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风移动的路径有一定的规律V4
当你连续收听到每次台风中心位置的报告后,将它点在一张地图上,你就可以发现,台风中心所走的路线,虽然也有些摆动,但是基本上是抛物线型和直线型的,它很有规律地在地球上移动着。
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基本上是按照台风移动的规律来发布的。
促使台风移动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内力,一种是外力。
内力是台风本身所产生的力。因为台风本身是一团向反时针方向旋转着的空气,每一空气质点的移动方向,要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而发生偏向。这种偏向的作用,在北半球,有使空气质点在运动时向右偏的趋势,而且玮度愈高,偏向作用愈厉害,这就使台风北部向西吹的风具有较多的空气质点向北移动的分量;而台风南部向东吹的风具有较少的空气质点向南移动的分量。这样,台风南部的空气质量比北部要大些,台风就有一个净向北的移动分量。这个净分量就可归因于台风移动的主要内力。其次,台风区内空气是上升的。上升空气在地球转动偏向作用下,会有向西移动的趋向,这也可归因为台风的内力。这两种内力的共同作用,就使台风有向北偏西移动的趋向。
外力是台风周围大范围的空气运动时,对台风的推力。夏秋之际,太平洋上常有一个独立的高气压(一般称它为副热带高气压),这个高气压四周的风向对台风的移动路线很有关系。台风发生在太平洋高气压的南部边缘,那里吹东风,于是使台风向西行。
![]() |
内力和外力合在一起,促使台风移动方向有一定规律。但它在移动时受到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很大。在初期,台风在副热带高压南面,它经常向西北方向移动,一旦到了副热带高压的西缘,将进入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西北方,这时它所受到的外力已改变为促使它向东移动,在与内力结合下,使台风向东北方向移去。由于副热带区高气压的强度、西伸东缩以及断裂的情况不同,台风的路线也就有不同。如果副热带高气压西伸并加强,台风路径也就偏南,一直向西行进;如果副热带高气压在台风北方东退或断裂,台风就可能在高压的西缘或裂口处转向北行,然后再绕向东北进发。但总的来说,台风的路径往往形成抛物线型的。
台风在移动的过程中边转边走,而且它的大风区域越转越大,在热带海洋上形成的时候,直径大致在100公里左右,然后渐渐发展,当移到北纬30度附近的地方时,直径可比原来增大10倍多,以后再继续前进,力量就会逐渐削弱,大风范围也有所缩小,最后到消失。
一般台风只掠过我国的边缘,而后朝日本方向移去,所以它只会影响我国的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和上海市,山东沿海和辽东半岛有时也会受到些影响,但很少影响到北方各省和内地各省区,只有当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缘侵占到我国江南地区,台风才会在东南沿海登陆而进入内地。
- 上一篇
我国上空的气流为什么大部分是自西向东流动的
一般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气流(一般指20公里以下的不包括地面的空气层)通常是自西向东移动的,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和我国所处地理纬度决定的。 地球上大气总的流动情况称为大气环流。假若地球表面是均勻的,而且地球是不转动的,那么由于温度差异的结果,在赤道与极地
- 下一篇
为什么在台风眼里反而没有风!
台风是热带海洋上猛烈的大风暴,它实际上是范围很大的一团旋转的空气,边转边走,它中心的气压很低,四周围的空气绕着它的中心呈反时针方向旋转得很急。低层空气边转边向低压中心流动,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速也越大。在台风中心平均直径约为40公里的圆面积内,通常称为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