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植物的形态对建筑工程有所启示
传说二千多年前,我国有位鲁班师傅,有一次他上山砍树,无意中被一棵丝茅草划破了手,他感到奇怪:柔嫩的小草怎么会使长满老茧的手弄破出血?仔细一看,发现叶子边缘有许多小刺,又尖又细,摸一下果真很锋利。他高兴极了,回家请老铁匠仿照这种叶的边缘打了一把有刺的铁片,用它锯树,比斧头砍快多了。为了使铁片硬而直,操作方便,他又设计了一副木框。这样,就制成了第一把锯子。
一百多年前,国外有位花匠,在水池里种了一些美丽王莲,它的叶子又圆又大,直径有2米左右,活象个大竹匾浮在水面上,上面能稳稳当内地坐上一个小朋友。他想:一片叶子这么牢固,到底是什么原因?他翻过王莲的叶子,看到叶子背面有一根根粗大的叶脉,在叶脉之间横生着象镰刀似的小叶脉,它们纵横交错,形成了有规律的几何图形,他模仿王莲的叶子结构,用钢条和玻璃成功地建造了一座飘浮在水面上的美丽“水晶宫”,从此,他也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研究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有趣的,模仿生物来设计新型建筑物的科学称作“仿生学”,今天应用得很广泛。
你知道高高的电视塔,为什么都设计成类似圆锥形的结构?这是从高山上的云杉树得到的启发,云杉长年累月受着狂风的袭击,树干的底部变得粗大,整个树干成了圆锥形,模仿云杉的形态造成的电视塔,即使遇到十二级台风也巍然不动。
![]() |
现代化的城市,一幢幢摩天楼平地而起,怎样把很多大楼设计得更合理、更科学呢?从植物对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的自身调节中得到启发,你看那繁茂生长的叶子,看起来好象杂乱无章,如果你选一个枝条,从顶端往下瞧,就可以看到叶子在茎上排列得那么井然有序,就拿最常见的车前草的叶来说吧,数学家研究了它,发现它的叶子是按照对数螺旋线有规律地排列的,计算了每片叶子的夹角是137°3'28〃,可以用数学方程式来表示。这样的排列,每片叶子都有机会得到充足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子的对数螺旋线也是采光面枳最大的排列方程。从车前草那儿学到了调节日光辐射的原理,有人设计十几层楼的大厦,安排得毎个房间都能照到温暖、明亮的阳光。
再看植物的叶片,中间有很多叶脉,象人的血管一样,是叶子的“运输线”,看似横七竖八,其实,它的几何图形能使最短的距离达到最高的运输效率。在设计城市街道、高座公路、输油管、煤气管、水管系统时,叶脉不就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设计模型吗?
谁都知道鸡蛋壳很薄,但要捏碎它可不容易!很多植物的种子、果核、果荚也有类似的薄壳,但却十分坚固。这是由于弯曲的表面,即使薄得象纸一样,但也可耐受相当大的压力。人们从中得到启示,设计了薄壳结构的建筑物,北京东站大厅的屋顶就是其中之一。
小麦是大家都熟悉的植物,它的茎这么细,一折就断,并不坚固,但却能支持比它直径大200〜300倍的长茎秆直立不倒。然而,今天一百多层楼的大厦高度最多也只有它建筑面积直径的20〜30倍。所以,研究植物结构特点和它的负荷力学原理,将可启发建筑师把楼房盖得又高又牢。
植物在亿万年的进化中,被大自然精雕细刻,形成了今天各种各样适合在一定环境下生存的形态,它们的结构极其精巧完善,功能也十分优异,让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找出规律,仿照它们与环境至善至美的协调配合,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建筑来。
- 上一篇
花粉粒的演变和测定地层有什么关系
生物是不断演变的。这种演变,虽然在短时期内是微小的,一时看不出,但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就会显出差异来。 种子植物有雌雄性生殖器官。雄性器官产生花粉,花粉也是一直在随着环境变化着的。所以在地史上一定时期生长的一些种子植物必然具有一定形式的花粉粒。由于各个时代的
- 下一篇
根据地面生长的植物能推测地下的矿藏吗!
谁都知道,要寻找地下的矿藏,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可是根据地面生长的植物,也能够推测地下的矿藏,就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了。 最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勘探金属矿的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分析土壤或土壤上所长的植物中的金属含量。如果土壤中或土面生长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