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hyb最后的27个月:离职后仍带病到各地走访

火烧 2022-12-30 22:02:49 1068
hy 最后的27个月:离职后仍带病到各地走访 核心提示:耀邦同志虽然离职赋闲在家,病魔也不断地折磨他,迫使他休息、治疗,然而他一直心系党和国家的大事,和亿万人民息息相通,心境难以平静……hy 辞职后,

hyb最后的27个月:离职后仍带病到各地走访  

hyb最后的27个月:离职后仍带病到各地走访
核心提示:耀邦同志虽然离职赋闲在家,病魔也不断地折磨他,迫使他休息、治疗,然而他一直心系党和国家的大事,和亿万人民息息相通,心境难以平静……hyb辞职后,戴着病号帽子,度过了1987年。但是他心系天下,时刻想着党和国家的大事,想着人民的疾苦。1988年春,他从305医院出来,向中央写了一封信,要求离京作点调查研究…… hyb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张黎群,原题:耀邦最后的二十七个月 >hyb同志1930年15岁时即投身革命,当了小红军。1987年1月,他卸了zsjzg、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千钧重担。1989年4月8日上午,他病倒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于4月15日溘然长逝。 >当了半个多世纪的人民公仆,最后以身殉职。自1987年初辞职从中南海勤政殿搬回家,到他告别人世,共计27个月。 >1987年初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我去北长街他家看望。一进门,他就热情相迎。我看到他的气色不太好,显得有些憔悴,忧郁的心情也难以掩饰;但是他仍然沉着镇定,两眼炯炯有神。坐下后相互道问了近况,我想竭力回避他辞职的事,可是他却主动谈开了:“生活会上,不少同志对我有很多批评帮助,当时我也来不及细细体会和思考。 >搬回家后,我把这些年搞的文件、各种场合的讲话稿找了出来,正在逐篇地细看,检查检查有什么问题没有。”我说:“这些年的功过是非是明摆着的,大家是看得清楚的。”他说:“还是让实践来检验吧,让历史来检验吧,不能凭自己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不久我又一次去看望他。他已经专心致志地用三个月的时间重新检查和回顾了自己这些年的工作,他的结论是:“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他谈锋颇健,出语幽默,富于智慧。谈着谈着,我吟了陆游诗中的两句:“人生失意须为乐,甲第朱门祗自困。”他苦涩地笑了,边笑边说:“‘须为乐’,不‘自困’,我都做到了。这叫‘革命人生须为乐’”。 >他对我说,离职后的日子,过得是有意义的,精神生活也充实。 >他将作息时间安排得很有规律:每天早上7点40分起床,中午只休息半小时,晚上10点半睡觉。每天还坚持走一万步路,每餐饭后沿着走廊走几圈,上下午还都要在户外走一走。他走路时挺胸直腰,步伐很快。每天上午坚持学习,看文件。有时练书法,写诗填词;有时也看一些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等文学名著。他学习时不许人干扰,一直潜心研究马恩著作,光是读书笔记就写了好多本。下午不是看书就是会客,偶尔也打打桥牌,这也是活动脑筋的一着。 >耀邦同志素来爱好诗词。现在赋闲在家,他有机会来吟诵唐诗宋词,并且把练字与读诗词结合起来,抄写了很多首。他尤爱杜甫的诗和辛弃疾的词,赞扬杜诗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吟诵之余,他也情不自禁地写诗填词。 >我读过耀邦同志写的三首诗,创作于1987年9月25日,是他卸下重担8个月之后写的。诗曰: >(一) >霜月皎皎到中庭,弱女浓妆理素琴。 >窗前嘎然一声响,料是孤鸿落寒汀。 (二) 世事匆匆各浮沉,风云叱咤多女英。 死神面前犹奋笔,君是巾帼罕见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