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汉字发展方向
我认为未来汉字发展方向是:在坚持用简、写简的同时,使简体字与繁体字做到一对一映射。
又,我请各位读者原谅本文以简、繁体字混合写作,因为本文单用简体字无法完成。
一,現行的漢字簡化方案最不合理之處在於信息的有損壓縮編碼。
我於1999年已穫得中科院上海植生所遺傳學博士學位,因希望能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續作點力所能及的事,後於2005年7月改行從事漢字研究,繁體漢字是研究基礎和出發點,也因此發現:一直使用的簡化字最嚴重不足之處在於現行的漢字簡化方案是一種信息的有損壓縮編碼或簡化,例如「後、后」二字的本義完全不同,但簡化後「後」字也變成了「后」。其實,「後」字的甲骨文像腳受繩索捆縛而行走遲緩之意(參見《中國古代社會》P386),引伸指在時間或空間上的滯後或落後,雙音詞如先後、前後等;而「后」字的本義目前尚無定論,但其在古漢語中的常用義爲「天子的正室,女性最尊者」,或指「天子、國君或諸侯」。
其餘的情況簡介如下(以拼音字母爲序,非全部,據《基礎漢字學》P283-286):擺、襬->摆;卜、蔔->卜;表、錶->表;別、彆->別;才、纔->才;丑、醜->丑;出、齣->出;沖、衝->冲;担、擔->担;斗、鬥、鬭->斗;當、噹->当;党、黨->党;籴、糴->籴;淀、澱->淀;冬、鼕->冬;發、髮->发;丰、豐->丰;范、範->范;复、復、複、覆->复;乾、幹、干->干;谷、穀->谷;坏、壞->坏;匯、彙->汇;獲、穫->获;划、劃->划;几、幾->几;飢、饑->饥;盡、儘->尽;克、剋->克;夸、誇->夸;蜡、蠟->蜡;里、裏->里;歷、曆->历;了、瞭->了;鹵、滷->卤;羅、囉->罗;霉、黴->霉;蒙、濛->蒙;彌、瀰->弥;面、麵->面;蔑、衊->蔑;亩、畝->亩;宁、寧->宁;辟、闢->辟;簽、籤->签;亲、親->亲;秋、鞦->秋;纖、縴->纤;洒、灑->洒;沈、瀋->沈;圣、聖->圣;朮、術->术;松、鬆->松;蘇、囌、甦->苏;适、適->适;台、臺、檯、颱->台;壇、罎->坛;体、體->体;團、糰->团;系、係、繫->系;旋、鏇->旋;叶、葉->叶;余、餘->余;御、禦->御;雲、云->云;游、遊->游;征、徵->征;只、祗、雙->只;制、製->制;种、種、穜->种;筑、築->筑;鐘、鍾->钟。
二,在采用一對一方式的簡化字中,許多是無理據可講的;有一定根據而加以簡化的,亦缺失了傳統文字中的大量信息。
繁體漢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都沒有表音成分,是純表意字,此三類字約占《說文解字》(共收小篆9353個,重文1163個)16%左右。簡化後,部分象形字根本找不到象形之處,例如:貝->贝,長->长,車->车,門->门,壺->壶,馬->马,鳥->鸟,……等;部分會意字亦無法會意,例如:見->见,鬥->斗,
在采用一對一方式的簡化字中,許多是無理據可講的,例如:聽->听,「聽」是用「耳」的,爲何變成「听」而用「口」呢?又比如:華->华,「華」從艸、??聲,本義指艸榮,即草開花,是形聲兼會意字;但「华」則僅是形聲字而已,与原字幾乎不相干。類似例子不少,如:靈->灵,備->备,頭->头,叢->丛,雜->杂,歸->归,異->异,驚->惊,……等。
在采用一對一方式的簡化字中,有的是草書楷化,即是有一定根據而加以簡化的,如:貝->贝,長->长,專->专,興->兴,爲->为,團->团,東->东,樂->乐,倉->仓,會->会,書->书,……等。有的是偏旁更換,例如:劉->刘,難->难,礙->碍,鄧->邓,禮->礼,懼->惧,……等。有的是局部删除,如:聲->声,離->离,處->处,奮->奋,奪->夺,鄉->乡,標->标,婦->妇,陽->阳,……等。上述幾類繁體字經簡化後,確實易於書寫,但也缺失了傳統文字中的大量信息。
另,《說文解字》中84%左右是形聲字;但據有關專家、學者及本人的部分研究結果,常用的六千箇漢字中估計有一半是形聲兼會意字。但是大部分形聲兼會意字在簡化後僅是形聲字,例如以「冓」爲字身的字都是形聲兼會意字,如「購、構、溝、煹、篝、搆、媾、講、遘」等字,但「購、構、溝」三字的簡化字「购、构、沟」僅是形聲字而已。
三,提倡写简识繁,並不会增加小学生的负担。
我国著名的农史学家游修龄先生在其「简化字转繁体字的尴尬」一文中指出【简化理论所忽视的又一事实是,汉字的手写和印刷是两回事,印刷体与笔划多少无关,手写体汉字,除特别场合需要笔划端正,日常应用的文字如信件、稿子、笔记等,并不需要端端正正,一点一划地写。用行书以至行草都很方便,试看历史人物遗留的手札或现代人的通信文字,用的都是行书,任何笔划多的繁体字,手写时都变成连贯优美的线条。识字、认字、写字是个教育普及的问题,而非汉字本身的问题。】
游修龄先生在其「简化字转繁体字的尴尬」一文中指出【简化字理论的错解之二是混淆了看字和写字的区别。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看字(书籍、小说、报纸、杂志、广告、影视等)的时间远远多于写字的时间,即使是作家恐怕也不例外。看字和写字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看字要求字体印刷清楚,不要出现错别字、混淆字最为重要。汉字是方块矩阵形的,使用的视力是"聚焦"式的,看"机"和"后",与看"機"和"後"所化的时间目力同笔划多少无关(英语的拼音字是线形的,视力是扫描的,所化的时间因字的长短而异)。可是看"设 "和"没","汁"和"计","仑"和"仓","论"和"伦","儿"和"几","开"和"井","条"和"各","乔"和"务","归"和"旧","历 "和"厉","广"和"厂","风"和"凤","虏"和"虑"等,由于简化后字形相似,无形中需要目光稍停,鉴别一下,以免弄错。这些问题当初都没有考虑到。海外人士对简化字最感到头痛的正是这些字。而看"設"和"没","倫"和"論","鳯"和"風","倉"和"侖","歴"和"厲"等,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本人加注:「汁、計」,「廣、厰」,「虜、慮」、 「论、沦、伦」 ,「沦、沧」)。
又,在信息化時代,由於微型計算機(包括掌上電腦)應用及普及,輸入、輸出繁體字根本不成問題,應用倉頡輸入法可以輕鬆輸入繁、簡漢字。
四,我关于简、繁汉字之争的态度是支持写简识繁、反对废简复繁!
作者:陆桂华(陸桂華)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參考資料:
1,《基礎漢字學》〈龍異騰 著,巴蜀書社出版發行,2002年11月第一版〉。
2,《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許進雄 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9月初版第一次印刷,2003年11月修訂版第四次印刷〉,簡稱《中國古代社會》。
3,《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曹先擢、苏培成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1月第一版,简体字版〉。
4,《漢字基因字典》〈朱邦復 著,网址http://www.cbflabs.com/book/dic/hanzijiyin2/a0.htm,第二版〉。
5,《説文解字》〈後漢·許慎 撰,宋·徐鉉 校定,清朝陳昌治刻本,中華書局出版,1963年12月第1版〉,簡稱《説文》(大徐本)。
6,《春秋金文构形系统研究》〈王宁 主编,罗卫东 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第1版,简体字版〉。
7,「简化字转繁体字的尴尬」一文,該文网址爲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NewsID=37&BigClassName=&BigClassID=22&SmallClassID=36&SpecialID=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