员收礼,谁都知道这是一纸空文,实权官员手中的礼品券多的可以打扑克。包头空难,无锡有二名遇难者是“驾校”请到包头玩乐的车管所人员,市委书记去慰问家属,街头巷尾一片骂声。
从2003
曹张新村有一家回收香烟调包的黑店,坑了不少人,派出所、工商所以房东是“街道”为理由说难管。街道书记说:“我房子不租给他,别人也会租给他”。为了区区每月几百元房租,竟无视法律和人民利益,我告到区委书记那里也没解决问题。
我的住房是拆迁安置的,这片房子没有报送质检却能建造、出售,房子漏以胎里毛病为理由不修,也不来收房钱,劝我买下房后又扣压房产证,房产证从98
2005
2005
以上实例均是我亲身经历和调查,很多听说的更骇人听闻的事还不在内。对这类现象,群众上告无门,已经麻木,已经绝望,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不腐才怪的程度。
三
如果我不是市政府下去的秘书,也不敢反映问题,我从小读马列,立志为党的事业奋斗,希望通过市政府的背景为国家和人民做好事。我是按程序自下而上地反映问题,各级均表示无奈和推诿,最后有市委书记批示也不了了之。原因:一是腐败都是有条线的,上面的人不倒,下面的人也不易处理;二是没人管事,高层是在敷衍,基层也就敷衍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反腐败、爱党爱国,除了向上反映问题,还有什么徒径?此路不通,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在的单位垮掉,眼睁睁地看着社会腐败泛滥成灾,不反映问题是等死,反映问题是早死,悲惨啊!!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最重要的是赋权于民。现有的政治体制,缺乏有效的民主和监督机制,法治往往流于形式,好人得不到保护,坏人得不到惩罚。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对目前的腐败状况都表示义愤,但无可奈何。官场潜规则不是忠于党、国家和人民,而是个人的人身依附。违反这个潜规则,就会像我一样无好下场。地方领导为政绩和升迁,会导致官场集体违法和失语。这是最大的政治危机,党和国家被架空,形成一个个利益集团,下面的干部是向提拔他的上级负责,知恩图报,什么都可乱来。越到基层,这种状态越明显,党纪国法形同虚设,人民苦不堪言。
政治体制改革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到了尽头。权力异化严重破了坏市场经济规律,除了外商,唯有“官商”(与官员有特殊关系的企业)才能得到优越的发展环境,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长大的“官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缺乏竞争力。在中国办企业,必须和“官员”处好关系,灰色交易成本巨大,得罪了这些“爷们”,尤其是实权的部门,企业随时都会遭遇不测之祸。只要“摆平”了官府,什么事都可以做,企业的成本不但削弱竞争力,还要由职工来消化,激化社会矛盾,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无锡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掩盖了政治问题。无锡明清以来就以经济发达闻名,历史上的排名比现在还前。发达地区官好当,有钱能请客送礼,有钱可做秀,有钱容易摆平矛盾,与省城和京城的官员联系也密切,只要发挥区域优势稳定经济就能升迁,不追求政治建设。公务员的素质高,头脑活,泡制文件速度快,文件制定就表示重视和做过了,执行就不多过问;处理问题圆滑推诿,不激化矛盾,比较有人性,善于妥协让步。无锡所具备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应该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最进步的地区,因官员的因循守旧而令人失望。
中国当务之急是政治体制改革,以上层建筑来带推动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宜从无锡这类发达城市起步。目前,政治建设最迫切的有二件事:
一从严治党治政,加强党和政府的建设。党和政府的建设要具体到人,地方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现在在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工作的借口下,地方委书记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党领导经济工作,一管大政方针,二管干部,三管民主法治环境,而不应直接去招商引资等。管理是政府的事,经营是企业的事,党领导经济应站在战略的高度。“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共产党执政决不能成为少数官员利用公共权力谋私。党委书记是地方最大的官,在当前社会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党委书记不投入,就不可能管好党。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管不好自己,对国家、民族是一场灾难。
二大力拨乱反正,纠正新的冤假错案。我因反腐败10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