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食品的“五味”来自何物

火烧 2016-11-17 11:03:00 1080
甜、酸、苦、辣、咸,俗称为“五味”。除此之外,人的舌头上的“味蕾”,还能品尝出涩味、鲜味等多种滋味呢!那么,不同的食品为什么会具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呢? 人类饮食中的咸味主要来自于食盐(氯化钠)。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咸味是由氯离子产生的,而钠离子仅有很微

甜、酸、苦、辣、咸,俗称为“五味”。除此之外,人的舌头上的“味蕾”,还能品尝出涩味、鲜味等多种滋味呢!那么,不同的食品为什么会具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呢?

人类饮食中的咸味主要来自于食盐(氯化钠)。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咸味是由氯离子产生的,而钠离子仅有很微弱的苦味,与有苦味的钾离子、有涩味的钙离子、苦味很强的镁离子相比,由钠离子组成的食盐咸味最纯正。而其他无机盐如氯化镁、氯化钙等,都带有苦味和涩味。除了食盐之外,还有些有机盐也能产生咸味,如苹果酸钠、葡萄糖酸钠等,但这些有机盐产生的咸味很微弱。

酸味主要来自于各种酸,如米醋的酸味就出自醋酸。各种酸产生酸味的物质是酸中的氢离子,而酸中的阴离子仅起助味基的作用。由此可以推知,强酸的酸味必然大于弱酸,因为强酸在相同浓度下会产生更多的氢离子。在氢离子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各种酸的味道就取决于其助味基阴离子了,例如醋酸的酸味反而大于盐酸。酸中不同的阴离子会使酸味夹带上其他味道,如苦味、涩味等。比较爽口的酸大多为有机酸,如柠檬酸、乳酸、醋酸、苹果酸等,无机酸的味道大多不令人愉快,且不宜品尝,所以食品中一般不会选用无机酸作为酸味剂。

食品中的甜味大多来自脂肪族的羟基化合物。一般说来,分子结构中羟基越多,味道也就越甜。例如,5%的酒精溶液就略带一点甜味,因为酒精分子中带有一个羟基;而乙二醇分子中带有两个羟基,因此比酒精略甜一些;甘油(又称丙三醇)分子中带有三个羟基,故而有很强的甜味。我们平时使用的甜味剂大多是带有多个羟基的糖,如蔗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蜂蜜之所以特别甜,就是因为蜂蜜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36.2%)、果糖(37.1%)、蔗糖(2.6%)等,几乎75%以上的物质都带有浓浓的甜味。此外,人工合成的糖精也有甜味,它的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当然,糖精的化学结构与蔗糖等食用糖就相差很大了。

食物中的苦味主要来自于各种生物碱。例如,咖啡之苦出自其中的咖啡碱,茶叶之苦出自其中的茶碱。各种中草药有较重的苦味,其中不少就含有不同的植物碱。另外,啤酒的苦味是出自啤酒花中的葎草酮。而一些无机盐如氯化镁、氯化钙、碘化钾等也有苦味,但这些盐的苦味不纯,没有食用意义。

食品中的辣味有不少类别,如辣椒中的辣素,生姜中的姜酮、姜酚、姜醇,大蒜中的蒜苷、蒜素及肉豆蔻中的丁香鼢等,均是产生辣味的物质。它们的成分不同,故而使辣具有了多种风味。



涩味可能是人们最不喜欢的一种味道,因为它会使舌头感到麻木干燥,使人很不舒服。在生活中,不熟的柿子、香蕉、苹果等均会产生涩味,它们大多由一类称为涩丹宁的物质所产生,这是一类含有多元酚基的化合物。有些无机物也有涩味,如在水中将明矾加得多了,水就会带上涩味。由于涩味不受欢迎,所以食品添加剂中通常不会有它的位置,它只能算是上述“五味”之外的一种异味罢了。



关键词:味觉 甜 酸 苦 辣 咸 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