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由空想真正成为科学
毛泽东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由空想真正成为科学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有三大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哲学中,人的异化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是什么把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机的联系起来呢,就是人的异化及其解放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劳动既促进了人的发展同时又使人被异化。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变成了人被奴役的原因。
因此马克思得出:生产资料不能成为劳动者的枷锁,劳动应当是自由的自觉的快乐,为此必须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占有,使生产资料国家所有,最终达到劳动者所有;必须使分散的个体劳动者联合起来,建立集体所有制,从而使人摆脱异化。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理论的对立:如果是私有化和分工导致人类异化,那么是私有制还是分工导致异化的?如果私有制导致异化,则是资本家的贪婪,才会产生剥削,那异化的原始动力是人性的贪婪;如果是分工导致异化,那分工是人类社会在一个时期前进的必然,则异化是不能被消灭的。即使在公有制条件下,分工仍然长期存在,异化也必然期存在。
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公有制即国家所有制,仍然存在劳动纪律,仍然存在强制生产,公有制不能消除异化,则说明异化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所有制问题。
那么分工能否产生异化的,异化即人性不自由和不平等,共产主义社会还是会有分工。但如果分工后,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劳动成为一种需要而不是谋生的手段,则不存在异化问题。由此可以得出分工只是生产协作形式,其本身并不导致必然的人的异化结果的出现。
由此,可以得到:马克思对人的异化的原因分析存在一些局限。这个局限为什么会产生?
把人的异化仅仅归结为私有制和分工是不完善的,本身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和人的本质的定义的。
辩证法就是对立统一。人的属性是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私有制和分工,是建立在人的社会属性基础上的,人的社会属性是建立在人的自然属性基础上的。私有制和分工导致异化,只是从人的社会属性上研究的异化的产生,恰恰忽略了人的自然属性因素,因而这个理论必然导致偏面性和不完整性。
由社会属性带来的分工及私有化,只是人被异化的一个方面,是结果而不是动力。动力是产生于人的自然属性,即人性的贪婪。即为了生存,一部分人总是想利用自己体力上智力上的优势,天然地想剥削另一部分人。这种冲动必然导致分工后剩余产品被通过强权的方式占有,产生剥削和私有制,私有制则进一步加剧了人的异化。
那么。根据这个理论,消除人的异化的手段,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
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建立公有制和联合的个体劳动,使生产变成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而不是人剥夺人的过程,这是一个思路。人的社会属性要求人和人之间必须通过分工协作,倍增人的能力。分工协作就必然产生规范,不完善的规范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扭曲即异化。通过规则的完善是可以使人摆脱异化的,途径是道德的进步,最高的道德是建立在完全合理、完全合乎人的自然本性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路线。
但这个路线存在理论的上问题,即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反作用于人的自然属性。在建立最高道德的过程中,人的谋利的自然属性必然会导致一些人通过强权来扭曲最高道德的形成,必然会使这一进程本身也被异化。苏联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从社会属性一个方面来探索如何使人摆脱被异化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社会属性的作用是通过协作来实现。自然属性的作用是通过需求的满足来实现。如果通过教育和强制,使人的不合理需求始终服从于协作的需要,那么就可以避免道德建立过程中的扭曲。
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仅是完成对资本家的私有制的剥夺和实现个休劳动者的联合这样一个简单过程,另一个过程就是必须高度重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使他们的需求始终服从社会属性发展的需要,始终服从于协作的需要。
换个角度讲,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国家代表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一切社会生产是为了满足劳动者全面发展而展开。理论上这是可行的。但现实中,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中自利的因素,必然会产生一部分掌握国家权利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从而又使国有所有制实质上成为更少数人剥夺更多数人的工具。这个弊端是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理论上的原因。
那么如果解决这个难题?途径两个。
权力一经产生必然会背离让渡权力的群体,因此,必须给让渡权力的人另外一种权力不约束让渡出去的权力。这是辩证法在权力上的运用。即集中与民主。集中是权力分为集中的以国家名义行使的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公权力;民主是对公权力的约束机制及过程。社会必然存在着劳动者个体享有掌握在每个劳动者手中的私权力,私权力必须联合起来对公权力进行约束。联合的途径就是不受生产资料、知识、智力等影响的最平等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基于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那么,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按照辩证法的原理,就必然有两项:一是阶级统治的职能,即集中的强制的一面,是公权力;二是社会统治的职能,即民主的自由的一面,通过机制建设,充分地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在享有应得的两种权利,个性自然需求的充分东路和社会需求即个性的自由发展。
那么,社会主义制度要充分履行其社会职能,就必须建立极其完美的分配机制,确保一定条件下分配的最公平化,这个公平不是平均,是建立在按劳分配基础上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一定条件下的个人表达机制的最公平化,即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即人人起来监督政府的民主机制。
我们看到,毛泽东同志的大民主探索,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这里又会产生一个问题。从生产的角度讲,如果没有人的自然需求即私欲的推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容易出现缺乏动力的现象。那如何克服这一现象呢?只有通过提高人的觉悟,培养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通过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建立每个劳动者心情舒畅的生产环境。通过制度机制建设,充分地调动每个生产者的积极性。比如美国微软、谷哥、玛氏公司的实践,都是从这个方面努力的。
最后,建立在人的私欲上的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私的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人和自然的尖锐对立和人性的完全扭曲。人和自然的对立必然导致人这个类的毁灭,人性的完全扭曲会加速人的类的毁灭的进程。因为没有道德约束的人的需求,是无限的。每个人的需求如果都满足,累加起来的需求是自然无法满足的。这必然会带来利益的争夺,实现的最高形式是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是毁灭,特别是在核战争条件下。所以资本主义是一条人类走不通的路。
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达成两个和解: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和解。这个和解的达成,必须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个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二是每个人的需求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
完成第一个途径,必须要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完成第二个途径,必须要加强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同时建立强大的约束机制,避免公有制条件下新的剥夺产生。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公有制,另一个是最充分的民主。最充分的民主建立有两个条件:一是个每一个人的自由的充分的表达,另一个是通过教育使每一个人的需求都逐步实现理性化。
毛泽东同志的天才的探索,恰恰是这样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