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 中小学生常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三氯乙烯此物质属于晶体类型
中小学生常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三氯乙烯此物质属于晶体类型
中小学生常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三氯乙烯此物质属于晶体类型
分子。有机物都是分子晶体。
涂改液中含有( )等化学物质。a、甲酚b、乙醇c、三氯乙烯d、二甲苯
解析:
涂改液 又称“改正液”、“修正液”、“改写液”,是一种普通文具,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于1951年由美国人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发明。主要成分是三氯乙烷、甲基环己烷、环己烷三种,其毒性危害的强弱和浓度成正比。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参考资料: :baike.baidu./item/涂改液/4917824

三氯乙烯用作金属管道脱脂剂时,1㎡的管道大概消耗多少kg的三氯乙烯?(考虑挥发性)
这个根据管道污物程度与清洗方式有很大关系,不好具体说出三氯乙烯的消耗量。
一般清洗1平米的表面,差不多得需要0.25公斤脱脂剂。
三氯乙烯属于氯乙烯类吗?
属于多氯乙烯类单体
三氯乙烯有毒吗, 三氯乙烯有毒没有
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Ethinyl trichloride; Tri; TCE; CAS:79-01-6
理化性质
无色液体,气味似氯仿。分子式C2-H-Cl3。分子量131.39。相对密度1.4649(20/4℃)。熔点-73℃。沸点86.7℃。闪点32.22℃(闭杯)。自燃点420℃。蒸气密度4.53。蒸气压13.33kPa(100mmHg32℃)。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可燃限8.0%~10.5% 。几乎不溶于水; 与乙醇、乙醚及氯仿混溶; 溶于多种固定油和挥发性油。潮湿时遇光生成盐酸。高浓度蒸气在高温下会燃烧。加热分解,放出有毒氯化物。加热至250~600℃,与铁、铜、锌、铝接触生成光气。能与钡、四氧化二氮、锂、镁、液态氧、臭氧、氢氧化钾、硝酸钾、钠、氢氧化钠、钛发生剧烈反应。
接触机会
工业上使用三氯乙烯的行业很多,如:金属表面的去油污、干洗衣物、植物和矿物油的提取、制备药物、有机合成以及溶解油脂、橡胶、树脂和生物碱、蜡等。
侵入途径
Tri主要经呼吸道侵入机体,也可经消化道和皮肤吸收。
毒理学简介
人经口LDLo: 7 mg/kg; 吸入TCLo: 6900 mg/m3/10M,160 ppm/83M。人(男性)经口TDLo: 2143 mg/kg; 吸入TCLo: 110 ppm/8H; 吸入TCLo: 2900 ppm。
大鼠经口LD50: 5650 mg/kg; 吸入LCLo: 4800 ppm/4H。小鼠经口LD50: 2402 mg/kg; 吸入LC50: 8450 ppm/4H。兔经皮LD50: >20 mg/kg。
Tri的吸收和排出,随其脂溶度、水溶度、空气中浓度和机体通气量等因素而定。通常约有50~60%的Tri储留在体内,四天后血中仅存微量,约10~20%未经代谢的Tri经肺排出,随尿排出的两种主要代谢物三氯乙醇(TCE)及三氯乙酸(TCA)约占Tri吸收量的80~90%。TCE大部分在24小时内排出。TCA排出较慢,一次接触后,大部分2~3天后排除; 每日接触则持续上升,可达第一天的7~12倍,至周末达最高浓度。
Tri属蓄积性麻醉剂,其麻醉作用仅次于氯仿,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亦可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等实质脏器,能提高交感神经反应性,并使其递质生成增加,从而使心脏对刺激的敏感性增高。给予肾上腺素可引起心室颤动。一般讲,Tri对心、肝、肾的损害较少见。
主要毒性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重者可致昏迷及死亡。液态Tri对皮肤有刺激作用。Tri蒸气对呼吸道及眼睛有刺激性。
临床表现
职业性急性Tri中毒是工作中接触高浓度Tri蒸气或液体所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除神经系统受损外,心、肝、肾等脏器亦可累及。
急性Tri中毒,多由事故引起,发病迅速。中枢神经系统一般先兴奋、后抑制,但主要还是抑制作用。在极高浓度下(53.8g/m3),患者常迅速昏迷而不出现前驱症状。26.9g/m3下可发生昏睡、恶心、呕吐、麻醉。如继续停留可致死亡。
急性三氯乙烯中毒以头晕、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起点,为了便于掌握,分为轻、重两级。
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
a.有欣快感、易激动、步态不稳; 嗜睡、朦胧状态或短暂的浅昏迷;
b.呕吐。
上述临床表现加重,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昏迷;
b.以三叉神经为主的颅神经损害;
c.明显的心、肝、肾单一的或多脏器的损害。
根据短期大量接触Tri的职业史和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参考尿三氯乙酸含量测定,综合分析,排除其它有关疾病后,可诊断为急性Tri中毒。
Tri中毒应与其它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周围神经病及心、肝、肾疾病相鉴别。
处理
应立即离开现场。
卧床休息,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原则与内科相同。有昏迷、心跳及呼吸停止者应迅速进行脑、心、肺复苏; 有中枢及周围神经损害者,其治疗与神经科同。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
注意保护肝、肾功能。忌用肾上腺素。
有挥发性的气体挥发时是挥发溶质还是溶剂
你大概问的是:有挥发性的溶液挥发时是挥发溶质还是溶剂
有些溶液挥发时是挥发溶质,如:盐酸是挥发溶质氯化氢
有些溶液挥发时是挥发溶剂,如:碘酒是挥发溶剂酒精
有些溶液挥发时是同时挥发溶剂和溶质,如:酒精的汽油溶液,同时挥发溶剂和溶质
原创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帮到了你,希望采纳
【你的10分满意,我们团队的无限动力】
三氯乙烯和工业三氯乙烯有区别吗
三氯乙烯和工业三氯乙烯有区别
①喷淋清洗(碱脱脂)→喷淋清洗(水洗)→风切→干燥。
②喷淋清洗(碱脱脂)→喷淋清洗(水洗)→喷淋清洗(防锈剂)→风切→干燥。
③喷淋清洗(碱脱脂、防锈剂)→风切→干燥。
④浸渍摇动清洗(碱脱脂)→浸渍摇动清洗(水洗)→干燥。
⑤浸渍摇动清洗(碱脱脂、防锈剂)→风切→干燥。
三氯乙烯与四氯乙烯哪个更毒?
三氯的分子结构比四氯活泼,所以更毒。但大量吸入,都有毒。空气中的安全含量有国家标准,在国际标准下,都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