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如何分析文章语言特色 语言表达的特点

火烧 2021-10-05 09:17:52 1059
语言表达的特点 语言表达的特点语言形式的独特性、表达的临场性、内容的随机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语言表达题的特点近几年来,高考语言表达题主要有下列三个特点: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能力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

语言表达的特点  

语言表达的特点

语言形式的独特性、表达的临场性、内容的随机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

语言表达题的特点
近几年来,高考语言表达题主要有下列三个特点:
1.坚持考查实用的语言能力
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语言表达的话题来自于现实生活,所给的语言材料也是来自现实,而极少书卷气;二是着重考查基本的语言表达技能,如扩写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等。最典型的例子恐怕要算2003年的第25题了。
例: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譁,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这样的话题,这样的语言材料,每一名高中生都会遇到;这样的改写要求,其中包含的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平等意识,更是时时处处都能遇到。其考查实用的语言能力的特点,恐怕是不用多说的了。至于本题如何解答,在分项陈述中已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2.试题呈开放性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所谓开放性,简单地说就是相当一部分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考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生活积累和思维能力,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都是正确答案。
例2: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充套件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这样的试题,简直可以说,每名考生都可以写出富有自己特点的答案来。
3.考点呈综合化
试题的出发点是考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表达与认识能力密不可分,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密不可分,语言表达的形式也往往是多种兼用的,因此考点呈综合化是必然的。
例3: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1)
(2)
这是2000年全国卷的第26题。从形式上说,仿写、类比、排比(句式)三者相兼;从内容上说,它考查考生对“友谊”、“勇敢”、“信任”的作用的认定;从思维上说,它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其综合化的特点显然。如果再从细部说,每一句的答案还包括著句式的要求,如前一句主语部分应是并列短语,谓语部分应是动宾短语,后一句应是三个主谓句构成排比,更显综合化了。
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2002年的第25题。这将留到后文去说。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高考语言表达题的上到三个特点,正好体现了交际的需要,为提高交际能力服务,同时,这三个特点,还包含着创新精神和个性化的因素。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人们说,高考语言表达题难,我想所谓难,也就在这三个特点上。
二、应试对策
基本对策是建立四个意识。
1.话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话题”,不是“话题作文”的“话题”,而是指它的本义,即“谈话的中心”。压缩、扩写、改写、仿写等,都要围绕话题说相应的话。强调话题,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主要资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
例4:将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16个字)
我国冶金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关于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指示精神,今年一季度,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增长幅度开始逐月回落,累计产钢2461.6万吨,增长势头明显趋缓。其中一月份钢产量增长速度比去年12月份降低2个百分点,2月份比1月份降低了3个百分点,3月份不比2月份降低4.9个百分点。
答:
本题所给的文字共有两句话组成,其中心是“控制钢铁生产总量”。“开始逐月回落”是说“控制”初见成效。“增长势头明显趋缓”。第二句话用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逐月回落”的具体情况。依据这样的分析,本题的答案是:我国控制钢铁生产总量初见成效。(意思对,不超过字数都可以)
例5:用“听众”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的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答:听众
这是一道“变换句式”的试题。怎样变换?原句的主要内容是说具备怎样的条件人才能在音乐中“净化”自己的“欲望”。依据这样的理解,可以这样改写:(听众)只有取于忏悔自己的一生过错,敢于承认自己心底的欲望,各种非理性的欲望方可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原句先说结果,后说条件;改句先说条件,后说这个条件产生的结果,自然没有“改变原意”,可见“重组”正确。
2.互渗意识
所谓“互渗”,是指:①读写互渗,以阅读文字的某些材料作为语言表达的材料;②生活与表达互渗,以生活中的人事或自己的感受作为表达的材料;思想与表达互渗,以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感悟作为表达的灵魂。许多考生在做语言表达题时,同写文章一样,感觉没有什么话好说,强调“互渗意识”,就是想解决一个有材料可用,有话可说的问题。
例6: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是2002年全国卷的第25题。有的考生写了这样一些答案:
(1)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2)春天是大自然的一本画册:/轻风细雨是导言,/飞禽走兽是线条,/花红草绿是春天的色彩。
(3)窗是金子的一双眼睛:/窗框是眼睑,/窗锁是角膜,/窗玻璃窗花是窗子的瞳仁。
这三个答案都是以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作为表达的材料的,答案本身都符合题目的各项要求,尽管第(3)个答案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们都得到了满分。如果在语言表达中不是这样“互渗”,将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3.语境意识
“语境”现在还是同学们很熟悉的概念了。不过,知道这个概念,与在表达中自觉依据语境的要求,并不是一回事。本文例1所举2003年全国卷第25题,有考生写出这样的答案:“用耳用眼不用嘴,动心动脑不动手。”试题明明规定是“教学楼内禁止喧譁,不许打闹”,难道教学楼内也不准读书、不准讨论、不允许老师讲课、不允许做实验、写作业吗?怎么可以“不用嘴”、“不动手”呢?显然与语境不合。试题明明规定“(阅览室内)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有人却写出这样的答案:“手中无书而心中有书,手中有书则失去钱财。”这样的答案,姑且不说它与试题的内容要求不合,就是这答案本身与“阅读室内”有什么关系呢?是全然不顾语境的要求。“语境”既是答题的限制条件,又是答题的依据,显然是不能有任何一点忽视的。
4.答题意识
做语言表达题,目的是为了得分。为此应注意下列两点:
(1)掌握基本技巧
近几年,语言表达题,压缩语段、扩写语句、仿写、改写,间隔使用。我们要掌握写的技巧:
①扩句题要添枝加叶,突出重点;
②压缩题要提纲挈领,注意陈述角度;
③仿写题要解读例句的内容、结构、修辞、语气等方面的特点;
④改写题要不变原意。无论是长改短,还是短改长,或者是扩散“重组”,都不能变更原意。
(2)满足试题要求
解答语言表达题,第一位的是力求答案正确,而不是求精彩。所谓正确,就是满足试题的各项要求,包括内容要求和形式要求。为此要做到下列几点:
①看清题目要求;
②注意表达格式;
③注意内容的完整。
有同学可能认为这是多余的话,其实不然。如2003年第25题,有不少考生一看试题开头“仿照示例”四个字,就误认为本题同过去的仿写题一样,也要仿照示例的句式、结构、修辞等。也就是仿其“形”,而这道题恰恰在“形”上没有要求,只要求仿其“神”,即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做到“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是很典型的缺乏答题意识的例子。
倘能在“正确”的前提下,再有一点文采,有一点文学性,则更好;没有它,并不影响得分。
三、练习和答案
1.仿照下面第一节诗的形式,在下面的两节诗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诗句。
感 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整个春天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2.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资讯。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调查问题:你喜欢看张艺谋的新片《英雄》吗?
调查物件:某市重点中学高三学生
调查时间:2002年岁末
调查方式:无计名投票
参加人数:388人
调查结果统计:
情况 喜 欢 不喜欢
已看 复习紧张无时间看 家长不同意看 票价太高没看
人数 22 52 64 54 196
比例 5.7 13.4 16.5 13.9 50.5
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重要资讯是:
(1) (不超过18字)
(2)
(不超过40字)
4.根据下表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
某旅游景点统计一览表
年份 门票价格(元) 游客量(万人次) 旅游收入(亿元)
1999 25 47 1.1
2000 30 70 1.8
2001 35 100 2.5
2002 40 125 3.5
2003 70 (第一季度)30 (第一季度)1.9
(1)用一句话概括该旅游景点1999至2002年的发展情况:

如果进行乐观预测,该旅游点2003年情况可能是: 。
5.依据下文统计数字,为这段文字添一个结束句。
最近,记者考察了本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条街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多达178个。占总数的23.8%。在178年书写不规范的招牌中,共有426个不规范的字;这些不规范的字中,繁体字有373个,约占总数的87.6%;乱简化的字21个,约占4.9%;异体字25个,约占6%;错别字7个,约占1.6%。由此看来,
附:答案及简析
1.答案举例:撷起的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我了整个海洋(这是一道仿写题,首先要解读第一节诗的形式特点:转折、对比;还要注意内容,“春风”、“春天”这两个词语之间是包容关系,因此仿写时要选择同一范畴的两个概念,如“红叶”、“枫林”、“浪花”、“海洋”)
2.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近百年来以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前200年。(要点:①时间,②冰核中二氧化碳上浓度,③总体上升,④近百年来上升速度快。这是一道图表题,要求把图表的内容转换成语言,综合性较强。首先要读懂图的内容,再考虑用简明的语句作答)
3.(1)喜欢与不喜欢《英雄》的人数基本持平。(2)喜欢《英雄》的因时间限制、家长管束、票价太贵等原因而没能看的占绝大多数。(本题兼考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4.(1)虽然门票一涨再涨,但游客是不断增加,旅游收入直线上升。
(2)游客量可能因门票上涨而减少,但旅游收入将大幅上升。(解答本题要综合分析归纳三组数字,缺一不可)
5.商业用字很不规范,滥用繁体字的现象尤为突出。(意思对即可)

最苦与最乐中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本文的语言庄重、灵动、流畅、简洁。
庄重:这种凝重语言风格的形成,一方面与作者梁启超的深厚修养、远见卓以及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本文谈论的是人生观的大问 题有关。文中体现“庄重”的语句,如“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分析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
灵动:具体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句式、表达方式及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

流畅:体现为排比的大量而巧妙的运用和巧妙的过渡与衔接。1、“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2、“贫吗? 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过渡与衔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用“翻过来看”,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用“然则”进行过渡,衔接得非常紧密o
简洁:主要体现在下面三方面:A使用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如用“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形容尽责任之后的快乐。B展敛有度,详略得当。如第1自然段将贫、失意、老死立,第2自然段则集中起来说“贫困老死”,该展则展,该敛则敛。C引用艺术的高妙。如“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这句话有什么深层含义?至少有三层含义:一,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二,孟子这句话意思与前所说的痛苦之后是快乐似乎不一致。三,为什么孟子要说这句话呢?

如何分析文章语言特色 语言表达的特点

高尔基 的《童年》的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童年》是一位无产阶级文学导师的生活自传的“童年部分”,它是一个已经成为无产阶级斗士的人重新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结果”。当然,很多童话以至少年小说都是成年作家写的,但《童年》显然和它们不同,它绝不是一本儿童读物,“儿重视角”之于《童年》只是一个技术手段问题,它所展现的并不是儿童世界,而是一幅完完全全的小市民生活图画。高尔基通过童年阿廖沙告诉我们的,是19世纪末俄罗斯低层市民生活及思想的真实:庸俗、自私,无聊、无奈,虔诚、怀疑、亵渎和无尽的困难。以及这一切灰色当中不寸闪烁的爱的火花。
和现代派小说惯用的”儿童视角”不同,“阿廖沙视角”没有统领全书,而只是在某些细节才起作用。通篇来看,“童年阿廖沙”是由成年的“我”来回忆叙述的。因此,《童年》根本上是一部传统小说,用的依然是全知全能视角,少有现代派小说的痕迹。从阅读经验来看,该小说似乎是把一些小市民的故事压缩编织进一个少年的经历里,而各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络却很少,缺乏艺术的有机性、完整性,这一点,高尔基自己也有察觉。在给罗曼·罗兰的信中,他写道:“我个人觉得,书写得不成功,有点乱,缺少内在的协调,读起来,觉得太急于交代,所以许多地方描写粗糙,不完全,语言不够精练。”
但这并不是说《童年》不是一本优秀小说,由于成功运用了典型概括等艺术手法,由于以童年之心再现市民庸俗生活的庸俗、苦难,小说具有异常强烈的感染力,能使任何一个经过苦难的仁慈心灵唏嘘不止。不算长的篇幅内,出场人物众多,却大都个性鲜明,“外祖母”的形象、“母亲”的形象,甚至于凶恶、冷酷的“外祖父”的形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又不失真实和丰满。在性格的生动性、完整性上,《童年》较后来的一些概念小说要高出千百倍。它能让人读后为“好人遭厄运”鸣不平,也会因“恶人”(如“外祖父”)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复杂而顿生怜悯。

羚羊木雕 请你分析选文中妈妈语言表达的特点

强硬,一定要让我拿回羚羊木雕

《鲁滨逊漂流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①故事精彩离奇;②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③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④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松明陆蠡语言表达特点

文中散句与排比句结合,长句与短句结合,形成英节奏感和运动感。

语言表达的难题

"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自己也就会怎样对待自己。给人一束玫瑰,会留下一缕芬芳。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即使不是直接地帮助自己,也是间接地帮助自己。"

B 学生和老师对话,首先要称呼老师的职业,也就是要称呼“老师”
说“你”肯定不合适,不是尊称。直接称您,太唐突。一般下级对上级。不适合师生关系。

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小学生...就论文?我倒!那我就说得简单些好了:
首先,语言要通顺,这是增强语言表达艺术性的基本要求,即要求语言运用规范、准确、连贯、得体.
其次,语言要有文采.这是增强语言表达艺术性的必要条件.即做到词语生动,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式,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