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制胜思维:心灵的雷达式扫描思维
前几天发了一篇毛主席用兵如神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一些兴趣。但在其它网络上有一些诋毁的回帖或文章,他们认为毛主席能打仗,主要是依靠我党大批间谍和情报工作,等等,并搬出很多证据来。搞得我不得不再写篇文章,从哲学和思维方式上,去阐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
1. 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前段时间乌有之乡网上有文章认为,毛泽东思想和道家思想有密切联系(如金牌民工的文章)。确认如此。毛泽东哲学思想就是根植于中华传统哲学,特别是辩证法基础上的。毛泽东也是辩证法大师。因此,我们就从中华传统哲学的“道”出发,来分析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
中华传统哲学的核心是“道”。从《道德经》看,老子认为“道”是一个精神实体,这个精神实体是世界的本原,也是世界的开始。它还是万物的主宰,生化、养育、支配万物朝着道性的方向发展。但是,他的生化养育万物不是刻意的,而是道的“自然自在之为”。因此,道是无为而无不为。
毛主席虽然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他老人家始终认为,世界是有大本大源的,掌握了这个大本大源的人,就是圣人。他说鲁迅是圣人,自己是鲁迅的学生,是贤人。这个大本大源,实际就是“道”。因为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之始,万物之母,就是大本大源。可见,毛主席是承认“道”的存在,也始终在追寻“道”这个世界大本大源的。
这和唯物主义不矛盾。因为“道”是一个客观实在,符合唯物主义哲学的。
2.守道:致极虚、守静笃
“道”作为一个精神实体,是常人无法用五官去感觉到的。道给人类生化的五官,是让人来认识道所生化的现实世界的,对于如何认识道自身,道则给人生化了心灵,让人通过心灵去感受到“道”的存在,并进而感受到道对于万物的支配作用,最终能遵道而行。这也是“道”的至善之为,否则人就会失去生命的方向。
心灵的这种能力,与知识无关,与经验无关,而与心灵的敏感性有关。为了保持心灵的敏感性,惟有让心灵保持极度的空旷、宁静,即老子所说的“处极虚,守静笃”。这样就能做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即把握道在世界的运行变化了。
当一个人的心灵到了全然空旷、极度宁静的状态时,心灵实际上处于一种最活跃、最敏感的状态。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就是这样。他一定要安静,要全神贯注,使思维进入高度活跃、高度兴奋的状态,才能发挥出天才般的想象力来,进而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作品。
天才也是这个道理。现实世界中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有天赋,如数学天才,音乐天才,军事天才,等等,我们常难以用现有的科学知识去解释;也很难用现有的科学方法去造就天才。这实际上就是道的作为。道开启了这些人的心灵,使他们具有了常人所没有的智慧。
毛主席就是这样的天才。从《祭母文》我们看到,毛主席深受母亲美好的心灵熏陶,也具有一种博大、极虚、静笃的心灵。毛主席一再地教导我们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并且一再地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等等,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他老人家要我们守道,“处极虚,守静笃”,保持心灵的纯洁。
3. 心灵的雷达式扫描思维
如果把心灵的这种天才般的思维方式,看成是接收道的信息的话,那么所接收的信息就不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也不是经验推演的结果,而完全是“空穴来风”、“天外来客”。这种思维方式象是蜘蛛用网捕获猎物,更象雷达扫描接收外来神秘信息。总之,它不是逻辑推理和经验演绎的。我们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心灵的雷达式扫描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运动机理是:心灵就象一个高速旋转的雷达,随时在接收外来的各种信息,一旦某种信息复合道性,则心灵上打出一个亮点,符合性越好,则亮度越大;如果某种信息不符合道性,则心灵上打出一个黑点,符合性越差则黑度越大。一旦亮点或黑点足够大,则心灵立刻启动辨析机制,要去追问这是什么?并对照心灵已经保有的道性,瞬间分辨出几种可能性来,并对每种可能性打上问号,不断地问“是这样吗?”“为什么是这样?”心灵从此进入一种质疑、搜寻、解答、确认问题的状态。随后,心灵的雷达机制将自动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搜寻,一旦再出现相关的黑点或亮点,即可进行对比分析,几番扫描就可以确定问题的本质了。
遥想当面《武训传》在全国一片叫好,唯独毛主席坚决反对,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核心问题,我认为就是因为毛主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瞬间感受到了武训传的潜在的危害所在。到后来社会主义建设,他还是用这种思维方式,即刻辨识出了走资派及其路线给中国带来的后果。如果他老人家是用逻辑思维的话,怎么能得出这个当时所有人都无法用逻辑来解释,无法用实践来检验的结论呢?
毛主席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诗词创造上,写出了《忆秦娥.娄山关》和《沁园春.雪》这样灵动、神奇的诗词来;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军事领域,往往能提前预知战争的趋势和结果,并提前作好战争准备,从而战无不胜。
这种心灵的雷达式扫描思维和逻辑思维完全不同,而且也是和逻辑思维存在对立。就是说,一个人过于重视逻辑思维,就会削弱心灵敏感度,降低心灵的雷达式扫描思维的能力。为此,毛泽东专门写了《矛盾论》和《实践论》去批驳西方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对于这种思维方式,在《道德经》、《孙子兵法》中都有讲述。特别是《道德经》第四十七章讲的非常明确,现抄录如下。“不出门,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孙子兵法》第十三篇也讲到,“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为神纪。” “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就是说,间谍收集和分析情报的方法,一定是要采取雷达式扫描的方式的,所以才使那么的微妙,几为神纪。
4. 预知
通过雷达式扫描思维,就可以在瞬间获得对未来的判断,然后通过几次反复扫描确认,加上适当的逻辑分析和演绎推理,就可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比较明确的判断。之所以说是明确,因为这是道性所反应出来,而万物的运作都离不开道性的主宰。
比如,在抗战初期,人们要么基于爱国热情和国际局势提出了速胜论,要么根据中日实力对比提出了亡国论。而毛泽东则运用心灵的雷达式扫描思维,即刻预知了未来的趋势;然后再运用辨证思维和必要的逻辑思维,从世界全局和战争全局去分析,把握住了战争的规律和抗战的规律,从而提出了“抗战必胜”,并形成军事著作《论持久战》。历史惊人地印证了毛泽东的预知和判断。《论持久战》也因其不朽的思想位列世界十大军事著作。据说毛泽东写《论持久战》时,把自己关在窑洞里九天九夜没有出门,这样居然可以准确预知抗战的未来。这在科学研究领域是绝少的,也是逻辑思维者看来绝对不可思议的。但用心灵的雷达势扫描思维的观点来看,则自然不过了。
时刻地运用雷达式扫描思维来进行预知,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纵观《毛泽东选集》四卷,可以说“预知”就是一条主线(见本人文章《谋开国中将之子对我说“毛主席就是神”》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2/200904/80047.html)
预知也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孙子兵法》中,形成了孙子的“知胜”思想。如第一章“吾以此知胜负矣。”第三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十三章“故 明 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人,先知也。”等等。
战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在的举措一定是服务于未来的目标的,因此,预知未来,预测未来就成为战争指挥官的首要问题。《孙子兵法》、《论持久战》都揭示了这一真理;《道德经》则为预知提供了哲学基础——道;心灵的雷达式扫描思维方式,为预知提供了思维工具。
不管现在和未来的差别多么的悬殊,只要心灵的灵机轻轻一动,就可以从道性中预知到那不可思议的未来。这就是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奥秘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