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乡韦庄 韦庄《谒金门·春漏促》原文及翻译赏析
韦庄《谒金门·春漏促》原文及翻译赏析
谒金门·春漏促原文: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谒金门·春漏促翻译及注释
翻译春夜里,一声声更漏十分急促,灯烛将灭,又一次次挑起残烛。整个夜里帘外春风摇撼着屋外翠竹,搅扰得人梦魂不定,断了又续。闺房之中,有个娇娆如玉的佳人,夜夜空守绣屏,孤枕独眠。闲极无聊之时,她抱起琵琶弹起旧曲,她的眉黛像翠绿的远山一般。
注释1谒(ye)金门:唐教坊曲名,用为词调首见于此。此调又名《出塞》、《空相忆》、《花自落》、《垂杨碧》、《春早湖山》等。2春漏促:春夜滴漏声急促。漏促,计时的滴漏急促。3金烬(jin):灯烛燃后的余灰,金花烛的余烬。金,此指金花烛,即雕镂金花的蜡烛。烬,燃烧之余物。4娇娆:形容美丽妩媚。这里指代美女。一作「娇饶」。5寻旧曲:寻求往日与情人共赏的曲调。6「远山」句:指眉黛如远山翠绿。《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谒金门·春漏促赏析
这首词描写女子香闺寂寞之情。
这首词上片写女子春宵不眠,是通过她的感受表达的。因为夜深,又不能入睡,所以感到特别寂静;因为静也就感到漏壶的滴声特别响。特别是「促」字,份量相当重,它不是指时间过得快,而是表达女主人公的不安和烦躁。「金烬」句,从女主人公的行动中显示了她长夜不眠。灯暗了又挑,挑了又暗,直到烛残火烬。她的行动是无聊的,情绪是纷乱的。「一夜」二句情景合写。诗人将女子的孤独难眠之状,织入断断续续的竹声之中,把帘前风响与魂牵梦绕交融在一起,韵致无穷。
下片点出女子的状态和表情。「有个」二句是上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娇娆」是借代,以见女子的美丽。然而这样艳美的人儿,都是「夜夜绣屏孤宿」。一个「孤」字,不单是「孤独」,而是上片女子复杂心绪的凝结。这两句从女主人公外表的「美」与她处境的「孤」的矛盾中,显示了她内心的怨情。「闲抱」句是上片「金烬暗挑」行动的持续,是上句「孤宿」的进一步刻画,突现了她的凄凉。以往可能是高高兴兴地弹奏,而此时只是无聊地抱起了旧日的琵琶。「寻旧曲」也是对过去欢乐时刻的回忆,并想借回忆来冲淡眼下的孤独与凄凉,但回忆也解脱不了困境,而只能更增加孤苦。「远山眉黛绿」一句结尾,以貌写情,女主人公的愁容怨态跃然纸上。
这首词先借物写情,再由物及人,描写逐渐深入,情景交融,行神皆备,最终渲染出女子强烈的孤怨之情。
谒金门·春漏促创作背景
该词是词人入蜀(901年)之后创作的。韦庄有一个资质艳丽、文化修养也很高的宠姬被蜀主王建强行夺去。韦庄与爱姬之间,由于有着漫长岁月的相互爱慕,不同于一般嫖客买春买醉,也不同于一般士大夫的妻妾关系。传说爱姬在深宫中并未屈从王建,而是郁郁死去。因此韦庄的这首词描写的很可能就是那个爱姬。 诗词作品:谒金门·春漏促诗词作者:【五代】韦庄诗词归类:【女子】、【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