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什么叫“对学生负责”?

火烧 2009-01-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批判教育系统中‘对学生负责’的口号与实际操作的矛盾,揭露美术班高昂费用与家庭负担,反思教育效费比及社会公平问题,引发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

在平时的工作要求、领导训话中,教师员工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恐怕是“对学生负责”。这话本身并不错,而且应当讲,应当大讲。可联系教育办学的种种桩桩,我实在无法认可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在“对学生负责”,恕我严厉地说一句,我们——只因为“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是在对学生和学生的家庭犯罪!  

  

触发我的感慨的是几天前的一件事。  

今年我带了美术班,就知道美术生的家庭有多惨!他们来长沙培训5个月,必交费用是6350元,生活费人均每月1000元——由于现今学生不大懂得艰难辛苦,很多学生的月生活开支远远超出1000元。有两个学生因恋爱纠纷,男生为显示什么,就撕过7张百元大钞。到元旦联考刚三个月,多数美术生已花费上万元!注意,这不是他们以前没花费,攒到今天才花费的,他们可是一直在花费着,美术班的费用一直就比其他班高。除了极少数家境较好外,绝大部分同学的父母靠打工支付高昂学费。坦率地说,如此重负放在我身上,我也非常吃力。美术联考之后,学生放了两天假,5号返长沙,照例又要一笔钱。5号大早,就有两个同学打电话说,去不了了,“因为家里一分钱都没有”!面对这种揭不开锅的情况,我还劝说人家“克服困难”,我良心过得去吗?我一时黯然无语,为了不致过于尴尬,就和她们的母亲聊了几句。一个母亲说,夫妇早就离婚,爸爸“什么都不管”,做娘的再嫁,带着这么个拖油瓶,男家不干。打工一个月千把元,供不起。还不知能不能考取本科,干脆不画了,画不起,画了也没用。一个母亲说,他爸坐牢去了,十多年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一个人养不起。他成绩又不妥,不读了。我不是慈善家,对他们的实际困难无力解决,我还劝什么。面对上大学的无底黑洞,我劝人家除了徒增父母对子女的愧疚,除了把人家二代振兴的希望推向深渊,还能有什么!我安慰他们几句,就挂了。要是某些领导知道,会不会说我“对学生不负责”?  

其实,我带的班原本就不是美术班,而是纯文理班。只因文理班穷途末路,为了追求高考效应,某些领导为了“对学生负责”,就决定撤销文科班,限令转成美术班。所以,我班的学生文化基础好一点,而美术悟性差一些,尤其是家境普遍比较贫寒。还有一部分成绩很差的学生转到了职高班。  

这里涉及到一个读书效费比的问题。“知识改变命运”看处在什么样的社会。这是一个尊重知识的社会还是一个看重文凭的社会?是一个机会均等的社会还是一个赢者通吃的社会?是一个正义的社会还是一个邪恶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还是一个蒙昧的社会?“知识”真的改变命运吗?!如果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何以硕士生竞聘卖肉的岗位?何以大学毕业生卖豆腐?何以几千名专科生应聘洗脚妹?有人说,那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专业设置与需求脱节”。呸!典型的骗子的行径!骗子说,你们不要吃饭了,你们都喝牛奶吧。因为骗子是专家,大家就听了。可是得了大头病,肾结石。骗子又说,并非喝牛奶不好,是因为制奶企业不道德。消费者是多么善良,他们天真地认为专家、领导说服他们“喝牛奶”的时候,一定会保证“牛奶”的质量!他们花高价买来劣质“牛奶”,受害后还要面对自理的困局。这就是我们面对的“效费比”。  

记得毕淑敏说过一个观点,通过读书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一代可以造就一个富翁,但是三代难以造就一个贵族。我深以为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里面就直言不喜欢“苦孩求学”的故事。对部分农村家庭来说,目前还没有过上“有尊严的”解决温饱的日子——看一看吧,有多少父母甚至弟妹在给有钱人当保姆,擦皮鞋,有多少姐妹在给有钱人洗脚,捶背,做小蜜!这样的“就业”能给人尊严吗?如果官人们的思想“进步”到认为有尊严,何以看不到你们的亲人从事此等营生?我们有什么权力剥夺苦难家庭的生存权,而强迫他们去“发展”?!  

我自己有几个亲戚,他们的孩子到了读高中的时候,问我,我根据他们的家境,和孩子个人的出息,给他们都选择了合适的专业,结果都很好。两个考取了本科,两个出去就业挣钱了。可是招生的时候,有多少谎言不可以重来?怪不得我们的家长这么糊涂,纷纷扰扰之中,又怎么能把你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像我班的两个学生,当初不是冲着“高额奖学金”来的吗?来了一看人家不是那块料,朝美术班掀呗!我们就是这样“对学生负责”的。更可笑的是,其中一个学生当天还是来了,一领导立马表态,车费班主任垫,长沙的生活费商量人家免,又慷慨地从自己的钱包里搜出区区100元。我不知道该生是不是特感动,我只觉得刚刚在她和她母亲面前亮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又被人“有情地”吹熄。  

一定会有人骂我不配为人师。可是难道不去做为了个人私利的事就是错吗?有多少事情以公家之名行私利之实,以至于如今做不合“职业规范”的事就不正常了!当然,这不是老师们的错,不是老师在有意骗人,误导人,而是在这种体制之下,你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一个家庭自有孩子读高中以来,就掉进了一个消钱的黑洞,虽然里面有家庭教育本身的原因,比如孩子的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但是我仍然认为教育产业化的推波助澜是制造一个个贫困家庭的黑手,大大小小的骗子为了不择手段地敛财,不断抬高大学的“人气”,又不断让文凭贬值,博士生看门的事“至今已觉不新鲜”了,把那些刚刚看到一点“改变命运”的希望的家庭又重新打入十八层地狱。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知识”能改变命运吗?改变了命运吗?每当我看到那些贫寒子弟,我就只有一个想法,学点技术,去挣钱吧!不要上人家的圈套了,不要以为一代人就可以翻身。不知道我是不是错了。一个家庭,一个学生,寄希望于社会慈善政府救济,还不如寄希望于自己的双手呢。我一看到那些批评被救济者不知“感恩”的文章,就感觉到救济的虚伪。慈善家们,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们,政府官员们,请你们让人家能够有尊严地活着!至少,不要把人家的尊严拿来当众剥皮,好吗?  

但愿在外省的专业考试中,我的学生能够不让领导的心血白费。只有你们考取的更多,哪怕你们穷得连大学的门都望不起一眼,上级考核的时候我们领导才有光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