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2015闽民终字第36号 闽民系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3-03-13 08:54:54 1060
闽民系详细资料大全 闽民系,亦称为“闽海民系”或“闽族”。中原汉人迁居福建可追溯至汉代,吴国入闽设立建安郡。晋代永嘉二年即公元308年发生五胡乱华,当时开始有八姓入闽,是为汉人大规模移民入闽之始。从此

闽民系详细资料大全  

闽民系,亦称为“闽海民系”或“闽族”。中原汉人迁居福建可追溯至汉代,吴国入闽设立建安郡。晋代永嘉二年即公元308年发生五胡乱华,当时开始有八姓入闽,是为汉人大规模移民入闽之始。从此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汉人入闽渐多。到了晚唐,又有陈元光开漳和王潮、王审知入闽(十八姓从王)建立闽政权的事件,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原汉人入闽的高潮。闽民系大致形成在隋唐五代这个时期。

2015闽民终字第36号 闽民系详细资料大全

随着福建海上贸易的发展以及农业土地的紧张,闽民系开始向粤东、雷州半岛、海南岛与台湾、东南亚各地移民,明清至今登上华人首富的商人里便有先祖从泉州移居广州的伍秉鉴,印尼华侨祖籍民国间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针记创始人黄维源与福州福清的林绍良和祖籍莆田移居潮汕的李嘉诚等闽商,有的向欧洲、美洲、日本等地移民,分布极为广泛,成为最大的海外华人族群。

基本介绍

中文名:闽民系 闽人 福建人外文名:Fujian人口:约1亿2000万分布:全球民族:汉族语言:闽语(闽南话,福州话等)代表人物:陈嘉庚,黄乃裳 闽民系形成和扩散,闽民系来源,闽民系扩散过程,闽民系血缘和文化,基因血缘,宗教,服饰,语言,政权,闽民系分支,闽南民系,闽东民系,莆仙民系,雷琼民系,海陆丰民系,潮汕民系,闽北民系,闽中民系,邵将民系,福建和其他地区闽民系分支介绍,台湾闽南民系,广东闽民系,浙江闽南民系,香港的闽民系,世界各地的闽民系,欧美的闽民系,闽南人、畲族以及客家人,闽商在南洋、香港等地的发展,语言,

闽民系形成和扩散

闽民系来源

闽民系来源于西晋末年与六朝时期至五代渐次移入闽、浙、粤的中原人和古闽人。 因为南下地点不同,民系分支的语言有不同程度的不同,亦因为大家南下的原地点不同,而晋朝时各地风俗,语言亦有差别,而细分为数个民系。但闽海民系的人都来相差不远的时代,闽语区多山,与中原相阻,使北方文化,语言难以影响此民系的发展,亦令闽文化得以独立发展。闽人亦在历史上避过多次的大屠杀,为目前中国保留汉文化和传统最好的地区,族群家族观念很强。同时移居福建及广东沿海地区更享有交通便利,闽人在航海,贸易等亦取得多样成就,亦有闽商之美名。满清剃发易服和文字狱使汉文化受到很大影响,但闽人血液里仍流淌著汉族儒家传统文化。在明末清除初时闽商更是倾尽资本帮助郑氏集团(郑成功)以福建为基地进行反清复明活动。清军占领福建和台湾之后,大量闽人继续下南洋,经过200多年积累再次崛起,积累了大量财富,控制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以及菲律宾的经济,而且富可敌国,并在清末民国初帮助孙中山、杨衢云等革命,与控制全中国经济的满族再战,志在推翻满清政府。在民国时期华侨富豪以陈嘉庚为首,在这一带以及福建人早期的聚居地中上环,提供国民党革命、北伐、抗日的资金中转站,有大量银行,企业为国民党提供资本。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原居于厦门、广州、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闽籍资本家、地主移居香港以及新加坡,香港闽民系当中数十万都在中西区、湾仔区、东区、观塘区沿海以及九龙城区红磡一带。东南亚闽人在马来西亚的人口比重为20%,却控制着全国40%的经济;占菲律宾总人口1%控制了该国70%的财富,而占印尼总人口5%更是控制了该国80%的财富如民国初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针记创始人黄维源等,新加坡的华人比例达75%更是不在话下。

闽民系扩散过程

汉人入闽由汉武帝攻打闽越开始,在五胡乱华时大量商家迁入福建沿海地区,使当地商业开始发达,唐宋元明初泉州港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闽民系又由闽南中心泉州港扩展至整个中国东南(包括广东、福建和浙江)沿海,漳州一带则是唐朝时开发的。闽民系在商业、学术、航海和殖民皆取得很高的成就。福建是历代出状元最多的省份,朱熹更使福建成了南方理学圣地,闽人为中国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创下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而且由中原带来了佛教的信仰,在福建本土发展后又多了佛教中闽民系独有的妈祖(即天后)信仰,闽民系在海上营商的同时,亦有自己的军队,在郑和下西洋时曾对南洋、南亚、中东什至远至非洲不肯臣服明朝的国家进行武力征服。因为明朝实行实行君主集权,又因为当时闽民系在通商过程中掌握了极大量的财富,而且和外国人的关系密切,为免影响明皇室的皇权,一改唐宋以来的自由贸易政策,泉州港实行海禁,当时人口极密集的福建沿海一带的人口更多的迁往广州及再次更大量的迁往整个中国东南沿海,亦有不少不接受海禁的人排除在明朝国民以外,明亡时,闽民系仍拥有自己的海军,而且击退当时已经崛起的西方列强荷兰而在台湾建立政权,不少闽南人迁台,在中国整个东南沿海以及台湾和满清对抗,扶助南明政权,后来满清又实施海禁,尽内迁或杀掉沿海居民,使善于经商的闽人无法以贸易维持财政,最终亦败在同为闽南人的施琅海军之下。清朝末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更大量的闽人到南洋经商,从此又多了一大班闽商富豪民国初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针记创始人黄维源等,五口通商之中两个口岸便是在福建省的(福州和厦门)。闽人在清朝时因为长期和满清敌对,被视为清奸,闽人大力支持反清革命,当中又以陈嘉庚为领袖,为国民党提供大量资金。国共内战后,共产党取得政权,逐渐控制全中国后,大量在香港、台湾以及五口通商的城市流动闽人口向台湾、香港以及南洋移民。 整体来说,闽民系于汉朝开始初步形成,晋朝到唐朝为大量人口迁入福建而成为现今闽民系的主要成份,最后在唐末五代时期定型。明朝到清朝则是闽民系向广东、福尔摩沙扩散的时期,清末以及民国则是大量人口向香港、台湾以及南洋移民的时期。闽民系经商人口由唐朝到清朝向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全世界扩张。当中以明朝海禁后、满清执政、列强入侵、国共内战时期迁出大量人口,福建现今成为中国人口最少的省份之一。

闽民系血缘和文化

基因血缘

因为早期福建沿海人口大多是中原汉人经长三角由水路南下,而且福建、浙江同为汉人的原居地区,人口来往频繁,元代福建、浙江属同一省,历代亦有闽浙一家亲的说法,福建亦是各南朝江南城破时迁都之地,因福州为福建省会,受更多历代由江南等地南下移民影响,而使方言和民系有所不同,而广东沿海,珠三角的人当中不少亦是福建人南下的后代,所以亦有闽粤一家亲的说法,但广东珠三角则含被广州汉族(粤语民系)互相影响同化的少数族群(俚人等)、福建以及江西人等移民,闽民系只占其中一个重要组成,而且有不少聚居地,现今分子人类学(主要运用Y染色体单倍群做遗传标记,而不是基因,主要看单倍群的分布频率,某种单倍群并不专属于某一族群)已经越来越多开展各民系姓氏的研究。姓氏分布方面,很多闽系古汉族姓氏如陈姓浙南、广东、福建沿海高频,珠三角、长三角次高频,蔡姓则是闽南、潮汕高频,许姓则是源于中原许国,南渡后在江南,福建沿海高频,珠三角、广东、浙江沿海次高频,见证了汉人各民系以及闽海民系各分支迁移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闽商的资本由大陆各个省市转为以香港和新加坡为中心,美国亦有60万闽籍华人。

宗教

传统的大乘佛教、道教、儒教,近代的基督新教、天主教。妈祖是闽人的海上保护神,今日研究清代台湾民族分布时,即以妈祖庙的分布作为依据来区分闽人与客家人。

服饰

汉服,满清剃发易服后消亡,如今在物质生活较高的条件下,闽民系的年轻人群开始了汉服复兴运动,福建台湾的大学高校内基本全部覆蓋了汉服社团。

语言

闽南语,福州话,莆仙话,建瓯话,永安话等等。

政权

闽南人,泉州南安县郑芝龙---郑成功建立的郑氏王朝。

闽民系分支

闽南民系

又名河洛民系,居住地主要为福建漳州泉州厦门龙巖,此民系的人大量移民到东南亚,台湾,日本至及世界各地。其中在福建地区2千万,海外1千多万,台湾1千多万,还有其余地区,人口7千5百万。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香港,浙江以及世界各地。

闽东民系

以福州为中心,包括宁德,尤溪还有分布在欧美,东南亚,全球的华人社区。

莆仙民系

分布在莆田和仙游、福州市的福清南部、永泰部分地区;

雷琼民系

分布在海南、雷州;以莆田地区移民为主。

海陆丰民系

分布于广东省汕尾市管辖的城区、海丰县、陆丰市以及惠州市惠东县的部分村镇;以闽南地区移民为主。

潮汕民系

分布在广东省的潮汕三市(潮州、揭阳、汕头),以及丰顺、陆丰的部分村镇。

闽北民系

以建瓯为中心,中原汉族入闽早期聚集地,福建最早建制两个郡县之一;

闽中民系

分布在永安、三明、沙县。

邵将民系

分布在邵武、光泽、将乐。

福建和其他地区闽民系分支介绍

其他地区的闽民系主要以闽南民系,福州民系为主,地理上看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住民,其中以闽南民系人数为最。 福建闽南民系其实涵盖了莆田地区和福州福清地区部分,福建南部地区。福建中部的莆田、仙游的居民:该地莆仙话本属闽南语系,只因地近福州,受到福州话较多影响,莆仙话与其他地方的闽南话仍有许多相通的辞汇,而且莆田是许多福建移民的原乡,莆田湄洲岛也是闽、台著名海神妈祖的故乡。 因为闽南人与福州人同处于福建省,闽东闽南两地亦有人口往来,福州人即闽东人亦有部份闽南民系的成份,但进入福州的闽南人则被人数较多的福州人同化,南下的福州人亦被闽南人同化。闽东民系与闽南民系的关系仍然非常亲密,古代没有民系之说,而南移政权的人口多在浙江以及福建,福州为福建政治中心,闽东一带的闽民系受南迁吴越民系影响,影响到语言有些不同,但闽东闽南关系,姓氏,来源仍然非常亲密。

台湾闽南民系

祖籍泉州府、漳州府的台湾人:在台湾日治时期前即居台湾(包含澎湖列岛),台湾四大族群之一。 台湾潮州人因使用闽南语,族群认同由潮州民系转为闽南民系。 在台湾,有许多被闽南化并改用闽南语的客家人后裔,一般称为福佬客或客底。最有名的就是日治时期的医生作家赖和与台湾前总统李登辉。

广东闽民系

广东闽民系、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为现广东三大民系 广东闽民系主要有四类: 广东闽南人:由福建移居广东的闽南人,包括明代、清代及以后由福建莆田及泉州、漳州移居粤东、广州、珠三角以及粤西的闽南人,珠三角的闽南人不少懂流利粤语广府话(标准粤语)而潮汕地区的原居民和由福建莆田及泉州、漳州移居粤东的人亦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所以潮汕人实有潮汕民系、客家民系(即在潮客家人)以及广东闽南民系。 明朝中期实施海禁,但广州仍能作有限度的通商,使在宋元明初的世界第一大港的泉州港的经营贸易的闽南人南下广州、珠三角以及广东沿海(广州十三行中有九家是福建人的),明朝福建闽南地区移民中山、东莞、吴川、广州以及潮州,但亦被附近主要为广府地区的广府话又称广州话(即标准粤语)同化,民初时期粤语方言的顺德话仍有闽语成份(但现今广府地区大多被香港媒体的港式粤语同化),在广东沿海亦有大量福建闽南移民,不少和当地人通婚,影响了当地的民系,所以珠三角以及广东沿海很多地方的粤语方言分支与广州话有明显的差距。明清时期,闽南人口大量南下广东,特别是莆田,使福州人南下莆田,至今莆田话变成闽南福州话夹杂的方言。此外,梅州亦有由莆田南下的闽南人,如曾宪梓。广东省历史上的九名状元便最少五名是从福建闽南地区南下广东省的。 下面六个地区都有来自闽南的移民: 广州闽南人,如状元庄有恭,世界首富伍秉鉴,祖籍泉州晋江以及许崇智等。 中山闽南人,以广东中山市十八镇中的隆都、谷都、得能都及四大都四镇为居住中心,并使用村话的聚落的族人,如郑观应、程璧光、王云五等等 东莞闽南人,如杨衢云,祖籍厦门,富豪方润华,祖籍莆田。而东莞方言和广州话差别很大,请参看粤语方言。 吴川闽南人,如状元林召棠,富豪许爱周,祖籍莆田。 潮州闽南人,如状元林大钦.富豪李嘉诚,祖籍莆田。 梅州闽南人,如曾宪梓,祖籍莆田。(梅州原属潮州府) 潮汕人:使用潮汕话,即潮汕民系,多居广东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少许分布在丰顺县、陆丰市。狭义的潮汕人是指潮州的原居民畲客,广义潮汕人则包括由福建移居广东潮汕地区的闽南人。在潮汕地区的人大多是由闽南地区在明代、清代移居潮汕地区的,属广东闽南人,此外潮汕地区亦有客家人,属客家民系,先祖由中原直入潮汕的潮汕人以及当地的原居民只占现今潮汕汉族的较少部份,属潮汕民系,是广东闽南民系另一分支。在粤地(即岭南地区的两粤),今天岭南地区的广西是位于中国南方的最南位置,因此有大量的广东移民(讲白话),与岭南人(即粤人)最为接近。潮州的凤凰山为很多山区畲族的祖籍地。 海陆丰人,即海陆丰民系,海陆丰人不少为宋元明时保护货物的闽南人,而且很多都是原漳州人,满清时为了对付扶助南明政权的闽南人郑成功等人,在迁海禁界时入海陆丰,之后又夹集了少量当地人血统。 雷州人、文昌人:广东雷州讲雷州话,与海南岛讲文昌话者,即雷州民系。

浙江闽南民系

浙南温州人,不少当地居民是在明清时由闽南迁入浙江,使用的语言是浙南闽语。

香港的闽民系

香港有80-100万人属闽南民系,福州民系也有大几十万。祖籍福建闽南地区的闽南民系80-100万人和祖籍广东的潮汕民系以及海陆丰民系总和大约80万人。其中单单泉州人就有70万人,早期不少是居住香港岛,北角一带更有“小福建”或“小闽南”之称。统一计算所有的香港福建人总共约120万人,他们很乐意向他人表明自己的祖籍。此外,很多香港人不再坚持族群通婚,因为香港语言统一,年轻的几代福建人与四邑人、客家人、岭南人互相结婚以及组织家庭不足为奇,如:香港艺人郑融父亲是四邑人,母亲是福建人,很多已操中英夹杂的香港地道港式粤语。香港人口中的福建人自开埠以来聚居于湾仔(特别在厦门街一带)、铜锣湾以及上环(福建商会的中心)一带,而北角、鲗鱼涌以及西环一带的福建人则是较后迁入的,而在潮州人聚居的九龙东一带亦有一定数量的福建人,在福建人聚居的地方亦有一定数量的潮州人。而香港有120万福建人,当中很大量都是1950年以前移居或是1950-1980年来港的南洋华侨,远高于北角以及鲗鱼涌的人口,北角以及鲗鱼涌只是其中一个福建人聚居的地区,早期很多香港政商界福建籍人士都是来自各区,而非只来自北角,但北角以及鲗鱼涌居住只是大多而非全为福建籍港人,但北角以及鲗鱼涌一带居住的福建人与福建华侨的关系密切,1950年以前来港的大多居于港岛,而较后来港的福建人在九龙新界亦有聚居地,如荃湾区便有不少区议员是福建籍的。在大逃港以后,香港人口变为以说粤语为主,而香港政府推广粤语为香港通用语,使香港各省籍各民系各文化人都以广州话为母语,香港厦语片亦全部被停止制作,很多其后亦参与广东歌(粤语歌)以及粤剧的创作,所以在各个福建人聚居的地区亦大多以港式广州话沟通。香港的福建联会和新加坡、南洋一带的关系密切,不少台湾、香港、南洋、欧美的福建籍人士在近代才分散在各地,这些地方的人不少都有亲属联系。在港福建人以勤劳、拚搏著称,在港从事工商界的人士居多;在港福建人亦非常重视培养子弟念书,在香港的各大高校中,闽籍教授就有几十个。

世界各地的闽民系

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或是闽语使用者:在日本、北美、南洋最多,多用福州话,马来西亚、新加坡甚至有半数以上的华人多使用闽南语。

欧美的闽民系

由清末开始到欧美经商,或在南洋致富后迁居,部份人在新中国建立时把资本迁入欧美,以及在香港移民潮迁入美国的福建闽籍中产。据美国官方数字,至2005年,美国有华侨华人337万,其中福建籍华侨华人有61.13万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新移民183.3万人。

闽南人、畲族以及客家人

事实上福建南部(闽南)居民除了闽南语族群,在漳州府的诏安、云霄、平和、南靖等四县也有不少客家人,而隆教、赤岭、湖西则为畲族乡。 福建以及广东山区的畲人,当中不少汉化成为客家人,包括绝大多数只有畲族拥有四大姓氏钟姓、蓝姓、盘姓以及雷姓,畲族本为广东、江西以及福建交界山区的一个有独特文化的族群,历史上便有不少潮州人与山区畲族交战的记录,直到明末部分畲族已经说客家话,成为客家人的一部份(建国后大部分恢复畲族身份)。唐朝开漳 开漳圣王陈元光大杀当地的族群,史记武力镇压是“兵革徒威于外,礼让乃格其心”,而且“诛之不可胜诛,徙之则难以尽徙”,“功愈劳而效愈寡”,当时陈元光所处的漳州属“地极七闽,境连粤地(粤东潮州有大量畲族聚居,但自明中期起广州一口有限度通商使大量人口由福建、江西、湖南等省进入珠三角,数量远高于当地汉族原居民)”,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的区域。自始福建山区的畲族式微,大多集中在广东东部。唐朝以后,福建闽南一带已经成为全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量的汉人亦进入山区,清后畲族大多融入汉族(55年之后,通过民族识别政策很大一部分又被划为畲族),而且与进入离沿海较远的闽南人一起融合,进入山区的闽南人亦是客家人的其中一个成份。

闽商在南洋、香港等地的发展

闽商商帮分布全球,以闽南商帮为最,接着有福州商帮和莆仙商帮等。闽南人以覆蓋量和经商规模令人津津乐道,福州商帮以福清为代表,分布较广,莆田则是在闽商中被冠以精明的代名词,地方小人少但是经商比例不亚闽南商人。明清至今登上华人首富的商人里便有先祖从泉州移居广州的伍秉鉴,印尼华侨祖籍民国间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针记创始人黄维源与福州福清的林绍良和祖籍莆田移居潮汕的李嘉诚。 2010福布斯台湾富豪榜前十位 排名人物姓名净资产(亿美元)祖籍地 1 郭台铭 59 中国-山西省-晋城 2 蔡氏兄弟 58 中国-福建省-泉州晋江 3 蔡万才 53 中国-福建省-泉州晋江 4 蔡衍明 49 中国-福建省-泉州石狮 5 魏应州 45 中国-福建省-龙巖永定 6 林百里 30 中国-上海 7 林堉璘 27 中国-福建省-泉州石狮 8 林荣三 24 中国-福建省-泉州石狮 9 罗结 23 中国-福建省-泉州安溪 10 王永在 22 中国-福建省-泉州安溪 2010福布斯马来西亚富豪榜前十位 排名人物姓名净资产(亿美元)祖籍地 1 郭鹤年 145 中国-福建省-福州仓山 2 阿南德克里希南 81 3 李深静 46 中国-福建省-泉州永春 4 李金花 39 中国-福建省-泉州安溪 5 郭令灿 38.5 中国-福建省-厦门海沧 6 郑鸿标 38 中国-广东省-潮州 7 杨忠礼 25 中国-福建省-泉州金门 8 莫比达 17 9 陈志远 16 中国-福建省-泉州永春 10 张晓卿 12 中国-福建省-福州闽清 2010福布斯印尼富豪榜前十位 排名人物姓名净资产(亿美元)祖籍地 1 黄惠忠/黄惠祥 70 中国-福建省-泉州晋江潘湖 2 吴笙福 30 中国-福建省-泉州晋江 3 蔡道平 26 中国-福建省-福州福清 4 阿布力扎·巴克里 25 5 黄亦聪 24 中国-福建省-泉州洛江 6 彼得·松达 21 7 林天喜 20 中国-福建省-泉州安溪 8 陈江和 19 中国-福建省-莆田荔城 9 林逢生 14 中国-福建省-福州福清 10 索吉哈托 12 2010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前十位 排名人物姓名净资产(亿美元)祖籍地 1 黄廷芳/黄志祥 80 中国-福建省-莆田涵江 2 邱氏家族 55 中国-福建省-厦门海沧 3 郭孔丰 35 中国-福建省-福州仓山 4 郭氏四兄弟 32 中国-福建省-泉州南安 5 黄祖耀 31 中国-福建省-泉州金门 6 钟声坚 20 中国-广东省-汕尾 7 林彼得 15 中国 8 郭令明 12 中国-福建省-厦门同安 9 李成伟 8 中国-福建省-泉州南安 10 王明星 7 中国-福建省-泉州南安 2010福布斯菲律宾富豪榜前十位 排名人物姓名净资产(亿美元)祖籍地 1 施至成 50 中国-福建省-泉州晋江 2 陈永栽 21 中国-福建省-泉州晋江 3 吴奕辉 15 中国-福建省-泉州晋江 4 Jaime Zobel 14 5 吴聪满 12 中国-福建省-泉州晋江 6 陈觉中 9.8 中国-福建省-泉州晋江 7 Enrique Razon Jr 9.75 8 Beatrice Campos 8.4 9 郑少坚 8.05 中国-福建省-泉州永春 10 许寰戈 7.6 中国-福建省-漳州龙海

语言

闽民系所操的闽语其内部的分支相当之复杂,被分为以下几种的分支:闽东语(包括南片的福州话和北片的福安话)、闽北语、兴化话(今常称为莆仙话)、闽中语和闽南语(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俗称福建话)。台湾闽南人所说的闽语属于闽南语的一种,广东潮汕(潮州话)和雷州地区、海南岛的闽南民系说的闽语被学者李如龙归类于闽南语的次方言,现今海南话和雷州话也常被分出来单独成为一个闽语支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