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三亚的乡镇地名 三亚地名的由来为什么叫三亚不叫五亚

火烧 2022-05-01 20:00:28 十万个为什么 1070
三亚地名的由来为什么叫三亚不叫五亚 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三亚历史悠久,在明代《正德琼台志》已有“三亚村”、“三亚里”的记载。早在秦始皇时期

三亚地名的由来为什么叫三亚不叫五亚  

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

三亚历史悠久,在明代《正德琼台志》已有“三亚村”、“三亚里”的记载。

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

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

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

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公元1912年,崖州改为崖县,1950年4月崖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1954年10月中共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到三亚。

1958年与保亭、陵水及万宁兴隆牛漏地区合并为崖县(大县),1959、1961年先后分开,设置保亭、陵水县。

崖县保留现辖区域。

1984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

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同年12月30日,三亚地级市正式成立,挂牌办公。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

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

全市面积1919.5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市区面积37平方公里。

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

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

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大小港湾19个。

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

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

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岛1.05平方公里。

三亚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从三亚向东经菲律宾至西太平洋,向南经澳大利亚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广州出发近900公里左右,是祖国真正的南大门。

三亚还是保护南海诸岛的后方基地,其战略位置在国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992年3月考古学家在落笔洞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三亚人遗址,把海南人类历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是目前已知海南岛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沿海一带还发现古波斯人的墓群。

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

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

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

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

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公元1912年,崖州改为崖县,1950年4月崖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1954年10月中共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到三亚。

1958年与保亭、陵水及万宁兴隆牛漏地区合并为崖县(大县),1959、1961年先后分开,设置保亭、陵水县。

崖县保留现辖区域。

1984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

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同年12月30日,三亚地级市正式成立,挂牌办公。

三亚市行政建制为市政府、办事处、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全市辖两个管理区、一个办事处(河东、河西管理区,南海办事处),10个镇(藤桥、林旺、红沙、田独、羊栏、荔枝沟、天涯、崖城、保港、梅山),3个乡(高峰、育才、雅亮)。

此外还管辖南田、南新、南岛、立才、南滨5个国营农场。

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

1998年底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46.37万人(城市人口13.7万人);其中,黎族17.8万人,苗族2907人,回族6024人。

语言有普通话、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蛋家话等。

三亚的乡镇地名 三亚地名的由来为什么叫三亚不叫五亚

?

三亚市区环境极为独特,山、海、河三种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构成了三亚市特有的自然景观。

市区三面环山,北有抱坡岭,东有大会岭、虎豹岭和海拔393米的高岭(狗岭),南有南边岭,形成环抱之势,山岭绵延起伏、层次分明;同时,山脉的延伸将市区分成若干青山围成的空间,为城市不同地区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环境。

海上回望,群山如绿色屏障辉映出三亚市的妩媚多姿。

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

三亚面临南海,海湾较多,众多海湾各有佳景。

处于市区的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与市民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

海上的东、西二岛仿佛是面向南海的一张大门,为宽阔的海面增加了层次感,海雾飘过,两岛掩其中,凭添了几分神秘;漫步沙滩,作为三亚市标志的鹿回头隐约可见。

三亚有东、西二条河穿过市区,二条河交叉南汇于南边海,北汇于中岛端,自然岸线曲折多变,上游水网纵横交错,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时有水鸟飞弋,鱼跃锦鳞,景致优美,生机盎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