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世界大战三战 统一后的无法克制,是德国走上发动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统一后的无法克制,是德国走上发动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德国的前身是普鲁士,而普鲁士和奥地利均脱胎于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又被称为「 ”德意志第一帝国”,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西部欧洲正统所在,只

统一后的无法克制,是德国走上发动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德国的前身是普鲁士,而普鲁士和奥地利均脱胎于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又被称为「 ”德意志第一帝国”,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西部欧洲正统所在,只是这一帝国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呈皲裂状态,由数百个侯国、公国、自由城市组成。 因此,神圣罗马帝国也被调侃为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不是一个帝国。 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欧洲大陆的第一个霸主是西班牙,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出身哈布斯堡家族,同时身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又称查理五世,这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最辉煌的时期。 查理五世后期,将帝国重新一分为二 公元1556年,查理五世将奥地利大公之位让给他的弟弟费迪南一世,费迪南由此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继承人,同时费迪南丧失继承西班牙国王的权利,费迪南一世也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首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同年,查理五世将西班牙国王让位于其子菲利普二世,并废除其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权利。 从此,哈布斯堡王朝分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两部分。 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德国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一直想重整神圣罗马帝国,取缔从天主教分裂出来的新教,由此导致了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以宗教争端开始,由帝国皇帝马蒂亚斯要恢复捷克的天主教而引发,最终以欧洲各国群殴神圣罗马帝国结束。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和罗马天主教皇为一方。 英国、法国、俄国、瑞典、丹麦等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为一方。 这场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同时作为战争的主要战场,德意志各城邦共损失了超过30%的人口,此战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从此,法国打破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围堵,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 法国扩张的第一站便是德国 法国成为欧洲霸主的第一功臣是宰相黎塞留,此人之于法国犹如两百年后的俾斯麦之于德意志。 黎塞留为法国独霸欧洲所定的基本国策之一便是要保持分裂的德意志,由于法国的地理位置,其对外扩张的第一站一定是德国。 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符合法国的利益,但不符合对岸大英帝国的利益,英国要保持欧陆均势,必须要组成反法同盟,压制法国。 于是,从三十年战争之后的两百年,欧洲大陆的首要任务就是压制法国。 从太阳王路易十四到拿破仑,法国一旦强大,必定进军德国,而英国必然组织反法同盟,但受伤的往往是德意志诸邦。 腓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崛起 腓特烈大帝,在欧洲历史上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古斯塔夫二世、拿破仑等齐名,是西方公认的军事天才。 腓特烈大帝是后世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偶像,同时被誉为「 ”德意志之父”,其名留青史之作便是「 ”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英国和普鲁士为一方,法国和奥地利、俄罗斯为一方。 七年战争是一场欧洲大国争霸战,英国与法国在殖民地的争夺,普鲁士和奥地利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正统之争,是其中最主要的矛盾。 海上之战,英国击败法国,法国几乎丧失了全部的殖民地。 欧洲大陆上,当时的普鲁士以一个小国独抗法国、奥地利、俄国三大强国,英国对普鲁士只能提供财力支援,从这个角度来看,腓特烈大帝甚至比拿破仑和希特勒更为强悍,因为他赢得了战争。 后来的拿破仑如此评价腓特烈大帝: 越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越显得他的伟大,这是我们对于他能说的最高的赞誉之词。 腓特烈大帝是欧洲伟大的战术家,并著有《军事原理》一书,他是德意志的一个永远的神话。 腓特烈大帝凭一己之力将普鲁士从一个德意志小邦缔造为与英国、法国、奥地利、俄罗斯并列的欧洲五大强国。 但我们还是要说,七年战争在欧洲大陆的主战场依然是德国,此战的最大赢家是英国,从此大英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普鲁士从此崛起,成为自诩为欧洲大陆第一强国法国的最强对手。 拿破仑战争和德国统一 法国的强大得益于德意志的四分五裂,而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又极易引起法国的对外扩张。 拿破仑战争便是如此。 七次反法同盟,最初是欧洲列国干涉法国大革命,但当拿破仑击败以英国为首的列国联军之后,扩张便不可避免,第一站依然是德意志诸邦。 所以,不管德国主动还是被动,在强大的法国面前,两百年间的战争主战场几乎都在德国境内,为了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德意志必须统一。 腓特烈大帝曾组建了15个德意志诸侯联盟,并使普鲁士成为最大的德意志国家,但德意志统一之路依然漫长,这一时刻要等到「 ”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出现。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拿破仑战争之后拿破仑三世为了拆散围堵法国的维也纳体系,间接促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为了打破维也纳体系对法国的围堵,拿破仑三世却促成了德国的统一 但拿破仑三世给德国创造的只是外部条件,内因俾斯麦的「 ”铁血政策”才是关键,公元1871年,德国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击败奥地利和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统一后的无法克制,是德国走上发动世界大战的原因 多年来一直是欧洲主战场的惨痛记忆,在德国人心中种下了极度的不安全感,而德国一统一实力便跃居欧洲大陆第一的现实,使德国的领导人极易沉迷于赤裸裸的实力。 俾斯麦时期德国尚能克制,外交上的纵横捭阖,是俾斯麦的强项。 但俾斯麦之后,德国的节制消失了,越来越追求纯粹的实力,德国领导人们始终有一种被威胁感,整军好战遂成为常态。 德国常常以全部的邻国作为进攻和占被的依据,于是从德国统一开始,两百年来法国被各国围堵的地位,便让位于德国。 从此,压制德国,成为欧洲列强的首要目标。 很赞哦! (1049)
相关文章
- 世界大战3 解密:二战为什么由局部战争变为世界大战?
- 极端军国主义 日自卫队曾幻想爆发新世界大战 夺权复辟军国主义
- 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世界老二美国对英的反超(一)
- 世界大战游戏 世界最大軍火庫,即使爆發世界大戰也未必能用完
- 世界大战3 并非世界大战的世界性战争:「 ”英法七年战争”后的欧洲格局变迁
- 世界大战的定义 百年溫網第三次取消!前兩次因為世界大戰
- 世界大战3 二战从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之反思
- 两次世界大战直接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 世界大战三战 统一后的无法克制,是德国走上发动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 丧尸世界大战讽刺中国 一旦再次爆发世界大战,中国十几亿人每人捐1百元,能打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