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哲学、科学
科学 哲学 宗教
——与台湾陈鸿斌博士商榷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揭示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并发现其规律,即回答“存在是什么”的问题。它认为客观世界需要不断地、永远地被发现、被揭示,也可被利用。
哲学的任务是试图提出对客观世界及其起源和发展的根本看法。它已经、正在并会继续提出一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的正确性(接近真理的程度)要由科学的发现来证明或证实。
宗教源于人的无知、无力,因而拜服于某种神秘力量。它试图借助神秘来掌握地球人(至少是地球人中的信众)的思想。其目的是引导、感化、左右、操纵甚至是强制人们作其忠实的信徒。宗教起初可能来自天外或地球上的更高级文明,后由地球人作其载体,继而为地球人改造加工甚至异化成为政治的工具。宗教是绝对的唯心,它认为世界、宇宙早已被“先知”“先启”了,无继续探求的必要,余下的是无条件地按其教义行事。
由此,得出以下判断和预测:
1、 宗教会逐渐消亡;其感召力,内聚力也会逐渐弱化。
2、 哲学的作用也将日益削弱。
3、 科学会继续发展。
因为宗教和哲学都是源自人的精神本能、精神诉求,满足人的精神解脱、精神寄托,解答人的迷茫和无知。而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客观世界在人的眼里日趋透明。借助于神秘化和抽象推理的宗教、哲学其说服力会日益降低。而科学,作为一种探求实实在在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体现着人类求知的本能,必将随着宇宙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2003年5月22日
说明:台湾的陈鸿斌博士出版了《科学论神》一书并赠与本人。读后深有所悟,兹集成了以上文字与陈博士商榷,颇得作者认同。今以博客推出向有兴趣者就教。
李文斌 2007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