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岸瑜: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谭岸瑜
一.
我们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决定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力量,没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失去占主体的地位,中国的社会就必然失去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中国甚至有倒退到如旧中国蒋介石时代那种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的旧社会的可能。
二.
我们所说的公有制经济,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进行更高层次的否定、比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更进步的经济。这种公有制经济,是一种与过去原始社会的经济、也与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经济。这种公有制经济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并在阶级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过去原始社会并不存在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公有制经济,将来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会保留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公有制经济,所以不能把我们所说的公有制经济与过去原始社会的经济和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混为一谈。
为了简明起见,在这里,“公有制经济”就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就是指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是一种对私有制经济进行更高层次的否定、比私有制经济更进步的经济,所以,在探求什么是公有制经济之前,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什么是私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自己产生的必然原因。
公有制经济最初只是一种空想。这种空想被称为“乌托邦”。为什么会有这种空想呢?这是因为私有制经济来到人世间,就充满着“披着羊皮吃人”的罪恶。人们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社会,有一种美好的经济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取代私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并没有仅仅是一种空想,它很快就从一种空想变成一种实践。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对此作过重要的描述:
“欧文的共产主义就是通过这种纯粹营业的方式,作为所谓商业计算的果实产生出来的。它始终都保持着这种实践的性质。例如,在1823年,欧文提出了通过共产主义移民区消除爱尔兰贫困的办法,并附上了关于筹建费用、每年开支和预计收入的详细计算。”“转向共产主义是欧文一生中的转折点。”“他被逐出了官场社会,受到了报刊的封锁,他由于以全部财产在美洲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的失败而变得一贫如洗,于是他就直接转向工人阶级,在工人阶级中又进行了三十年的活动。当时英国的有利于工人的一切社会运动、一切实际成就,都是和欧文的名字联在一起的。”“他主持了英国工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全国各工会联合成一个总工会。同时,作为向完全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过渡的措施,一方面他组织了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另一方面他组织了劳动市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14至415页)
三.
但空想毕竟是空想,空想的实践终归是失败。
虽然如此,空想也有其必然的历史意义。人类很多发现和发明都始于空想,始于空想的实践。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就是来源于炼制不死仙丹的空想。中国古代有一个人叫万户,产生过坐火箭飞天的空想,这个空想现在已经变成科学,变成实践,变成现实。
所以,当我们看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科学变成实践,由实践变成现实,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时,也要感谢空想社会主义曾作出的杰出的历史贡献。
历史总是在进步之中。社会主义必然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科学变成实践,由实践变成现实。虽然这种进步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时进时退,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很多坎坷和挫折,不会一帆风顺。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象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因此,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做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做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问题在于:一方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对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揭露这种生产方式内部的一直隐蔽着的性质。这已经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现在的问题首先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3至424页)
四.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完成的。社会主义由科学变成实践,是由列宁和斯大林开创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实践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个很艰难的课题。不同观点的相互争论是必然产生的,在实践中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前进的道路是曲折和多变的。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苏联没有了,俄国也变成资本主义了,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实践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是永垂不朽的。
五.
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世界革命的中心,已经由西欧,经俄国,传到中国。中国革命的方向,代表着世界革命的方向。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设起坚实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系,并提出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的“鞍钢宪法”企业管理制度。
但历史的进程总不是象有些人所梦想的什么笔直又笔直、进攻又进攻、前进又前进,历史的进程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会有进有退,有反复,有曲折,有错误。这就需要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思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对待,有错就要改,有不足就要完善。
六.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设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国的公有制经济经受了严重的考验。
一是不适应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二是不平等的税收制度,严重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加重国有企业的税费负担;又比如给非公有制企业各种免税减税的优惠,还有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偷税漏税,造成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是错乱的改革理论和错乱的改革措施。比如承包制,造成“短期行为”使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比如“靓女先嫁”,把优质的国有企业资产贱卖;比如“国退民进”,主张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压缩了国有企业生存的空间。
四是贪污受贿、官商勾结侵吞和贱卖国有企业资产等经济犯罪严重。
五是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比如政企不分,众多行政部门插手国有企业,造成管理混乱。
六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七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在理论上对公有制经济进行猖狂嚣张的攻击和陷害。
七.
产权问题。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对公有制经济的攻击和陷害,首当其冲是在产权问题上。他们造谣说公有制经济产权不明晰,要求出卖公有制经济产权,主张私有化。
一九九六年我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一文中谈到产权的问题:
“所谓产权问题,就是企业的财产(即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归谁所有,由谁占有,由谁支配使用的问题。”“所以,产权应该包括企业的财产所有权、财产占有权和财产支配使用权。所谓产权要明晰,就是要明晰企业的财产所有权、财产占有权和财产支配使用权。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属于人民;财产占有权属于作为独立自主的法人实体的国有企业;财产支配使用权属于国有企业的全权领导组织(即董事会)。”
“重新成立一个拥有很大权力的领导全国国有企业的国家领导机构,由这个国家领导机构代表国家、代表人民行驶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这是产权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全国整个经济改革的关键问题。”
“企业的财产占有权是与财产所有权不尽相同的。”“财产占有权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承担企业活动的全部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独立自主的法人实体依照法律拥有企业的财产占有权,企业的财产必须完全用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上,任何别的组织和个人都不能非法侵占。”
“国有企业的财产支配使用权属于国有企业的全权领导组织(即董事会)。这一全权领导组织可以由所有者代表、经理者代表和职工代表按一定比例组成。”“财产占有权与财产支配使用权是有区别的,国有企业的全权领导组织(董事会)可以拥有财产支配使用权,但决不能拥有国有企业的财产占有权,决不能任意化公为私,奢侈浪费。”(化公为私,奢侈浪费,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和制裁。)
二00三年,国家成立了国资委,进行了新的改革。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择。
八.
成立国资委只是国有企业新改革的第一步。我们进一步要做的,是要按照公有制经济的本质的要求,保证“按劳分配为主”,保证“所有劳动者都是企业的主人”,保证“公有制经济的本质”的实现。
什么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一九九三年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一九九四年我指出了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的性质,指出劳动者应该按一定比例享有剩余价值的受益权,强调劳动者有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权力。
二00三年我又谈到这个问题: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工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而资本家则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使之变成一种特殊的资本来生产剩余价值。工人的劳动力,在工人手中只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没有增值的意义;但转到资本家手中,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资本,有了增值的意义。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所有秘密,都在这里。这种剥削,并延伸到现在,延伸到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即如中国的私营企业中。”“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一种更高层次的否定。这种否定的结果,就是工人的劳动力不再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而是直接以一种特殊的资本的形式参与到生产中去,以资本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创造价值’。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区别在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工人的劳动力对工人来说只是一种不能增值的特殊的商品,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工人的劳动力对工人来说则是一种可以增值的特殊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生产中,货币资本成为主导的力量,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生产中,劳动力资本则成为主导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中,资本家是企业的主人,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全体工人职工都是企业的主人。公有制最本质的问题在于,工人的劳动力不再作为一种不能增值的特殊的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而是作为一种可以增值的特殊的资本直接参与到生产中去。”
有人把劳动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等同起来,为此我在二00七年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对于劳动力资本,有人发表文章,把劳动力资本等同于人力资本。我不知他们关于劳动力资本的概念,是来源于我给中央的信,还是他们自创?我想强调的是,我的劳动力资本的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从马克思的‘可变资本’和‘劳动力商品’演变而来,而与‘人力资本’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十九章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中谈到‘我们现在来考察劳动力。在这里,工资被看成是利息,因而劳动力被看成是提供这种利息的资本。’‘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当然,在这里,马克思还没有产生作为公有制经济本质的‘劳动力资本’的概念,但我的关于作为公有制经济本质的‘劳动力资本’的概念,是完全来源于马克思的这个论述的。而且,作为公有制经济本质的‘劳动力资本’的概念,是对作为私有制经济本质的‘劳动力商品’的概念的更高层次的否定。所有这一切,都是来源于马克思的。)劳动力资本是完全与公有制经济的本质相联系的,不能离开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去谈论劳动力资本。劳动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而且还属于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一个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去寻找理论的根据呢?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是明明有的东西,为什么就不用?”
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是要促使“劳动力商品”向“劳动力资本”转变;就是要促使“货币资本成为主导的力量”向“劳动力资本成为主导的力量”转变;就是要促使“按资分配为主”向“按劳分配为主”转变;就是要促使“资本家是企业的主人”向“所有劳动者都是企业的主人”转变。
当然这种转变有一个发展过程,而且对这种转变的认识也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劳动力资本”概念的提出,就是要保证“按劳分配为主”,保证“所有劳动者都是企业的主人”,保证“公有制经济的本质”的实现。
劳动者首先享有原来就有的工资和奖金,除此之外,劳动者还要以“劳动力资本”的形式按一定比例与“货币资本”分享企业每年的利润。
九.
二00三年我提出了“民间的公有制经济”的问题:
“发展民间经济是我国必须要坚持的一条治国之路。但我又认为,民间经济并不是只有非公有制经济一种,而且还可以有公有制经济一种——‘民间的公有制经济’。我想,中国必须发展民间的公有制经济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发展民间的公有制经济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只有把公有制经济充分融入民间,社会主义政权才能有最巩固的基础,人民才能有最广泛的权益。”
我这里所讲的“民间公有制经济”,与过去人民公社那种政社合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有很大区别的。它不是政社合一的,而是政社分开的,是人们通过自愿原则自觉组织起来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模式,比如一些合作社经济组织,就是属于“民间公有制经济”。
“民间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所有权,属于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个人和参股的股东个体联合所有。
二00二年我设想一种“人民联合共产所有制”,这是一种比一般的合作社更加宽广的民间公有制经济模式。
这种“人民联合共产所有制”,实现货币资本的联合、实物资本的联合、以及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即劳动力资本)的联合。
货币资本即如金融资本等,实物资本即如土地、厂房、机器等,劳动力资本就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付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总和。
这种“人民联合共产所有制”,所有劳动者都是企业的主人,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本质特征,即前面已经说到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一种更高层次的否定。这种否定的结果,就是工人的劳动力不再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而是直接以一种特殊的资本的形式参与到生产中去,以资本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创造价值’。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区别在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工人的劳动力对工人来说只是一种不能增值的特殊的商品,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工人的劳动力对工人来说则是一种可以增值的特殊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生产中,货币资本成为主导的力量,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生产中,劳动力资本则成为主导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中,资本家是企业的主人,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全体工人职工都是企业的主人。公有制最本质的问题在于,工人的劳动力不再作为一种不能增值的特殊的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而是作为一种可以增值的特殊的资本直接参与到生产中去。”
这种“人民联合共产所有制”,实现四个转变,即 “劳动力商品”向“劳动力资本”转变; “货币资本成为主导的力量”向“劳动力资本成为主导的力量”转变; “按资分配为主”向“按劳分配为主”转变; “资本家是企业的主人”向“所有劳动者都是企业的主人”转变。
这种“人民联合共产所有制”,彻底改变了劳动者被奴役的命运。
而这种“劳动者被奴役的命运”,在中国,还随处可见。现代包身工?黑奴工?血汗工厂?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低得可怜的工资?明目张胆拖欠工人工资?林林总总的非法勾当,就在某些人的“低成本优势”的嚣张气焰下公开半公开的大行其道了。所谓“低成本优势”,就是“剥削和压迫优势”。这种“低成本优势”,是一种把人民逼上梁山、把中国逼上绝路的“优势”,这种“优势”我们是不能要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优势”?我们需要的是“高科技优势”。
十.
我们需要“高科技优势”。只有公有制经济才能创造出比私有制经济更高的“高科技优势”来。
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今后的实践也将更好的证明这一点。
苏联(俄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由一个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极其凶恶的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想一想旧中国几乎所有属于科技的产品都需要进口,到新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实现,就知道公有制经济在“高科技优势”上进步的神速。
公有制经济在“高科技优势”上的进步,得益于公有制经济的本质特征,得益于所有劳动者都是企业的主人,得益于按劳分配,得益于劳动者不再受奴役。
所有劳动者的创造热情得到最大的解放,所有劳动者的创造成果得到最大的肯定,所有劳动者的创造精神得到最大的鼓励。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创造出的科技进步是日新月异的。这种进步将使一切私有制经济的进步都望尘莫及。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将激发出更加巨大的智慧力量和科技力量。那种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暂时还保持一些科技优势就产生盲目羡慕、甚至产生精神错乱、主张私有化的人,必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进步飞快的历史车轮所抛弃,并被人民所耻笑。
网络民主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劳动力资本(特别是高智慧、高科技的劳动力资本)必然要取代货币资本(金融资本),成为新的经济的主导力量。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成为新的经济的主角。而现在正在爆发危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由强盛走向衰亡的起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本质特点并没有改变。
十一.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我们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充分调动三股力量:国家的力量,集体的力量,广大人民的力量。
首先是国家的力量。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国家要作出有利于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比如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等。又比如培养和选派大批优秀的人才干部参加到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工作中去。
国家要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并按照公有制经济的本质的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入改革。
国家要帮助集体所有制经济(比如乡镇企业)的发展。
国家要帮助民间公有制经济(比如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要靠集体的努力。比如南街村,华西村这样集体。
发展民间公有制经济要靠广大人民的努力。
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到,广大人民以自愿原则自由联合组织起来的民间公有制经济,必然将成为吞没私有制经济的巨大海洋,必然将成为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力军。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力量,一是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之内,二是存在于广大民众之中。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之内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力量,要帮助民间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广大民众之中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力量,要主动担负起发展民间公有制经济的重任,要把最主要的精力和财力用在发展民间公有制经济的工作上去。一是要借土地经营权流转之机在农村发展农业的民间公有制经济,二是要在城市发展商业和工业的民间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取得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决定性胜利,是由民间公有制经济是否能够发展和壮大起来所决定。人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力量,也必将由此来决定。广大民众之中一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力量,都应千方百计发展民间公有制经济,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培养大量优秀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家和企业家,我们需要建造大批优质的民间公有制企业,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在今后克敌制胜的出路。
十二.
过去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走“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已经被俄国和中国的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道路。这条革命道路在今后也必将在许许多多的国家中进行。但我又认为,在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上,今后的革命会比过去的革命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比如加强民主斗争(特别是网络民主的斗争)、参与政治选举(比如尼泊尔政治选举的胜利)、发展公有制经济(主要是民间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不仅可以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大力发展,而且可以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以民间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大力发展。就好象在奴隶社会末期先发展封建地主所有制经济然后进行封建地主阶级革命、在封建社会末期先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然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一样。这必将大大减少社会主义革命所遇到的阻力。开明的资本家也必将把自己的企业转变为民间公有制企业并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中来,就好象开明的奴隶主转变为地主投身到封建地主阶级革命中来、开明的地主转变为资本家投身到资产阶级革命中来一样。因为越来越多的私有制企业必将在与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民间公有制企业的竞争中处境艰难、败下阵来。因为民间公有制企业会激发出比私有制企业巨大得多的智慧力量和科技力量。
所以我们主张,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走联合共产的道路,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间公有制经济),把自己由无产阶级转变为共产阶级,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夺取胜利!
共产阶级的兴起,是今后社会主义革命夺取胜利的关键。中国,以至整个东方,会在今后社会主义革命夺取胜利的斗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