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宜直接对着药瓶喝药水
有些患者喝药水时,嫌麻烦图省事,往往喜欢直接用嘴对着药瓶,“咕嘟、咕嘟”喝药水,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首先直接用嘴对着药瓶口喝药水,难以准确掌握服药量。任何药物服得太多或太少都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的。有些药水具有刺激性或易于中毒,如颠茄合剂、复方樟脑酊等,服多了都会产生副作用。有些药水要兑水冲淡后才能服,这就更不可对着药瓶喝。
其次直接对着药瓶口喝药水,容易使药水受到口腔细菌的污染,使药液变质。
正确的服用药水的方式是:先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将药水倒在茶匙中服用,然后饮用适量的开水,使药物快速全部到达胃里,经过吸收,分布,迅速有效地发挥作用。
也有些病人喜欢不喝水干吞药片,这样做害处很大。
![]() |
药物只有在被人体吸收后,才能发挥作用,用以治疗或预防疾病。内服药片只有在到达胃肠,并被吸收进入血液,在血液中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后,才能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由于不喝水,药片容易附在食道壁上,造成食道局部药物浓度过大,给食道带来刺激和损伤,会引起食道发炎和溃疡。由于不喝水,药片不容易顺利通过咽喉、食道到达胃部,也不能在血液中形成一定的药物浓度,无法起到治病疗疾的作用。由于不喝水,药片只能依靠体液来溶解。这样就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
所以医生开好药后,总是嘱咐病人用温开水送服。有些药片不但要喝水送服,而且要多喝水。比如,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易在尿道析出结晶,造成输尿管和尿道的阻塞和损伤。因此服用磺胺类药物时,一定要多饮水。阿司匹林、APC类镇痛药,主要作用是通过扩张血管和出汗,使发烧病人体温下降,服用时也应多喝水,否则病人出汗过多,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补充,就会发生虚脱。
除药片外,药粉、药水、中药汤剂等服后也应喝点水,减少药物对口腔、食道、咽喉的刺激。
还有些患者喜欢躺着服药,或者服药后立即躺下,这种习惯很不好。根据国内外医学专家的报道,躺着服药片、药丸,如果送服的水很少,那么只有一部分药物能到达胃里,其余部分会在食道内滞留、粘附及融化,引起食道损伤甚至发生溃疡。
科学实验揭示:躺着服药而且只服一口水,那么只有40%的药物到达胃里,其余60%则粘附在食道壁上。而站着服药并且服60~100毫升水,那么只需5秒钟,药物使能全部到达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