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生女 善女人往生传:陈了常优婆夷

善女人往生传:陈了常优婆夷
优婆夷了常者。安徽无为县陈锡周了圆居士之继配夫人也。姓胡氏。赋性慈善。笃信佛法。 锡周初不知佛法。长子天寿颇聪明。十四岁殇。意谓我居心行事。无大过愆。何得有此。遂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极谓为无。 夫人知其执不可破。辄密默修持。不令彼知。未久。夫人有娠。将临产期。忽得大病。二十九日。不能言语饮食转侧。体热如火。身瘦如柴。名医束手。绝无生望。 >一夕。梦老母持一把长干莲华云。汝以宿业。得此恶病。幸有善根。是故我从南海。来安慰汝。 随以莲华。从头至足拂去云。拂去业障。好生嘉儿。顿觉身心清凉。即惊醒起床。便成好人。次日生子。庞厚丰满。与健妇所生无异。取名天民。今已十五岁矣。 >锡周由是方知佛慈广大。三世因果之理事。真实不虚。从兹夫妇各吃素念佛。努力修持。于救济贫苦患难。斋僧修庙。施善书。舍棺材。悉随己力为之。锡周皈依光。法名了圆。夫人函祈皈依。因名了常。 >九年。夫妻儿女五人。同于北京法源寺受菩萨戒。去年春。夫人欲来普陀见光。因先朝九华。归至沪。适奉直兵祸将作。遂未果来。每引以为憾。>光慰之曰。至心念佛。则日与弥陀圣众相对越。何得以不见粥饭庸僧为憾乎。 >以深受惊吓,故身体瘦弱。久不复原。锡周祈光开示。光令作退步想。作已死想。遂得大愈。 >今春复病瘦弱。不思饮食。于二月二十八日。正念佛间。见两童子执长幡。上书西方接引四字。谓锡周曰。此兆于我则幸。于君则不幸。以己一归西。内顾无人故。然念佛之人。不贪生不怕死。 >因请僧四位。诵经礼忏念佛廿八日。以祈寿未尽则速愈。寿已尽则速生西方耳。从此身心适悦。了无病苦。 >至四月初。复觉不适。知归期将至。一心念佛。以求速生。初五。全家都为念佛。又请师僧换班续念。昼夜佛声不断。夫人但默随之。 >初六午前。令备浴具。浴已。着新衣。往佛堂礼拜。供献香华。归即移床向西侧卧。唯专念佛。概不提及诀别等事。 >至亥时。见佛来。欲起礼拜。因扶起令坐。作合掌低头状。云尚有三千佛。念完即去。 >全家同僧俗三十余人。俱大声念。夫人遂高声念佛而逝。面带笑容。室有异香。全家俱不现悲哀相。又念佛二小时。方为安置。 >次日午时入殓。顶尚温暖。四肢柔软。香气犹存。 >优婆夷了常,是安徽无为县人陈锡周居士的继室,姓胡,生性慈悲善良,信佛虔诚。 >锡周起初不懂佛法,他的长子天寿很聪明,但十四岁就死了。他就想,我的居心和做人做事,都没有什么大的过失,怎么会丧子呢。于是就认为没有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这种事。 >他的夫人知道他的执着无法破除,于是就自己秘密的暗中修行,不让他知道。不久之后,夫人就怀孕了。等到快要生产之前,忽然得了大病,有二十九天说不出话来,也无法饮食,也睡不着。身体热得像着火般,而且骨瘦如柴。名医都束手无策,眼看就要死了。 >有一晚,她梦见一位老婆婆,手里拿着一把有长干的莲华,向她说:“你由于宿世的业障,所以会得这种恶疾。幸好你有善根,所以我从南海来安慰你。”于是老婆婆就把莲华,从她的头上到脚底都拂过一遍说:“拂去业障,好生个好儿子。”她顿然觉得身心都很清凉,惊醒过来之后,病全都好了。第二天,她就生了个儿子,长得很厚实健康,和健康的妇女所生的一样。于是就取名为天民,今年已经十五岁了。 >从此锡周才知道佛陀的慈悲广大,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和事情,是真实不虚的。于是夫妇两人都吃素念佛,努力修行。在救济贫苦患难、斋僧修庙、布施善书及施舍棺材等善事上,都随力而为。锡周皈依我,法名叫了圆。他的夫人来函求皈依,法名叫了常。 >民国九年,他们夫妻和儿女五个人,一起到北京的法源寺受菩萨戒。去年春天,夫人想要到普陀山来看我。她朝完九华山之后回到上海,刚好遇到奉直两派的兵要作战,结果没有来得成,因此一直引以为憾。 >我安慰她说:“只要至心念佛,那就等于天天和阿弥陀佛及诸圣众见面了,何必因为见不到我这个光会喝粥吃饭的平庸僧人而感到遗憾呢?” >因为夫人深受战争的惊吓,以致身体瘦弱,很久都没有复原,于是锡周就请我为她开示。我就告诉夫人说:“要作退一步想,要把自己当成已经死了想。”结果她的身体就好了很多。 >今年春天,她又病得很瘦弱,不想吃喝。在二月二十八日,正在念佛的时候,见到有两个童子,手执长幡,上面写着“西方接引”四个字。她就告诉锡周说:“这个徵兆对我很好,对你不好。因为我一往生,家里就没人照顾了。不过念佛的人,是不贪生也不怕死的。” >于是就请了四位僧人,诵经、礼忏、念佛二十八天,以祈愿如果寿命未尽的话,病就快点好。如果寿命尽的话,就快点往生。这时她身心都很舒适愉悦,没有病苦。 >到了四月初,她又觉得身体不舒适,于是知道要走了。就一心念佛,以求快点往生。初五那天,全家都为她念佛,同时又请了念佛僧换班念佛。昼夜家里佛声都不断,夫人则随众默念。 >初六中午之前,她叫家人准备浴具。洗过澡之后,她穿着新衣,到佛堂礼拜,并供献香华。回到卧室时,把床移向西面侧身而卧,一心专念佛号,一点也不提诀别等事。 >到了晚上九点间,夫人见到佛来了,就要起身礼拜。于是家人把她扶起来坐着,她合掌低头向佛说:“我还有三千声佛号要念,念完我就去。” >这时全家和僧俗共三十余人,都大声助念。夫人就高声念佛,面带笑容而逝,室内充满了异香。全家人都不现出悲哀的样子,大家又念佛二小时之后,才安置遗体。 >次日中午入殓时,夫人头顶尚有暖气,四肢很柔软,香气仍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