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为什么有的有水,有的无水
宜兴善卷洞是江南著名的溶洞,很多人都去玩过。它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与中层相连,无积水,有容纳千人以上的大厅,下层是水洞,有地下河,可行船,地下河直通洞外。实际上,类似这样的洞穴在世界上是很多的,有的是两层,有的是3层,有的更多层。即使不积水的空洞大部分也是湿度很长,整日湿漉漉的。当然也有些洞比较干,甚至可以作为仓库。
![]() |
上面所说的现象实际上向人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的洞积水,有的洞无水;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有的洞比较干燥,有的洞十分潮湿。
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大部分溶洞存在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最容易被含有二氧化碳或碳酸的水溶解。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可以把石灰岩溶蚀成水平状的空洞,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又可沿裂缝渗透,在溶解、还原过程中在洞内形成各种石笋、石钟乳,形成许多奇特的岩溶形态。
![]() |
垂直方向的地壳运动可以使地壳抬升,或地下水位下降,这一切都可能使洞内积水下泄而使溶洞成为空洞,即使如此,垂直渗透并没停止,因此岩溶现象继续发展,空洞内各种怪石形成的美丽图案继续增多。所以大致可以说,每一次抬升都可能造成一批空洞。空洞被抬升了,地下水继续溶蚀下面的石灰岩,加之地面水的渗漏,于是最下层又形成了有地下河的水洞,如果再发生一次地壳抬升,这个水洞又将上升变成空洞。
关于第二个问题比较复杂,要涉及古气候的变迁和现代石灰岩地区气候特征。石灰岩形成后,如果该地现代属气候温暖湿润区,降水较多,那么垂直渗漏严重,洞内一般较湿,加之夏天暖空气与洞内相对低温水的接触以及冬天洞内相对暖湿水汽与上层空洞冷空气的接触都可能形成濛濛细雾。如果该地由于大陆漂移,或垂直地壳运动等原因使当地气候变成干燥了,那么洞内湿度就可能日益降低。有的洞穴处于一个持续下沉的地区,上面覆盖厚厚的沉积层,这样的洞也可能非常干燥,有的国家甚至把它变成地下油库。
通过以上分析,你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有的洞穴无积水,有的洞穴有地下河,有的洞穴干,有的洞穴湿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