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杂谈
中国经济形势杂谈
当前,中国股市一派热闹的景象,政府陆续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甚至把本来不存在振兴问题的房地产业也纳入了其中。既得利益者们为取得的“成绩”大唱赞歌,连一些权威媒体也发出了“最困难的时期或已过去”的感叹。实事是这样吗?我看,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现在,主流的媒体已经承认今年可能是建国以来最困难的一年。那好,既然困难已经是事实,那我们该不该认真地探究一下导致困难的真正原因呢?对于这一点,当政者是闪烁其词的,至今没有一个十分明确、肯定的说法。其实,中国经济问题的表象十分清楚,那就是产能过剩,这种过剩不是借个领域的产能过剩,而是一种全面的过剩;不是百分之几的过剩,而是35%的过剩。实事是如此的确切,使得我们不能不研究其中的原因。原因其实也不复杂,一是过于依赖国外市场,二是国内的贫富分化加剧。
根据造成严重困难的原因,我们再来对照一下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其中有一条是针对本质问题的吗?没有!这个振兴,那个振兴,这个规划,那个规划,说的不好听一点,其实是在造势;是在等待,等待国际上情况的变化,看看师傅们是否能够先想出度过危机的好办法,以继续其资本主义统治的美梦。至多,只是想修修补补而已。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些好听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少年了,直到现在,有实质性的进步吗?没有。
那么,既然没有对症下药,危机就会继续深化和发展。危机继续下去,中国会怎样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算作一家之言吧。有些左派人士是希望危机继续发展下去的,以为会唤醒民众,最终达到改变路线的目的。但我以为,这种想法有些不现实。为什么不现实呢?不错,现在很多群众怀念毛主席,怀念以前的美好时光,但这只是一些零星的力量,因而也就是没有力量的力量。没有力量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力量就不能改变现状,没有力量修正主义就不怕你!历史是群众创造的,但群众需要引导,需要和知识分子相结合,群众性的社会运动是不会自发产生的,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土壤以及社会新思想的孕育。如果我们以五四运动为参照的话,现在的情况还没有那时候好,我们连一个新思想的文化运动都谈不上。要想改变现状,我们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现在,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有很多热点,引发了很多争论。这些争论,有可能是右派们故意搞的,目的可能是混淆视听。我觉得,我们应该有重点,不应太过分散注意力。当前,最大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是经济问题。为了反击各种歪理邪说,我们最有力的武器是经济问题。我们应该紧紧扭住经济问题不放,系统而明了的分析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危害,让老百姓真正明白。而且,还应该带领所谓的弱势群体去争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就像土改时给农民
分土地一样。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看看现实,这样切实的工作,我们做了多少?
如果国内的力量不足以遏制危机的继续,我认为会出现以下几个后果:
1、首先,现行的政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帝国主义在恢复过来之后,有可能继续统治世界,我们的路还很长。群众是分散的、没有觉悟的,政府还是十分强大的,其维护“稳定”的能力是应该充分估计到的。
2、重演历史悲剧。读史可以知今。我觉得,中国目前的状况与历史上两个阶段很像。一是宋朝后期,二是1927 - 1937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所谓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的特点是经济繁荣、人心涣散、政治腐败,并都受到外族的入侵。在埋怨外部条件的时候,我们是否更应该检讨一下自身的问题。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最大的不幸。
3、国外发生了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火种传递到国内。
表面的繁荣是最能迷惑人,生活在谎言下的人生是最压抑的,民众的力量是最伟大的!祝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