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主席的智慧:来源和归宿分析法

火烧 2023-05-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解析毛主席的来源与归宿分析法,揭示关门主义、军阀主义等倾向的根源与后果,强调通过分析来源与归宿有效打击错误思想,为革命提供理论支持。

  毛主席:这种关门主义倾向,实质上表现出惧怕敌人、惧怕群众与对于自己力量的不相信。因此就惧怕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这种关门主义的倾向,实质上是与右倾机会主义相同的,因为关门主义继续的结果,必然是党脱离群众,使党放弃中国革命领导权的任务。

  对于关门主义的分析,毛主席主要使用了,

  1)来源和归宿这一组正反面,

  2)同时在这一组正反面里又包含了——惧怕和战斗、相信和不相信、联系和脱离、领导和放弃等等相对概念。

  从而,把关门主义整得明明白白、直接把关门主义搞臭了。

  “来源”、“当前”、“归宿”,三位一体。“来源”和“归宿”又构成了“当前”的两个侧面,抓住了“来源”和“归宿”,就对“当前”形成了包围,于是形成了对“当前”的歼灭战。

  并且,打击“来源”和“归宿”,就缩小了打击面,减少了敌人和阻力,构成了侧击法,这就为歼灭战下一步的“综合”——使打击剩余的部分并入到自己奠定了基础。

  毛主席:要抓他许多小辫子,在社会上把他搞臭。

  而“来源”和“归宿”正是他的许多“小辫子”,一抓就抓着了,很容易就把他搞臭了。

  在来源上的揭露,有激将法的效果;在归宿上的揭露,有吓止的效果,在勇气和恐惧上的双重效果,就完成了极有效的动员。

  综观毛选,毛主席大量的使用了来源和归宿分析法,可以说“来源”和“归宿”是毛主席分析事物最常采用的正反面之一。

  比如,

  张国焘是发展着的军阀主义倾向,将来可能发展到叛变革命,这是党内前所未有的。

  这就是分析归宿,并作了准备,结果是张国焘叛变革命时,连一个警卫员都带不走。

  比如,

  四军党内种种不正确思想的来源,自然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它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

  这就是分析来源。

  比如,

  指出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的方法,号召同志们起来彻底地加以肃清。

  可见,只有弄清了来源,才能对当前加以改造。

  比如,

  首先,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危险,在于损伤以至完全破坏党的组织,削弱以至完全毁灭党的战斗力,使党担负不起斗争的责任,由此造成革命的失败。其次,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

  这也是在归宿和来源上,把一个东西搞清楚、搞臭。

  比如,

  绝对平均主义的来源,和政治上的极端民主化一样,是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不过一则见之于政治生活方面,一则见之于物质生活方面罢了。

  这也是分析来源。

  比如,

  在防止与肃清破坏分子时,不能离开在地方人民中的锄奸运动,因为地方上暗藏着汉奸分子,是部队发生汉奸分子的根源。

  在根源来源上加以处理,就完成了标本兼治,于是问题就越来越少。

  《孙子兵法》: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正是在来源上的处理,最终就完成了军无百疾、造就了必胜雄师。

  而这种分析法,就容易使自己抽象出更本质的东西,使自己渐渐的站在更深层上的东西去把握事情,比如

  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不是自觉地,就是盲目地实行某种政策。所谓经验,就是实行政策的过程和归宿。政策必须在人民实践中,也就是经验中,才能证明其正确与否,才能确定其正确和错误的程度。

  通过来源和归宿,很可能就使自己找到了出发点,在纷繁的众多因素中、分析其各自的来源和归宿,以把握到真正决定性的东西。这就构成了独立思考。

  如果归宿是消失的,那么来源也会消失;如果归宿是昌盛的,那么来源也会昌盛,所以,改变归宿,就会改变来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