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误读民主--回《宋鲁郑网友,请听我说》
为什么总是误读民主--回《宋鲁郑网友,请听我说》
《宋鲁郑网友,请听我说》是“选举网”网友小红妹的第二篇与我讨论民主的文章,典型的表现了国内对民主的误读。说句不客气的话,仍停留在九年前我赴法国时的水平。当然,这个责任不在小红妹等国内网友的身上,毕竟有机会亲身体验现实中的民主在中国仍然是少数。
小红妹开章明义:“哪怕美国一夜间变为法西斯,或我国台湾民主一蹋糊涂,中国同样需要民主”。一句话,就把国内这些打着民主旗号群体的本色露了出来。在他们看来,民主是目的,哪怕其他民主国家失败了,我们照样要搞民主。而担心中国民主象台湾、泰国、俄罗斯、非洲是我对民主质疑的首要原因。在他们看来,即使全球的民主国家都失败了,他们也要民主--不知我这样的推理是否符合逻辑。
其次,小红妹用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理论来论证中国需要民主。且不说中国做为前无古人的模式,是否可以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我们要知道马克思主义是要埋葬资本主义的,不仅埋葬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也包括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根据马克思主义,是推导不出中国要民主的。而且据我个人的判断,中共不管理论上是否仍然承认马克思主义,但在实践上早已是另搞一套的“中国特色”。所以用马克思主义来证明中国需要民主实在是南辕北辙。
第三,小红妹提到,如果中国有自由媒体等等,为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4万亿”救市方案对解决就业的严重不足问题,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这里我倒要问一问小红妹网友,经济危机发生在有新闻自由的美国,既然新闻自由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何以它就能有助于解决危机?冰岛是多年新闻自由名列全球第一的国家,却又是第一个倒下的西方国家。请问,新闻自由的作用在哪里?关于新闻自由,我这里多说几句。有人主张渐进式民主,提出可以先实行新闻自由。然而,民主是一个整体,你要么都要,要么都不要。你不可能只要一个部分。中国如果先放开新闻自由,民主就如同洪水一般一冲而过。根本不可能会有渐进式民主。而激进式民主会带给中国什么,我想各位主张渐进式民主的网友心中都清楚。
第四,我很赞同小红妹网友提出的“我们希望的民主改革,是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法制社会、以及渐进与妥协条件下的改革”。现在中共提出要搞“社会主义民主”,绝不照搬西方,绝不搞多党制,不知小红妹是否支持呢?
最后,中国是否可以搞渐进式民主,我和小红妹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如果真有渐进式民主,我倒是会象过去一样支持这种观点,但很遗憾,至少以我的观察来看,自从西方完成渐进式民主进程后,就再也没有过。比如,中国可以象西方哪样一开始只给小数人选举权吗(英国一战后才实现普选,法国是二战后实现普选,美国1965年才实现普选,瑞士直到上1970年代才给妇女投票权)?可以象西方一样,一百年后才给工人罢工权吗?(法国是1946年才允许工人罢工,距1789年大革命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法国2008年才废除总统连选连任无限制的条款,请问中国能制订一部这样的宪法,总统可以终身连任,然后一百年后才修改?不能吧,中国只要是搞民主,就是一步到位式的。哪来的渐进?
附:《宋鲁郑网友,请听我说》
听说宋鲁郑网友要上"选网"和众网友交流。鉴于宋网友的观点,即:对中国民主必要性的认识,和"选网"绝大多数网友相差太远。因此我设了几个小小的选择题,希望宋网友以简单的"是"或"不是",对中国民主的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能给出极简洁、又极明确的回答。但宋网友没有这样回答,而是又讲了一遍他的观点。当然,怎样回答,甚至不回答,都是宋网友的权利。但我感到很失望,这也是我的权利。
既然如此,那我就根据自己对宋网友一些观点的理解,讲讲意见。
先要说明两点:首先,我不是专研政治学的(据说宋网友也不是),因此对民主、自由的一些说法可能不够准确。但民主自由事关全民,而不仅限专家。因此我虽是外行,但也可以参与意见。另就是我很忙,无法与宋网友全面展开论述。
我大体有这样一些意见:
1、由于如下两个原因,就使得中国的民主不是因为美国有民主,而是中国本身需要民主。
换句话说,哪怕美国一夜变为法西斯,或我国台湾民主一蹋糊涂,中国同样需要民主。
这两个原因就是,
1.1、中国当前的生产关系需要民主的上层建筑
我是马克思主义者,信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教旨"马克思主义原理。那么中国当前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自由商业"的经济关系。或者依马克思主义严格的理论,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小私有经济、合作社经济、国际在华资本、国有经济"并存的经济关系。而这样一种经济关系,它的上层建筑,只能是民主。
1.2、中国人民需要民主。
不少人以为"民主"只是知识分子的追求,广大劳动人民,例如,农民工,只要有工做、有饭吃、有钱挣,不被某些方面刁难和欺凌,就心满意足了,民主不民主实在没啥意思。
这种认识,实际上可以换一个说法,就是民主仅仅是精神追求,而不涉及物质利益关系。但我认为,这是大错了。依马克思主义原理,不但经济关系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说,上层建筑也会影响经济关系。例如,民主或专制的上层建筑,对我国各社会阶层的物质利益关系,所发生的影响当然不同。
就以农民工为例。而且由于我主要研究经济学,因此先排除例如"被某些方面刁难和欺凌"一类非经济因素,而纯粹说经济的问题,例如,怎样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工就业的严峻的影响。可以设想,我国如果不是像今天这样,而是像西方那样有自由媒体、自由研究机构、自由结社、公开辩论、甚至自由选举,对农民工就业,不但解决的办法会比现在多得多,而且现在许多学者指出经济刺激的"4万亿"对解决就业的严重不足,本来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的。
对上面的论述,请宋网友不要指责我不懂得"民主"和"自由"的区别。上述那些,确实有些不属于"民主"、而属于"自由"范畴。但我这样说,符合大多数中国人民的习惯。宋网友如果一定要较真儿,咱就说"宪政",民主和自由全在内了,行不?
正因民主在中国,首先不是因西方影响(当然,受西方影响很大),而仅仅是由于中国自己的社会经济关系使然和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那么宋网友若说国内呼唤民主的人们都是受西方影响,我就不同意。
也由上说,因此对宋网友所说"民主不受中国劳动群众的欢迎"。我只能说,我对中国劳动人民的熟悉程度应该比宋网友不差。据我看,中国劳动人民可能不熟悉某些民主自由的术语。但是对民主的需求,就像久旱盼雨、久饥盼食一样,真是大极了。
2、不仅民主的理念是普世的,而且民主的基本形式也是普适的
民主的理念是普世的,这实际上仅仅是常识。至于官府、官学、官媒、官史硬加否认,那不是学术,而是不讲理,我们这里不讨论它。
咱们说说民主的基本形式。请宋网友注意,我是说"基本"形式,而不是基本形式中的更细的差别,例如美国和英国的民主形式不同。
民主的基本形式,可以拿咱们的宪法说事。例如宪法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在西方民主国家应该也大体如此吧?宋网友不搞"西方的一套",特别热心"中国特色",那我不明白的是,宋网友是否希望宪法中这"西方的一套"应该删除?如果宋网友希望删除,又应该改成什么?也许宋网友心目中的改动很简单,仅仅在条款中加一个"没"字。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吧?或者说,既然宋网友明确承认自己反对民主(见"选网"《 敬回刘学伟兄》),而且既然有"反对",就应该有"支持",那么,宋网友支持什么呢?
3、国内绝大多数呼唤民主的人都主张渐进民主
宋网友说:"其他人(对中国民主化)的结论则是,宁可突变,付出成本,也再所不惜。"也就是说宋网友认为,国内呼唤民主的人,都是主张革命的。当然,由于宋网友的教导,那些人忽然变为"渐进"了(同上)。
宋网友说国内呼唤民主的人都主张突变,和我的观察很有不同。据我看,这些人们的主张,基本都是"渐进"。大家之所以意见很大,不是因为"渐进",而是因为较长时间以来我国"不进"甚至倒退。宋网友一类公然反对民主的言论甚嚣尘上,不过是社会倒退的一例。
至少对我来说,我估计,也可以代表(哈,我也"代表"一回)许多网友来说,我们希望的民主改革,是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法制社会、以及渐进与妥协条件下的改革。这是多年来的一贯见解,是远在得到宋网友教诲之前就形成的。
4、"渐进民主"在中国可行
宋网友说中国"渐进民主"不可行,为此并举了许多外国的例子。但许多中国和外国人一直在研究中国,却都认为中国的"渐进民主"可行。例如我对新闻工作很熟悉,中国新闻的"渐进民主"该怎样做,我非常清楚。宋网友之所以说中国居然搞不了"渐进民主",我想,恐怕是学识或社会阅历不足的缘故。
这里要说清,倒不是说由于宋网友在外国,因此就不能研究中国。长期在外国、却对中国研究很深的学者不乏其人。例如耶鲁的陈志武,对国内经济研究就很透。但宋网友对国内民主化问题的的研究程度,我感觉,却尚待进步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