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蘑菇到底是不是植物#

火烧 2014-11-28 04:38:03 1052
在风靡世界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中,有许多造型各异的蘑菇。比如:会制造阳光的“阳光菇”,远距离射击的“胆小菇”,能冻结僵尸的“冰镇菇”⋯⋯它们个个身怀绝技,是消灭僵尸的小能手。不过,有个小朋友却在玩游戏时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蘑菇不是真菌吗?它到底是不是植

在风靡世界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中,有许多造型各异的蘑菇。比如:会制造阳光的“阳光菇”,远距离射击的“胆小菇”,能冻结僵尸的“冰镇菇”⋯⋯它们个个身怀绝技,是消灭僵尸的小能手。不过,有个小朋友却在玩游戏时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蘑菇不是真菌吗?它到底是不是植物呢?”


蘑菇,你会动吗?

1735年,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出版了《自然系统》一书的第一版。在这本仅仅11页的小册子中,林奈把大自然中的万物分成了三“界”(直译就是“王国”):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按林奈的看法,除掉无生命的矿物之外,一种生命如果不是动物,那就一定是植物。动物的特点自然是“动”,所以可以靠移动身体吞食别的生物为生;与之相对,植物的特点自然就是“静”,它们不会运动,所以要么靠光合作用自力更生制造食物,要么就只能靠寄生不劳而获了。

按照这个标准,没有腿脚不会四处走动的蘑菇,自然就应该是植物了。


生物界的分类难题

林奈时代的显微技术还不够发达,人们肉眼能见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多细胞的、“大型的”生物,所以这种两界划分看上去相当合理。可是到了19世纪,越来越多的单细胞生物被发现之后,生物学家们便忍不住要为眼虫(裸藻)之类既能运动又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奇特生灵的归属问题大伤脑筋了。最后还是两位科学家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把它们统统划出去!这样一来,在动物、植物之外就出现了第三个界:原生生物界,包括了所有的单细胞生物。

在这样的分类体系里,肉眼可见的蘑菇依然稳坐“植物”界的交椅,和肉眼不可见的单细胞原生生物似乎八杆子打不着。


与植物分道扬镳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蘑菇与常见的植物之间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首先,蘑菇的细胞里没有用于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和质体。因此蘑菇不能像植物一样显示出绿色,也不能自己生产养分。其次,蘑菇的细胞壁是一种叫做“几丁质”(又名“甲壳素”)的多糖类物质组成的(这种物质和构成虾、蟹外壳的物质属于同一类),而植物的细胞则由纤维素构成。基于这样的区别,科学家把蘑菇从植物中划分了出来。

同时,科学家发现蘑菇和一些肉眼不可见的单细胞生物倒是存在一个共同点。这些单细胞生物包括生产青霉素的青霉菌,制作酱油、豆瓣、豆豉的米曲菌,酿酒的酵母,以及让我们得手足癣的微生物。它们和蘑菇的共同点是:细胞内存在细胞核。相比之下,细菌等原生生物则没有细胞核。就这样,科学家将蘑菇和这些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分类到一个有别于动物、植物的大类,称为真菌界。

毒蝇伞,最易识别的毒蘑菇,在许多童话作品中都有它的身影


最新的成果

随着人们对分子、细胞的了解越来越深,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一位叫卡瓦利耶•史密斯的生物学家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重建生命之树的工作,比起林奈的两界系统来,他的结论真可谓翻天覆地:

除掉细菌、蓝藻这类太过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外,剩下的单细胞生物要分成两大支:单鞭毛类和双鞭毛类。动物和真菌都是从单鞭毛类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的,其他植物却源自双鞭毛类单细胞生物。

就是在这些剩下的植物里,也有一道鸿沟把它们分隔成迥然不同的两支。海带之类的褐藻属于“色泡类”,紫菜和绿色植物却属于“古质体类”。即便在古质体类里,紫菜之类的红藻也很早就和绿色植物分道扬镳了。在今天那些爱赶时髦的生物学家看来,植物基本就是绿色植物的同义词,海带、紫菜已经不再是植物,蘑菇、木耳就更不可能是植物了。

或许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舌头来记住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蘑菇吃上去又肥又厚,口感像是肉,所以真菌其实和动物更接近;紫菜吃上去比海带更像菠菜、青菜之类的叶菜,所以比起褐藻来,红藻和植物的关系更密切——这下,你能记住蘑菇和植物的关系了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