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社会主义对于我们只是个奢求

火烧 2009-03-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反思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问题,指出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的弊端,批评特权现象与官僚主义,探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当前市场经济在思想与物资层面有所进步,但整体呈现社会倒退。
 

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公有制下,一切劳动者在社会上都是平等的。公有制社会使理论上的无产者曾享有公有住房、公费医疗等、及一切社会福利待遇。

以前的公有制下的免费医疗制度,其实就象如今的医疗保险。可是,在这种公有制的免费医疗制度下,很多人无病呻吟,小病大医,一人公费,亲朋好友皆受益。由于人们的思想所限,公费医疗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更变成了一些自私自利的蛀虫的极好的生存场所。以前曾有人将从医院开来感冒药水,并将其倒掉,为的只是想得到药瓶当水杯。企事业单位的医疗室里,永远挤满了看“病”的职工。

虽然建国初期国家经济困难,可是,国家还是实行了免费上学制度,即使是在农村,为摆脱农村传统上的男女不平等,政府积极鼓励女孩上学,农村女生有免除任何费用上学的政策。而这免费上学,特别是上大学,虽然奖励了劳动者阶层和思想要求上进的人,更多的是一些掌握权力的人将读大学作为有权阶层的特权。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化初期,虽然也曾有过老工人,技术人员住楼房,领导干部住平房的阶段。而如今,哪一位自称为公仆的领导,不是住单位里最好的楼房,最大的面积,最好的单元?

我们曾得到过,但是,我们并没有珍惜它。因为,我们的思想充满了私欲。所以,我们并不能很好地适应马克思在理论上为我们描绘的、一个我们曾努力实践的、曾用了很多人的鲜血创造出来的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有些人抨击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好象计划经济从来就是一个吃大锅饭养赖汉的制度。实际上,计划经济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很好的经济体制。计划从何而来?当然必须是源于市场。没有市场,如何计划?计划经济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高级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竞争,必须要有竞争。竞争,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而其负面,败坏了人的思想道德和社会人文思想。而计划经济下虽然没有竞争,但是,计划经济下一切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可以社会共享,提倡非利为主的技术交流,互相促进,某些方面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可惜的是,我们一些公仆们,根本不懂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精髓所在,也不能遵循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他们严重的官僚主义思想,甚至是私利,将计划和市场严重错位。以计划决定着市场,掌握了计划,就是掌握了权,掌握了市场,完全违背了社会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上是发展到极至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延伸,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更加完善的经济制度。而我们目前实行的市场经济,从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讲,是一种社会倒退。但对于人们的普遍思想水平和社会物资水平而言,却变成了一种进步。经济改革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社会主义对于我们只是个奢求,我们还没有那种福份去享用它。我们现阶段的普遍的人类的思想境界和意识水平,根本达不到社会主义阶段,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是如此。理论上的社会主义对于我们,还太遥远,我们的思想水平,与之相比还有太大的差距。目前,社会主义对于我们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

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理论里,是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消亡之后的一个社会阶段,而这个阶段,人的思想是经过大工业革命之后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社会锻就的--而不是从封建制度脱胎出来的小农经济的思想--所以应该也是具有高度觉悟的。只有这种高度觉悟的人,才能建成社会主义,享用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要推翻一个政权容易,而要巩固一个新政权却很难,特别是一个历史上空前的社会主义政权。毛泽东深谙历史,共产党执政后是否也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建国不久,党的领导干部中就出现了如张子善、林青山这样的腐化分子。

一个全新的代表人民利益的专政党,在刚刚建国就出现了如此现象,毛甚至对党的干部,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产生了隐隐的失望感。他没想到的是,我们共产党的革命和夺取政权,是依靠人民群众站稳了自己的脚根,而到头来,干部们却想和历史上的统治者一样当官做老爷,官僚、腐败滋生,这与共产党欲建立的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却是背道而驰的,以致于想用文化大革命的群众运动,来制止党内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蔓延。而文革初在极左思想指导下,被夸大了的阶级矛盾,经激奋的群众以及一些别用心的人,造成了文革的极端化和扩大化,铸成大错。

共产党要建立的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一个划时代的社会,一个劳动人民能真正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一个单纯发展社会资本经济追求利润效益的社会。如果要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相类似的经济社会,共产党何必革命?何需流血?国共两家何必你死多活地争夺统治地位?

而如今的以列宁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虽然物质上达不到那个境界,但是,人的思想若能超越自身的局限,超越社会历史阶段,那这个社会还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还是一个有朝气和活力的社会。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我国的解放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证明了这一点。

遗憾的是,人们的思想,毕竟是很难逾越自身的私利和社会历史阶段的。我们的思想达不到那个境界,也不可能达到那个境界。毛泽东是注重精神力量的,但是,也许他过高地估计了这种力量。这种力量无力扭转和改造众多的从旧社会里走出来,在内部外部因素都不利于共产主义意识的党员干部的思想,起码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发挥的作用是短暂的和只能在极少数的人身上起持续作用的。

我们有雷锋,有焦裕禄,有孔繁森,但是,那只是极少数的人,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形成社会主义队伍中的主流。虽然他们是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而一般人,甚至是党的一些高级领导的思想境界根本不能望其项背,更何谈与之比肩。

因为少了一群这样的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大公无私的人,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进程艰难。也正因为如此,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领导干部的贪欲和腐败才能迅速滋生蔓延。

我们现在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只能说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