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辄得咎意思是 成语: 动常得咎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动常得咎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动常得咎 成语简解 编号: 2875成语: 动常得咎注音: ㄉㄨㄥˋ ㄔㄤˊ ㄉㄜˊ ㄐ|ㄡˋ汉语拼音: dò g chá g dé jiù参考
成语: 动常得咎什么意思?有什么样典故及故事?
成语: 动常得咎 成语简解 编号: 2875成语: 动常得咎注音: ㄉㄨㄥˋ ㄔㄤˊ ㄉㄜˊ ㄐ|ㄡˋ汉语拼音: dòng cháng dé jiù参考词语: 动辄得咎释义: 义参「动辄得咎」。见「动辄得咎」条。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动常得咎”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动辄得咎」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人,他精通六经百家,崇尚儒学,排斥佛老,文章自成一家,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登进士第后,曾任国子博士、监察御史等职,却因直言敢谏,屡次犯怒被贬,久久不得升迁。韩愈自认才高,不应受此待遇,因此作〈进学解〉一文以抒己愤。该文采问答方式,以国子先生喻己,假托学生之言,抒发自己才高却不受重用的不满,却说自己不过是一介庸才,符合目前的低位闲差,用以自我解嘲。文中的「跋前踬后,动辄得咎」就是学生描述国子先生(韩愈)在官场上的处境艰难,一有举动就会遭受责罚,进退两难,而屡遭贬谪。后来「动辄得咎」就被用来形容人处境困难,极易受到责难。典源: 此处所列为「动辄得咎」之典源,提供参考。唐.韩愈〈进学解〉(据《全唐文.卷五五八.韩愈》引)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1>,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注解〕 (1)跋前踬后: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见「跋前疐后」。书证: 01.宋.欧阳修〈与晏相公书〉:「岂非飘流之质愈远而弥疏,孤拙之心易危而多畏?动常得咎,举辄累人,故于退藏,非止自便。」 成语接龙“咎”字开头的成语
咎由自取咎皆自贻“动”字结尾的成语
蠢蠢欲动风吹草动轻举妄动按兵不动声色不动按军不动按甲不动风惊草动“动”字开头的成语
动辄得咎动魄惊心动心骇目动地惊天动常得咎动辄见咎动心惊魂“咎”字结尾的成语
既往不咎动辄得咎死有余咎动常得咎动辄见咎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动常得咎”分成的单字详解:

动, 常, 得, 咎。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