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2008年曾经有人建议取消高考,这个提议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如果有人说,那么当年刚建国不久取消了高考,搞推荐,你肯定也是反对的。那么,我要说,当年取消高考搞推荐,我也是赞成的。
可能有人会说:那你不是墙头草吗?
凡事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此一时彼一时,环境不一样了,情况也会不一样,不能只听表面的词语就说这个反对,那个赞成。
孔圣人的‘仁义道德’讲了几千年, 鲁迅 先生不也从中看到‘吃人’二个字?
其实我想很多的人对新中国的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演变都不太清楚,尤其是我们这些比较年轻的一代,我也不清楚,乌有这里也没有人专门出来讲一讲,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育制度到底是怎么样变革的。
所以我只是本着我个人的有限认识来说这个事情。
当初为什么取消高考?因为教育资源都掌握在城市的知识分子手中。公共资源也大多掌握在城市当中。广大农村,甚至广大工人大多是文盲,新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还没有那么多的财力物力将教育资源分配到各地各乡各村,农民和工人也没有那么多的金钱可供个体的学生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如果从小学开始慢慢教,然后让人慢慢考试,只怕是要教几十年,才会出一个工人,农民大学生。但是在当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需要大量的工农兵参与国家建设管理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唯一的办法是取消城市知识分子控制教育资源的特权,让工人,农民出身的年青一代能进入城市,尽快的受到教育。搞推荐的话,这个学子的路费,教育费用,都可以由国家和乡村共同出资,学子也免去了学习的后顾之忧。然后学成之后,回到家乡,再教育其他的人,星火燎原,最终达到人人能得到教育的环境。单靠个人,如何能成事呢?
而现在我为什么反对取消高考呢?是因为经过六十年的建设,我们国家的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水准,文盲基本上消除了,大家已经处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那么就可以用考试的办法决定学生的学习机会。
可能有的人会说现在农村失学现象还是很多啊。这个我不否认,但是这是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没有注重教育所造成的错误,而不是刚解放之初,工农子弟完全没有缝隙得到教育机会的现实境况,要纠正的是政府单一发展经济的观念,投放更多的经费在教育方面。同时也要改正高考招生时的不公平。
比如说北京大学,招收的北京籍大学生的比例与招收外地生的比例有太大的不同,把一个好好的属于全中国人民的北京大学,变成一个仅仅只属于‘北京市学子’的大学,这就是故意设置障碍,不让外地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就读了。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也许中国的教育还是像现在这样走下去的话,如果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大学入学率拉开的太大的话,还是有可能会造成再次取消高考,搞推荐入学的。或者虽然不取消高考,但要硬性规定农村学子必须占到大学入学率的百分之五十,以此推动失学学子的再教育,或者有特长的学生可以推荐入学。当然最好的改革教育的方向,还是公费教育的方向。
希望有识之士能写一篇关于中国高考制度变迁的过程,所谓变迁,不是指1977年之后的变迁,而是1949年之后到2009年的教育制度变迁。如果有那位网友能看到这样的资料,也请给个网址。
与其反对一部关于高考的电影,不如了解一下史实,不了解史实,也无从真正的反对那样一部电影。
就好像文化大革命一样,虽然很多人都在写,都在反驳,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人集中理出一个文化大革命发展的基本年表图,所以给人的感觉还是混乱的。右派不做是必然,但是左派当中可以接触到资料的人,应该把这个年表做出来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