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戴式美字辈 潮汕戴氏的来源

火烧 2022-02-13 09:04:53 1081
潮汕戴氏的来源 列全国第54位大姓,约500万人;潮汕人口超2万,分布潮安、湘桥、普宁、惠来、澄海、汕头、潮阳等地戴姓主要来源有三:一是出自姬姓。周武王同姓有诸侯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春秋时被郑国吞

潮汕戴氏的来源  

列全国第54位大姓,约500万人;潮汕人口超2万,分布潮安、湘桥、普宁、惠来、澄海、汕头、潮阳等地

戴姓主要来源有三:一是出自姬姓。

周武王同姓有诸侯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

戴式美字辈 潮汕戴氏的来源

春秋时被郑国吞并,其后人以国名为氏,称戴氏。

二是源自子姓。

周武王灭商时,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自缚衔璧,让族人抬着棺材,向周军乞降。

武王入城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为商后,不久武庚叛乱,微子启没有参加叛乱活动,受到周公旦的重用,始封于宋国(今河南商丘)。

到春秋末,宋戴公死后,其子孙以国君谥号戴为氏,亦称戴氏。

三是外族改姓。

汉明帝时有燕、殷姓改为戴姓。

清朝时满洲八旗戴佳氏、达尔充阿氏全改姓戴。

瑶、回、蒙古、土家、锡伯、台湾土著等民族都有戴姓。

郡望:谯郡、广陵、清河。

戴姓在宋代列为第107位大姓;当今列为全国第54位,占总人口0.39%,约500万人。

历史上杰出人物很多,战国时有宋人戴不胜;汉代有经学家戴德、戴盛,叔侄俩注释《礼记》而传世,东汉光武帝有心腹之臣戴凭;东晋有辅佐元帝的戴渊;唐代有为李世民谋划发展经济的戴胄,画家戴蒿;宋代有诗人戴复古;元代有身隐名臣戴良;清代有史学家戴名世、《四库全书》篡修、哲学家戴震,集诗书画一身的戴熙,真可谓奇才荟萃。

发源河南 播迁闽粤

戴姓发源于河南,后裔播迁到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唐代以后进入福建、广东、台湾。

唐初,高宗总章2年(669)闽南、粤东一带“蛮獠啸乱”,朝廷命陈政兄弟及其子陈元光率军入闽平叛。

戴君胄父子,从河南固始随陈元光入闽,裔孙再播衍到岭南、台湾等地。

至五代十国时期,福建戴氏为避战乱,一支人马迁入广东嘉应州(今梅县)。

北宋末年,一支戴氏族人沿韩江而下,定居海阳县归湖溪口村(今潮安归湖镇)开创基地。

南宋末,其裔孙有一部分移居海阳县上坑村(今澄海上华镇)。

到明代,归湖溪口有一支派向沿海迁移,定居于今澄海莲下镇窖西村。

清末民初,窖西的戴氏后裔往汕头经商,定居繁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