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粒的演变和测定地层有什么关系
生物是不断演变的。这种演变,虽然在短时期内是微小的,一时看不出,但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就会显出差异来。
种子植物有雌雄性生殖器官。雄性器官产生花粉,花粉也是一直在随着环境变化着的。所以在地史上一定时期生长的一些种子植物必然具有一定形式的花粉粒。由于各个时代的花粉粒各有各的特点(较低等的孢子植物的孢子也同样如此),分析研究古时代地层中保存的化石花粉粒的特点:如体积、形状、内部构造并包括图式和百分含量等,便可以推测当时的地理条件(地形、气候)和古地理的面貌,从而为鉴定地层时代提供了条件。孢粉(指孢子与花粉粒)的科学分析,还可以广泛运用于地质、地理、植物、考古、气象、海洋等有关领域。
有人计算过,一株玉蜀黍平均可产生五十万颗花粉粒,大麻的一个花药(是贮藏花粉的)就含有七万颗花粉粒,一棵松树可产生三亿五千万颗花粉粒。花粉粒这么多,所以它们在地层内的分布的面就很广,到处都有它的踪迹,比其他动植物的化石容易发现。例如,在煤田、石油钻探的岩心中,当大型动植物化石难于找到的情况下,更显出化石花粉粒分析的优越性。
由此可见,从花粉粒的演变去测定地层,不仅在学术上可以寻求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地质勘探工作也能作全面而深入的开展,特别是煤田、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的寻找和开发,愈来愈迫切需要解决钻孔中岩层的地质时代、地层划分以及钻孔之间的地层对比等问题。小小的花粉粒,在科学研究上,还是相当重要的。
- 上一篇
为什么说海藻是最古老的造礁生物
在我国浩瀚的南海水域中,到处点缀着大大小小的生物礁。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就是由这类生物礁组成的。人们通常认为这些礁体是由珊瑚虫营造的,但这样的看法还不全面,因为除珊瑚虫外,红藻、绿藻、蓝藻等海藻也是构成这些礁体的“建筑师”。 海藻不仅是现代的造礁生物,在遥远
- 下一篇
为什么植物的形态对建筑工程有所启示!
传说二千多年前,我国有位鲁班师傅,有一次他上山砍树,无意中被一棵丝茅草划破了手,他感到奇怪:柔嫩的小草怎么会使长满老茧的手弄破出血?仔细一看,发现叶子边缘有许多小刺,又尖又细,摸一下果真很锋利。他高兴极了,回家请老铁匠仿照这种叶的边缘打了一把有刺的铁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