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问责风暴” 开始重新构建中国社会道德体系

火烧 2009-02-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围绕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与问题,探讨道德滑坡对改革的影响,强调重构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问责风暴对改革方向的引导作用。

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沧桑巨变,但是,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评价却有两种声音:以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力全面增强为依据,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盛世,并将这些成就完全归功于“改革开放”;以道德滑坡、贪贿盛行、贫富对立、灾难肆虐为靶子,斥之为富人社会、无良社会、黑社会,对改革进行反思对。前者以经济建设成就为挡箭牌,全面肯定改革,要求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改革进程;后者以社会道德滑坡为突破口,谋求改革的局部调整和全面转向。   

两种声音的论点定位、论据取舍、结论藏否,其反差之大,争论之激烈,对立之严重,几乎到了没有丝毫调和余地的程度。其实,持论双方同样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明明看见却当作看不见,如鲁迅所说,同样是看《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以偏概全的结果,虽然可以获得雄辩的快感,却丧失了争论的意义。   

成功和收获需要付出代价,改革同样不能例外。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改革的代价未免过于沉重—疯狂掠夺自然资源,无异竭泽而渔;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无异自掘坟墓;彻底摧毁社会保障,无异劫贫济富;用各种收费养活本应由政府负责的千万行政事业人员,无异横征暴敛;疯狂敛财,极度享乐,无异世界末日—但只要不带任何偏见地通观改革全局,就不难得出结论,这种极而言之的代价是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以此为借口全面否定改革的言论,无疑是片面和不负责任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无视这些副产品及其严重后果,并且要为它们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呢?回答自然是否定的。有人说改革不可逆转,一定成功,其实并不准确,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允许犯错误”,已经揭示出改革的不确定性,审时度势的调整和转变是经常的和必不可少的。以“毒奶”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以“溃坝”为代表的官商勾结问题,已经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究其根源,社会道德规范的缺失,无疑是重要原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以经济建设为龙头的改革开放,就有遭到破坏甚至逆转的危险。   

经济形势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道德规范的变化,而社会道德又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重新构建社会道德体系的开端,其成败利钝,关乎改革大局,关乎社会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理论创新的历史意义就在于此。   

针对“毒奶”和“溃坝”事件进行问责的严厉程度,已经明确无误地表明,中国最高领导人要从“吏治”入手,自上而下,由官及民,重新构建中国社会道德体系,改革开放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