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作用 《金般若波蜜》白注(3)起性空

火烧 2021-05-07 00:34:39 1082
《金般若波蜜》白注(3)起性空   人身得,佛法。  末法,生福薄。  明遇,正法求。  我等末世行人,遵佛教,以戒,行做,自他,荷佛家,住持正法。  佛法慈舟,正航。正知正,乃修佛法之前提,藉此因我

《金般若波蜜》白注(3)起性空  

  人身得,佛法。

  末法,生福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作用 《金般若波蜜》白注(3)起性空

  明遇,正法求。

  我等末世行人,遵佛教,以戒,行做,自他,荷佛家,住持正法。

  佛法慈舟,正航。正知正,乃修佛法之前提,藉此因我等心每日集大德示、佛陀典,者共同步,立正知正,趣入佛法正道,如法修,早菩提,同土。南阿陀佛!

  今天我共修文料:

  《金般若波蜜》白注(3)

  三佛教起性空的思想

  《金》的主旨即是“一切法空”。

  所的“法”,梵磨(Dharma),有意思:一能持自性,即一切法各守其性。如我所、所一切象,山山,水水,,等,各有其性相,不相;二生解,因由所所,在心中生起一切的概念描述和推理等。比如由西的比,而生起“大”、“小”的概念;看物的形,而生起“方”、“”等概念;到人皆有死,而生起“凡人皆死”的推理,等等。些都是“法”之范。

  地,凡是能所、能所、能所、能嗅所嗅、能所、能思所思之一切,都於佛教中所的“法”。或者,佛教所的“法”,包含了“宇宙”中的一切。世曾造《大乘百法名》,一切法行了分,有五,共一百,也即五位百法,在此不作述。

  “法”的含如此,“一切法空”,即是宇宙中的一切象、道理等,皆“空性”。所“空性”,意很多,可“原理”和“”方面明。

  “原理”上而言,即起性空。因一切法因和合而有,最莫不散,有常不的本,所以一切法都是空性。如果法有常不的本,那法就一直存在,它就不藉因而生,也就是,如果“谷”有常不的本,那它就不是因“子”、“土壤”、“水”、“空”等因而有的,但事上,有一法不是因而有的,所以一切法的本都是空性。

  法“空”,不是法“有”。因一切法是因生,所以法空,是在各“象”背後,有一立存在的“本”,不是在“象”本身不存在。然各“象”有常不的“本”存在,但各“象”仍然假因而有生。也即,然有“有本”的“谷”生,但因子、土地、光、水分等因,仍有“本”的“谷”出生的象,非全“谷”生。所以“谷”生而性空,性空而又有生象。

  所以,“起”明事物的“象”,而“性空”明事物的本。起和性空是不可分割的一面。

  “”上,空性是佛身到境界。佛如到了一切法究竟本的面目,其中不有一法有,故而一切法空。然“原理”和“”也不能分。

  《金》即是於一切法,悉皆破除,其空性。需要的是,非一切法本“有”,佛加破除,而是一切法本“有”,是人妄其“有”,所以佛才予以破除。故而,佛未曾破一法。因本就有法可破,佛只是在破生心中法的著。

  四金的翻

  《金》最早由姚秦鸠摩什於弘始四年(402)出,一卷,全《金般若波蜜》。以後相出五本:①北魏菩提流支《金般若波蜜》;②南朝真谛《金般若般若波蜜》;③隋摩笈多《金能般若波蜜》;④唐玄奘《能金般若波蜜多》(即《大般若》的第九);⑤唐《佛能金般若波蜜多》。另外,有藏文、文本等。

  《金》梵文在中、日本、巴基斯坦、中等地都有,中吐番等地有和阗、粟特等文字的本出土。此入西方後曾被成多文字,1837年修笃根藏首次成德文,1881年克斯・缪勒文、日文及藏文本加以校,成英文,收入《方》第49卷。1957年德・康芝又再次成英文,收入《方》第8卷。杜根梵文照中文本,法文。日本宇井伯、中村元等曾多次成日文。

  除《金》的不同本外,代大藏在收也生了不同的版本。些版本在句上也有所不同,本文采用的是《乾隆大藏》中鸠摩什法的版本,什法本流通最。采用何版本不影《金》涵的理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