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半部论语治天下批判 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 【成语名字】半部论语治天下 gt 【汉语拼音】 à ù lú yǔ zhì tiā xià gt 【近义词】:半部论语 gt 【反义词】:满腹经纶 gt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
半部论语治天下

【成语名字】半部论语治天下>【汉语拼音】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近义词】:半部论语>【反义词】:满腹经纶>【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成语解释】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半部论语治天下造句】半部论语治天下近来成为人们争执的焦点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据相关专家宋定国教授考证,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及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笼。在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称作《四书》并 列入儒家经典,大肆宣传儒学之际,也未见有相关记载。此说出笼是在朱熹逝世二三十年之后。但此说真正流传开来,则是在元代。然而恰恰是在元代,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所谓“九儒十丐”,即儒生的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儒生被称为“老九”的说法就是由此发端的。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一句台词,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由于儒生们毕竟充当着私塾的教书匠,占据着社会教育的广大舞台,加上戏剧又很容易流传,所以这句刻意夸张《论语》功能和儒生作用的台词,便得到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者的欢迎,并借以自我标榜,自我麻醉,自欺欺人,广泛散播。>
很赞哦!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