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蚯蚓能改良土壤
夏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当你走过多少还有点泥泞的田间小道的时候,会看见路边的泥土上,出现一个个卷曲的泥土小堆。
这是谁搞的玩艺儿?
你小心地拨开土堆瞧瞧:唷,下面压有纵横交错的、长长的地下坑道,里面住着一条条蚯蚓。
![]() |
蚯蚓的身体,象一个两端略尖的长圆筒子。它的消化管子(包括口腔、咽头,食道、砂囊、胃、肠、直肠),仿佛是套在大圆简中的一个小筒子。最前端是口前叶,肉质肥厚,伸缩力很强;后边是口腔,没有牙齿,却有许多纵行的褶皱,可翻出口外;这样结构的口有探索、凿土,吞取食物的功用。
蚯蚓吃东西没冇什么选择,它翻出的口腔,将沙粒、土壤和腐败的有机物质包围起来,一起吞下去。食物进到了富有肌肉纤维的咽头,混和了咽腺的分泌物,湿润稠粘,团成食物块,并且进行初步的消化,到达了砂囊。由于囊壁上强韧肌肉的收缩,和内面角质膜的摩擦,于是这些沙土就成为很细致的食物,然后移入胃肠再行消化吸收。蚯蚓在泥土里总是头向下吞土的,有机物质被它消化吸收,沙土就从肛门悱出,这就是我们在春夏时候,在地面上常常见到的许多卷曲的粘土小堆。沙土经过蚯蚓的消化管子以后,不仅使粗糙变成细腻,干燥变成湿润,还增加了许多化学物质,使瘦瘠变成肥沃。蚯蚓还经常地将细土翻到上面,粗土盖到下面,耕耘土地,这样工作对农作物的益处很大。达尔文就因为观察到这样的经过,所以说它有改良土壤的功劳。1979年英国人还为达尔文这一发现开百年纪念大会。
我们也许会这样想:小小的蚯蚓能有多大的本领,即使真有改变土壤的事情,蚯蚓这样小,地面那么广,对比起来这又会有什么效果?
蚯蚓的确很小,但它们的数量很多,1平方米土壤里有蚯蚓几十条。我们有句老话“积少成多”,何况当我们人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蚯蚓已老早在地里工作,数目是如此众多,时间是如此长久,经蚯蚓改变的土壤,也就十分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