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毛主席的农业思想迄今无人企及!

火烧 2009-02-09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深入探讨毛主席农业思想,强调其机械化与合作化理念,以及文化现代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其思想至今仍具深远影响。

 毛主席的农业思想迄今无人企及! 

   

 毛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毛主席看到分散的小农经济与国家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认为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是通过合作化建立起大规模的农业以达到实现机械化的目的,即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促使我国的农业完成从封闭型的自然经济到社会化的大生产的转变。为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毛主席还为这一进程高瞻远瞩制定了科学的发展时序,即:先实现合作化,然后再实现机械化。 

 而且早在50年代,毛主席也已经预见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之后,剩余的农业人口的出路将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毛主席倡导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并举,大力发展社队企业(即后来的乡镇企业)。毛主席的这些思想实际就是今天有关学者所谓的“通过拉长农业产业链,消解富裕农业人口”的思路。 

 在毛主席的有生之年,中国已经实现了农业的合作化,为下一步农业的机械化在农地规模化以及生产社会组织化等方面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70年代,毛主席首次提出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即:“文化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现代化”。请大家注意,毛主席所倡导的四个现代化当中,并不包含“国防现代化”,而是包含了“文化现代化”,并且还把“文化现代化”放到了第一的位置,在毛主席看来,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最为艰巨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其文化必须要现代化,当一个国家实现“文化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现代化”之后,其“国防现代化”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当代社会生物学当中有关“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社会组织结构的基因”的思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其文化必须首先现代化!
再有,在英文当中,“culture”的词义不仅包括“文化”方面的含义,而且还包括了“土地的耕作;耕种”的含义,从中也表明了“文化”与“农业”的潜在联系,一个有着落后农业的国家,其文化也必然是落后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临终前继而发动批判“孔孟之道”,都是在践行其“文化现代化”的伟大思想理念! 30年过去了,毛主席诸多思想还无人企及,无人超越!


【注:周恩来在后来的他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将毛主席的四个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替换成了后来那个“四个现代化”当中的“国防现代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