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说陨星是坠落的小行星

火烧 2016-11-03 00:38:47 1085
自天而降的陨星,究竟是什么东西?它来自宇宙的何方,又是怎样陨落到地球上的? 不少人认为陨星来源于流星。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因为我们知道流星至少有两种,一种叫属群流星,它们不来则已,一来便是争先恐后的一大群,这时在天空便出现壮观的流星雨现象。流星雨规模虽大

自天而降的陨星,究竟是什么东西?它来自宇宙的何方,又是怎样陨落到地球上的?

不少人认为陨星来源于流星。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因为我们知道流星至少有两种,一种叫属群流星,它们不来则已,一来便是争先恐后的一大群,这时在天空便出现壮观的流星雨现象。流星雨规模虽大,却极少或者根本没有“遗物”留于人间,不会有任何陨落物。显然,陨星和这样的流星体没有关系。另一种流星是偶现流星。顾名思义,它们是散落在“天庭”间的“散兵游勇”,它们来无影去无踪,似乎找不到什么明显的规律。偶现流星体坠入地球大气层,如果未被燃烧尽,落在地面上,就成为陨星。因此,确切的说法是陨星来自于偶现流星。


科学家现已查明,偶现流星确实与小行星有着不解之缘。

首先,它们的“行踪”——在太阳系空间中的运行轨道,与小行星的十分相似。请看下面几个实例。

1947年2月12日上午10时,一个大陨星坠落在前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北的锡霍特·阿林山脉,很多人都目睹了这一壮观的景象。因此,前苏联科学考察队有可能收集到有关陨星坠落的方向、角度等数据,由此可以推算出阿林陨星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前的运行轨道。这个轨道是细长的椭圆形,远日点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近日点在地球轨道的内侧,也就是说它与小行星的轨道十分相似。

1959年4月7日夜,捷克斯洛伐克的昂德廖菲天文台在作通常的流星观测时,正好落下一颗陨星,它坠落在布拉哈市附近的菲利布拉姆镇,所以叫菲利布拉姆陨星。陨星下落的路线被昂德廖菲天文台拍摄了下来,因此可以准确地计算出陨星下落的速度和方向,从而求出陨星在大气层以外的运行轨道。计算的结果表明,这颗陨星的轨道和小行星的轨道一样,也是细长的椭圆。

1976年3月8日在我国吉林地区降落了一场罕见的陨石雨,其中有一块后来被称为“吉林1号”的最大块重1770公斤。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对陨落区及“吉林1号”陨石的考察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确认形成“吉林1号”陨石的母体重约5吨,它的绕日轨道也是椭圆,轨道的远日点为4.2亿公里,近日点为1.5亿公里,这显然也是小行星类型的轨道。

其次,从陨星和小行星的化学组成,也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在小行星中有76%是碳质小行星,16%是石质小行星,5%是金属小行星,其余是其他类型的小行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碳_小行星分布在距离太阳较远的地区,而石质小行星则分布在距离太阳较近的地区。能跑到离地球很近地方来的阿波罗型小行星,几乎都是石质小行星。

陨星按其化学组成一般可分为铁陨星、石铁陨星和石陨星三大类。前两类很少,分别占陨星总数的6%和2%,显然它们在降落“凡尘”以前,就是那种特别的金属小行星。


对于陨星中的大多数——石陨星,科学家视其含碳量的高低又分为5“群”。根据现代的太阳系演化理论,含碳量较高的陨星应当在离太阳2~4个天文单位,即在小行星带附近形成,而含碳较低的其他4个“群”,则应该大致诞生在离太阳1~2个天文单位的地区,这恰恰就是近地小行星——阿波罗型小行星的活动天地。

因此,现在普遍认为,大多数陨星同小行星有直接的联系。小行星带里的小行星,在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彼此之间发生过无数次碰撞,在环绕太阳的各种各样的轨道上产生大量碎块。在这些轨道中,有一些同地球轨道相交,结果,就有一些小行星的碎块——即陨星,掉到地面上,为我们所找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