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孔子教育子路 子路的介绍 与孔子的关系

火烧 2022-04-09 23:38:05 1061
子路的介绍 与孔子的关系 那是关于子路一些信息的网站,还是具体给你说一下吧!子路的优点有性格伉直,爽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为人勇武,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信

子路的介绍 与孔子的关系  

那是关于子路一些信息的网站,还是具体给你说一下吧!

子路的优点有性格伉直,爽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为人勇武,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信守承诺,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忠于职守;事亲至孝,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后来子路发达了,环境和物质条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先后过世了。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他很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简介,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像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不违”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这是子路率直、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体现。

子路的缺点是自负,也就是好勇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的特征。这也是他最终结缨而死的原因,卫国内乱时,人家都往外跑,子路却往城内跑,而且说:吃人家的俸禄,就得管人家的灾祸。跟叛党决斗的时候,子路的帽缨子被人削断了,说:君子死的时候,帽子不能落地。遂捡起帽缨子,等自己打好结,叛党也把他杀了。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中也可以看出子路的自负,从子路“千乘之国,……且知方也”的言辞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远大抱负,还可以看到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高度的自信心。当然,言谈中也流露出他的骄傲情绪。至于“率尔而对”,就更明显地表现他性格中的轻率、鲁莽的一面。

至于孔子怎么教育子路的,当然有很多故事了,这里这举一个子路受教的故事,帮助你来理解。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学习有什么好处吗?”孔子说:“木头因为木工工具而别的直,人因为受到劝告而变成杰出的人;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由此说来,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两人的故事:18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受到孔子赏识,然欲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相诱给仲由讲了道理使其信服,收其为弟子。从此之后,子路追随孔子40多年,一直到他死去。曾协助孔子“堕三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子路死了,子贡去看老师,七十三岁的孔子哭了,说:赐啊,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泰山要崩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凋谢了,我也快死了。

子路和卫国似乎有着不解之缘。他虽生长在鲁国,却在卫国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子路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十多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在卫国度过,并且他在卫国先后两次出仕。先是出任蒲邑(今长垣县)之宰,治蒲三年,子路展现出高超的行政能力,将一个曾经混乱不堪的蒲邑治理得井然有序。孔子前往,子贡疑惑地问他:“老师还没有见到仲由是怎么处理政事,怎么就夸了他三次呢?”孔子回答说子路简介,我已经看到他的政绩了。一进蒲境我就看到田地平整、禾苗嫩绿,没有杂草垃圾,水渠挖得很深。说明子路下了工夫,组织百姓尽力农耕,可见子路在百姓中很有威信,所以我说“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待我进入城内看到百姓房屋坚固,院墙完整,树木茂盛,可见社会治安良好,所以又讲“善哉,由也,忠信以宽矣”。到了官署,看到子路非常清闲,部下听从命令,看来他办理官司明察而公正,所以又说:“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如此而言,三称其善恐怕还很不够。子贡等人这才明白。后来他出任孔悝的平阳邑宰,在蒯聩之乱中死难,并安葬在卫国的土地上。

孔子教育子路 子路的介绍 与孔子的关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