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俘虏 对越反击战:我军战士身中两弹夺取堡垒,越军排长反被部下击毙
对越反击战:我军战士身中两弹夺取堡垒,越军排长反被部下击毙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国家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不顾当年与我国结下的深刻友谊而公然在中越边境制造各种流血事件。

打伤边民,推到界碑,占领国土,面对越南的不断挑衅,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正式打响了正义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经过一个月的浴血奋战,就大大地打击了越南的嚣张气焰,使其遭到重创。
这样的胜利并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除了上级的正确领导与策略,战士们的流血牺牲,还靠的就是一种同仇敌忾的团结,只有内部团结起来才是关键。
曾经一位老兵在回忆信中描写到出征前的场面,1979年2月15日“对越自卫反击誓师大会”上,团首长宣读的有一条“见死不救者,杀!”目的也是强调军心一致,战友们惺惺相惜的重要性。同时在这方面,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也让我们无比骄傲。
1979年2月17日,战斗打响的第一天,共青团员王灿和战友们一同奋力杀敌。某部二连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顺利抢渡红河,一举攻下了一线越军阵地和部分高地。王灿和尖刀班的战友一直冒着枪林弹雨冲在最前面。取得初步胜利后,王灿所在的小组奉命占守高地,次日二连向下一个高地进攻。
但这一次越军有了经验,工事坚固,警戒加强,炮火也集中起来,我军三次冲锋未果。此时王灿与队友共担爆破重担,不料排长中弹牺牲,王灿率先冲上去,即将到达越军脚下时身中两弹。
但是看着队友接连倒下,王灿已经怒不可遏,凭借顽强的毅力冲在前面,迅速逼近敌人,为其他战士们吸引火力,凭借着良好配合,大家终于顺利夺取敌军堡垒。
与我军令人动容的团结一致相反的是,越军中却出现了“窝里反”的现象。某次捕俘行动中,我军步步紧逼,十几个敌人躲进了洞中,经过我方轮番劝降都不奏效,原来是里面的敌军排长誓死不从,坚决不肯低头,但这样的高洁品质却并不被队友买账,他们竟然联合起来击杀了排长,做了我军俘虏。敌方军心这么散涣也难怪他们会在战斗中节节败退了。
相关文章
- 两弹一星钱学森 钱学森欠一个道歉
- 对越反击战俘虏 对越反击战:我军战士身中两弹夺取堡垒,越军排长反被部下击毙
- 两弹一星钱学森 錢學森回中國後,享受的待遇有多高?有一點十大元帥都比不上
- 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 一位不应被遗忘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生命最后时刻仍不忘国家
- 钱学森为中国做了什么 为了接钱学森回国,我们做了什么?这一代价让人至今都觉得很值
- 两弹一星钱学森介绍 “两弹一星”是怎么搞出来的?
- 核怎么发现的 他第一個發現正電子,錢學森是其學生,為核事業作大貢獻卻被遺忘
- 两弹一星之父到底是谁 李佩:两弹一星元勋夫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
- 两弹一星钱学森 钱学森活了98岁,他病逝之后,他的一儿一女如今在哪?过得怎样?
- 赵忠尧为什么不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80多岁还能记住物理公式却时常记不住生活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