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㙡不能人工培植
鸡㙡是食用菌中的珍品,著名的山珍之一。鸡㙡的名贵主要在一个“鲜”字,新鲜的鸡㙡有一种特殊诱人的菌香。鸡㙡烹饪时不需什么佐料,加少许盐,煮出来的鸡㙡不但肉质脆嫩,鲜美无比,而且常常是一家煮菌,香飘四邻,其味无穷。鸡㙡产于我国台湾、江苏、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区,其中以云南产量最大,质地最优。
在食用菌中,已有许多种可以人工繁殖,如金耳、银耳、灵芝、竹荪等。可就是这个驰名中外的鸡㙡,至今还只能采食野生的,而人工繁殖屡遭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
鸡㙡的繁殖很神秘,用通常培养食用菌的方法,是培养不出鸡㙡的。但它喜欢与一些白蚂蚁结成“良缘”来“生儿育女”。在生物学中,这叫“共生关系”。白蚂蚁对鸡㙡的担孢子特别感兴趣,常常把它们搬进蚁巢里,在适合生长的条件下,这些担孢子受到白蚂蚁分泌物或粪便等刺激,在蚁巢外壁的菌丝上形成很多小突起,而这些菌丝和小突起能分泌出白蚂蚁爱吃的液汁,是白蚂蚁的食物之一。因为这些分泌物呈白色,像饭粒一样,人们便称它为白妈蚁的“鸡㙡饭”。这些“鸡㙡饭”渐渐生长,有的形成一条条细长的菌索(又称“鸡㙡香”)冲出地面,“生枝长叶,开花结果”,这就是鸡㙡。大概由于“鸡㙡饭”被白蚂蚁啃食的原故,有的地方只有一朵鸡㙡出土,有的地方有时有好几朵长在一起。奇怪的是,鸡㙡香一旦钻出地面形成鸡㙡,白蚂蚁就不去碰它了,似乎有意识地把它们保护起来,让它们很好地“结果”撒籽(担孢子),以利来年再进行“耕耘”。所以只要发现有鸡㙡的地方,几乎年年都可以在同一地方采到鸡㙡,而且可以连续采集好几年。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了解了鸡㙡与白蚂蚁的共生关系,那不就可以进行人工繁殖了吗?其实,还没那么容易。有人曾做过试验,把鸡㙡的担孢子或菌丝放在多种食用菌能生长的培养基上,给予很好的生长条件,可就是长不出鸡㙡来。他们又把鸡㙡放在蚁巢上,虽然能长些菌丝,但还是长不出鸡㙡。有人把已经看得见有“鸡㙡饭”的蚁巢或有“鸡㙡香”的蚁巢搬到实验室或庭园栽培,这样虽然能有收获,但是第二年则“颗粒”无收了。这是什么原故呢?鸡㙡与白蚂蚁之间到底还有些什么“秘密”没有揭示呢?至今是个谜。因此,要得到味道鲜美的鸡㙡,用人工繁殖的方法一时培养不出来,还得靠野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