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宫廷戏 台灣這座博物館設計精美,就像走進了宮廷,裡面除了標本就是錢
台灣這座博物館設計精美,就像走進了宮廷,裡面除了標本就是錢 台灣博物館宏偉的外觀,分分鐘讓人想起《博物館奇妙夜》那部電影——外覆銅皮的中央圓頂、刻著繁複花飾的三角形大山牆、入口門廊一字排開的六根仿希臘
台灣這座博物館設計精美,就像走進了宮廷,裡面除了標本就是錢

台灣博物館宏偉的外觀,分分鐘讓人想起《博物館奇妙夜》那部電影——外覆銅皮的中央圓頂、刻著繁複花飾的三角形大山牆、入口門廊一字排開的六根仿希臘神殿巨柱,都給人氣勢磅礴的深厚感。
台灣博物館坐落在台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北側,成立於1915年,為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也是島內第一座以台灣本土自然史、原住民人文史料為收藏重心的博物館。
挑高的大廳寬敞氣派,自圓頂天窗彩繪玻璃瀉下的陽光將展示空間映照得柔和明亮。整個博物館並不大,卻可以讓人從喧鬧都市抽離出來,陽光和燈光灑在木地板上,環顧古老的大廳,別有一番感受。
館內三層展館主題各不相同,主要介紹了台灣的發展歷史。館藏約十萬件,展品涵蓋了人類學、地質學、動物學、植物學等四大範疇,保存許多台灣現已滅絕的動物標本以及特有礦物及珍貴化石,台灣最珍貴的哺乳動物化石──早氏犀牛,台灣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左鎮人」等,都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台灣博物館歷任館長都是日本人,他們對很多標本,鳥類以及植物的收集可以說是費盡心機,拋開別的因素,光是這種認真的精神就很值得人們敬佩。
海洋微化石展覽有很多美輪美奐的微化石,最偉大的設計師其實是大自然,這些鬼斧神工的作品早已成為設計師構思建築或飾品時的參考物。
台灣博物館和對面的土地銀行展示館可以一張票同時參觀。該銀行的歷史也是台灣史的折射,記錄著台灣經歷的滄桑巨變。
台灣土地銀行行史館原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建於1933年。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勸業銀行在台五處支店,1946年改組為公營台灣土地銀行。 2005年台灣博物館系統計劃成案,土地銀行與台灣博物館合作,定位為自然史及金融史博物館。
行史室主要展示地點為銀行金庫室,進入金庫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厚重、複雜、堅固無比的金庫大門,很容易讓人想到裡面一定是藏著什麼重要的東西。
狹窄的通道兩側信息含量巨大。展示利用原金庫內部層架、柜子及木箱改為展示櫃與展示空間,參觀者可以在不同的空間里看到與土地銀行有關的歷史資料、圖片、實物,以及金庫存放金、銀、貨幣、銀行賬冊、放款號碼牌等這些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史料,給人有種穿越的感覺。
大大小小、遍布各地的博物館,是台灣重要的文化坐標,是台灣民眾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觀光者寶島之行重要的行腳之處。而台灣博物館為人們了解台灣做了最好的註腳,對這座城市的懂得,不妨從這裡開始。(歡迎您在評論區點贊留言,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很赞哦!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