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精神病”与“刁民论”异曲同工

火烧 2009-04-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孙东东将上访者称为精神病,并指出其言论与刁民论相似。强调上访者诉求合理,呼吁政府理性对待,避免误伤。

“精神病”与“刁民论”异曲同工

 
 

   

日前,国家卫生部专家委员、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口放狂言,语惊四座。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竟然把“精神病”的帽子带在了上访者的头上。他说:“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  

按讲,孙东东当属精英类人物。如果精英类人物都是这个水平的话,我真的怀疑这样的精英才是真正的“偏执型精神障碍”型“精神病”!  

什么是“偏执型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是“精神分裂症”之临床一种,是以妄想和幻觉以及相应行为障碍为主。常见的妄想有被害妄想(最常见,总感到有人要谋害自己)、疑病妄想(坚信自己患了某种怪病)、关系妄想(周围环境与其无关的现象,都认为与己有关)、夸大妄想(认为自己极端有才能)、钟情妄想(坚信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嫉妒妄想(坚信配偶有外遇)等,幻觉主要是幻听,如“听见”有人辱骂他、恐吓他,或通知、指使他去做什么事等等(《实用内科学》第2763页)。    

上访者符合上述情形吗?答案显然是否决的。我们知道,很多的上访者是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又申诉无门、解决无望的情况下,被迫走向漫漫的信访之路。如果他们的处境能得到人性地理解,如果他们的问题能得到妥善地解决,如果他们的要求能得到合理地满足,如果他们的人权能得到有效地保护,他们还会上访吗?  

他们要上访,是因为他们相信党中央,相信国务院,他们相信党和人民政府一定会为民做主的。这些上访者非但不是“精神病”,而是一群对党有着深厚感情的正常人,对政府有着莫大期待的正常人。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的期待是合情的,他们的诉求是合法的,他们对国家的改革开放是作出过贡献的,我们的相关机构应当重视他们的诉求,应当倾听他们的心声,应当理解他们的难处,并力所能及地给予人性关怀,提供人道帮助,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排斥他们。  

大家应该还记得吧,文化大革命后期,300多万人的冤假错案,是怎么平反昭雪的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家属的不屈上访。如果当时胡耀邦不是大力地平凡昭雪冤假错案,而是把这些上访者都视为“精神病”,都关进精神病院,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其实,对于孙东东“99%的上访者是精神病”的言论,我们似曾相识。2008年6月28日,在广东增城市公园化战略研讨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谈到当下时有出现的“最牛钉子户”时表示:“对待刁民政府要硬气,不要被刁民挟持。”  

龙永图把“最牛钉子户”视为“刁民”,孙东东则把99%的上访者视为“精神病”,虽然具体的指向不同,但二者的语境是完全一致的,没有本质上的任何差异,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异曲同工。  

就龙永图“刁民论”的本意而言,“少数人”的正当权益应该让位于“大多数人的利益”。——可是相对于所谓“大多数人的利益”,任何一个公民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少数人”。那么按照龙永图的这个观点,在当今的中国,任何一个公民的正当权利都可以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被漠视,否则就是“刁民”,就要被政府“硬气”掉。
   就孙东东“精神病”的本意而言,99%的上访者“为了实现一个妄想症状可以抛家舍业,不惜一切代价上访”,因此,他们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那么,按照孙东东的这个逻辑,现实中的“秋菊”莫非只有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以德报怨,才是所谓的精神正常?  

如果按照这些“独行特立” 精英混乱的执政思维方式治国平天下,人民永远只能是强权政治下的奴隶,和谐社会也永远只能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想!  

龙永图的“刁民论”本已十分雷人,孙东东紧步其尘,发出更雷人的“精神病”谬论,充分暴露了御用文人的无耻嘴脸。像这样服务于强权政治的“御用哲学”,是对正义的反动,是对公平的反动,是对和谐的反动,一定为人民所不齿,一定为历史所不齿!  

   

欢迎博友光临强国网:http://www.lnxv.com/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