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冯翔自杀的深层次剖析和猜想

火烧 2009-04-23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深入剖析冯翔自杀背后的社会因素,探讨地震后幸存者心理问题及腾讯屏蔽遇难者信息引发的争议,强调社会责任缺失与制度反思。

【写在汶川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冯翔自杀的深层次剖析和猜想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前夕,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却于20日凌晨在绵阳家中自缢身亡。此事引发了网络的普遍关注,本人浏览了一下帖子,对其自杀因素的分析或者介绍,几乎与北川原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自杀事件的情况说明差不多:一是地震中因爱子遇难而遭受沉重打击。二是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三是患有严重心理疾病抑郁症令其悲观厌世。并解释说 “从唐山、伊朗大地震等无数地震中,世界心理学界总结出一个规律:“地震发生后,受灾幸存者焦虑之后是抑郁,严重抑郁的结果是漠视生命,半年之后,将是灾区自杀行为高发时间……”,其中很少有揭示社会深层次上责任原因,很多报道都是呼吁对地震灾区活着的人们这样那样的抚慰,但很少有人从社会深层次上去寻找根源。  

本文并不排除以上所述三种情形,只是想就此三因素之外抛点砖引点玉——古语云: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本文的“我”,往大处讲即正义的缺失,由小处说即“言塞湖”; 而“伯仁“,则是已经或即将自杀的董玉飞、冯翔们。犹如“三鹿奶粉”之名星代言广告、中央电视台的推波助澜,及其事故频发背后之姓资姓社制度选择的紧密关系样。  

当然,促使我写这篇博文的诱因是冯翔发表在天涯杂谈的帖子——腾讯网,你的一些作法是否值得商榷?——我代表自己,也许还要代表许多遇难者幸存的家人(作者:残月苍山提交日期:2008-11-30 21:59:00 )  

   

附文:我带着疗伤的心情,参加了灾区的重建培训班,到江西井冈山参加了为期近10天的培训,因为时间紧,也因为条件制约,我没有机会上网。  

十天的培训结束后,我回到家里,打开电脑,来到腾讯网512大地震纪念馆,向那些长眠在北川县城的亲人、朋友、同事们问声好,表达自己的哀思。但是,打开的每个链接,所有的512以来对亲人、朋友、同事的哀悼,全部被屏蔽(笔者加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种伤痛和悲愤不由涌上心来(笔者加注:由此便进入了晦暗苦涩境界)。  

我有几个问题想请问腾讯。  

第一,5.12之后,你在网上打着旗号:“记住每一个罹难者的名字”。起先还可以在上边给建馆,突然有一天,你关闭了建馆功能。一共69197个罹难者,现在网上只建馆了5488人。如果无法再建馆,你就别打着那样光鲜而恶心的口号(笔者加注:好不容易发出了“恶心”二子的怒吼)。  

关闭建馆功能,无数遇难者家人、朋友,没有看见你贴出什么声明,谅解了你的也许有苦衷的做法。你不觉得灾区人民大度吗(笔者加注:“灾区人民大度”如“良心”一样不值钱,被人践踏、漠视)?  

第二,每个罹难者,他们幸存的亲人、朋友,用自己的颤抖的笔,滴血的心,写下一行行带着伤痛和思念的文字。这是灾区人民的发自肺腑的思亲之情啊(笔者加注:爱人民之心可歌可泣)。腾讯,不知你在哪一天,又悄无声息地删掉了。你这样做,你忍心吗(笔者加注:人家可没有什么不忍心的哟)?  

第三,我猜度,你怕一些激进的文字和语句吧(笔者加注:换位思考、善解人意)?你不是还设立有网管,进行审查吗?你不是还设立有关键词过滤吗?他们大可一展身手,何必,处处与本就伤心欲绝的遇难者亲人作对????  

腾讯,以前我很喜欢你,但是现在,我真的,对你很失望(笔者加注:觉醒后表明态度,绝地逢死)。真的,如果你没有明确的说法(笔者加注:仍有幻想、奢望)。  

  ——北川遇难者亲人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自杀前的几个小时,冯翔在他的博客一共留下了两篇文字:最后一段文字他用了八个假如就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距最后一篇文字发出前的37分钟,冯翔写了一篇“只能告诉您三点”:“ 第一,我本苟且偷生(笔者加注:指他早有超度升天,赖活不如早死之意),不要逼我(笔者加注:这才是自杀的直接动因、诱因),我很少爆粗口,但是,请您,请您手下留情,不要让我无路可走(笔者加注:走投无路),真的,我活着,只是因为我相信朋友,相信友谊,求您,不要把我认为最美好的东西,在它背后把残忍的一面撕裂给我看(笔者加注:最后的底线和面子)。第二,我对生死,早就置之度外,我想告诉您,人这一生,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才是永恒,您能告诉我,您不朽吗?您永垂吗?告诉您,不要逼我,真的,不要逼我。好不好?(笔者加注:近似乎哀求了,只差没有下跪)……朋友,您究竟要干啥?明说好吗?我连5.12,我连最悲伤的丧子之痛,我都忍受了。您说,我还什么不能忍受?(笔者加注:可想而知,还有更让其难以忍受的)是不?我说过,孤单,是一个人的盛宴。聚会,是许多人的孤单。当我某一天,永远的离开了您,您快乐吗?您高兴吗?真的,我告诉您,别这样,好吗?与人宽容,也就与己宽容(笔者加注:祈求、与虎谋皮)……”  

从以上红色字体里,我们想必已经看出,他不仅被忽悠、欺骗、愚弄、胁迫、愤怒、抑郁了;而且想必也已意识到天地间的距离,意识到人世间很难像陶渊明样找到“桃花源”,但作为新提拔的党和政府宣传干部,他又能够怎样呢?一个人决定自杀,那是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要经过一段思想斗争、感情抉择的。但他最终无法抗争、无法逃脱悲剧命运,是心底里的那道坎迈不过去,茫然、无助,于是萌生了向往天堂与子团聚的日子,是情理之中的了。一名曾经采访过冯翔的记者问过他,会不会自杀。冯翔说:“董玉飞自杀是必然。北川很多干部都有自杀倾向。没准哪一天,我也会自杀……放心!我不会自杀,我会很好活着,看看北川的未来!”很显然,“放心!我不会自杀,我会很好活着,看看北川的未来”!却是补救、是掩饰;“没准哪一天,我也会自杀”是其真心话,这从冯翔的博客里也可窥察:其背景音乐《风居住的街道》透着一股悲怆;博客的心情签名,清晰地看出他最近的跌宕起伏的心情; 2009-04-18  QQ签名装扮了空间,换成了郁郁的黑色; 2009-04-16  QQ签名“一切都不永恒,但死亡例外”; 2009-04-16  QQ签名“人在京城,心在帐篷……”  

谈了笔者的写作动因和冯翔自杀前夕的思想动态,该言归正转。可以说宣传部门是特殊工作,宣传干部是另类人生。记得官场前辈们说过,宣传干事最难当,宣传部是一个天良泯灭者才能干得好的部门。因为中国的政治变化莫测,如月有圆缺、朝秦暮楚,如天地自然、时风时雨时雾,如人们行走、忽左忽右、忽前忽后。你也许刚按上级部署紧跟形势写好一篇批“左”的材料上报,转眼间又有新指令要求赶写意篇批“右”的文章;你很有可能因为批“左”立功受奖,但同时又会因批“右”受批判万劫不复;你兴许就是一个正直的秉性,但你却要背着良心按上面要求写假大空的汇报——思想上的背叛,心灵上的煎熬,便是宣传干事特殊工作另类人生,加上爱子的离去,或许激发了冯翔还没有完全泯灭的那点良知,自杀,也就是必然的结局了。不难想见,冯翔是一个有极强自尊心、有个性、有良心、有党性的儒弱斯文者。一个专门负责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官员,专门从事宣教“三讲”、“三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真善美”、“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八荣八耻”、的官员,一旦遭遇网络媒体的“言塞湖”以及那个“逼我”的强势背后时,他能够像平民百姓样上访告状么?像市井泼妇般大吵大闹吗?像流氓恶棍学恶作剧行么?像黑社会请求快意恩仇、笑傲江湖可以吗?都不行!按文学写作说法,其性格发展的必然唯有走入天国,灵魂才能安息。然而,来人间是有条件的,去天堂也是有条件的,当畜生不能没条件,下地狱同样需要条件。就如同万物从生长通向败坏死亡,一定要在众缘和合的情况下方能张显其万象。从一维空间到无数维空间,我们的肉眼又能了达多少?自杀是绝对去不了天堂的,悲哀就在此。所以冯翔的朋友在博客写道,“你鄙夷很多人,鄙夷很多事。你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应该当官,不应该进入宣传部,你的性格不适合。”这实在是位知根知底朋友的真知灼见、一针见血呀!真所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道出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中“我”——官场逆淘汰浅规则的黑暗、残酷与血腥。难怪龚自珍痛恨封建社会扼杀人才而仰天长啸: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前,有网友就多名地震灾区干部劳累、自尽而死责询: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关心灾区干部的一系列政策,但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怎么会有多名灾区干部在压力下离开?是关心不够,还是政策没有落实?灾区干部的工作压力到底有多大?那么作为地震灾区的普通群众、下岗职工、以及许多没有经济收入的老弱病残者们,他们的心里上的压力,经济、生活上的负担更加可想而知了,又有谁来关心他们的苦涩情愫呢……至于报道称:为了保护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实行正常双休日和新的作息时间(即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30为正常上班时间)。灾后重建是一个复杂工程,灾后心理干预是一个漫长过程。县委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关怀和关爱,采取多种措施,从心理上给予长期辅导。相信北川的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都是坚强的,通过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北川基层干部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社会。而笔者则认为,在“冯翔们”的心里,以上都不是至为重要,或者说还很不够。因为人不是活在真空里的,全国是一盘棋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汶川改革,其他不动;东边创新,西边停滞;沿海放开,内陆扎紧;老边贫区向前看,京津沪地朝钱奔,那一切努力都是白费蜡,一切美好都成泡影。  

那么“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中的“我”对“冯翔们”最好的心理抚慰有哪些?换言之,冯翔虽然无疑是个悲剧性人物,可其心思缜密地把捏自杀时间段的奥妙颇为耐人寻味: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前夕的 4月20日 ,他没有选择又一个5.12,也不是4.12或6.12,他有意无意间似乎在暗示、想告诉人们什么呢?兴许与屈原投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还是让我们也仿效其假如之说吧——  

假如,某一天, “我” 完成了他的心愿,建立起网上地震纪念馆;并且将刘汉的希望小学没有倒塌,使众多师生免于地震死亡的事迹陈列,相信“冯翔们”及其生者们一定会含笑九泉……  

假如,某一天, “我” 完成了他的心愿,让地震专家耿庆国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让《唐山警示录》一书又重新上架,相信“冯翔们”及其生者们一定会就此瞑目安息……  

假如,某一天, “我” 完成了他的人祸不能大于天灾心愿,将地震局建在地震带上,恢复毛泽东时代的群防群测,使不学无术的领导、崇洋媚外的精英专家如履薄冰之时心系百姓,不敢妄为、疏忽、懈怠,从而让“地震不可预报”论破产,避免了第二个唐山和汶川悲剧的演绎;矿山领导轮流在井下值班,让领导的生命与矿工们的生命拴在了一起,不敢再只顾赚昧心钱不投资安全设施建设,从而让事故率降低又降低,避免了多少家庭的破碎和人员伤亡,相信“冯翔们”及其生者们一定会加以赞许……  

假如,某一天, “我” 完成了他的心愿,像炸毁堰塞湖样果断地炸毁人为设置的“言塞湖”,使中南海与民众之间无障碍,人民与党中央心连心,网络媒体不再有敏感词过滤设置,发帖不会再次遭遇封删屏蔽,一些网络媒体也已在心中忏悔:阿弥陀佛,罪过,罪过。相信“冯翔们”及其生者们一定会将喜讯报告给马克思……  

假如,某一天, “我” 完成了他的心愿,在全党全国颁发责任领导引咎辞职制,不护短,不搞易地拉屎,不搞带病提拔,相信“冯翔们”及其生者们一定会梦游人间,一睹世风……  

假如,某一天, “我” 完成了他的心愿,又高举起毛泽东思想的大旗,将毛泽东他老人家又请回人间,再不会出现每逢春上“两会”期间,毛泽东纪念堂不开放的禁忌,领海争议不再搁置,军事外交上不再投鼠忌器,不再把韬晦之术的忍气吞声奉为至宝,不再听信汉奸、、洋奴、卖国贼的所谓引人入彀、丧权辱国的锦囊妙计,相信“冯翔们”及其生者们一定会额手称庆……  

假如,某一天, “我” 完成了他的心愿,对丑陋、腐败严惩不贷,做到不手软不心慈,所有官员无论大小都得实行财产申报制,并且对腐败分子设立必杀线,相信“冯翔们”及其生者们一定会在阴曹地府里奔走相告……  

假如,某一天, “我” 完成了他的心愿,政治清明,好人好报,正气上升,学雷锋、做焦裕禄似好干部又蔚然成风,没了黑社会、黑势力,人民不再被称为“刁民”,上访者不再被判为“精神病人”,广播真实能听,电视没假能看,食物无毒能吃,不再出现“监狱门”、“俯卧撑门”、“打酱油门”、“躲猫猫门”, 没有“啃老族”、“丁克族”、“单身族”、“同性恋”、“二奶”、相信“冯翔们”及其生者们一定会啧啧称奇……  

假如,某一天, “我” 完成了他的心愿,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法为民,凡事都公开、公平、公正,工人不下岗,农民不失地,就医读书买房不再难,老有所养,相信“冯翔们”及其生者们一定会高枕无忧……  

假如,某一天, “我” 完成了他的心愿,我党实事求是、批判与自我批评、群众路线三大法宝又失而复得,姓资姓社重开争议,道德不再滑坡,信仰不再丧失,花朵不再凋零,相信“冯翔们”及其生者们一定会笑逐颜开……  

……  

“冯翔们”走了,既带走了死者无尽的遗憾,又留给了生者太多的思索和“我”厚重的考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