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纳基数 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防范
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防范
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防范
风险:
1、劳动者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项为由解除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理由:未缴或未足额缴纳社保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2、职工要求按实际工资为基数补差额。
防范:
1、尽量避免以给现金的方式代替补缴,以免其他员工效仿形成羊群效应,补基数,不补现金。
2、让企业分管领导和人事部领导参与,感受氛围,接受教育,引起重视。
3、了解近期的政策走向,选择渐进式模式,为企业赢得时间。
企业员工参保未按员工的实际收入(上年底平均工资)缴费工资,从法律法规的层面来说,这是必须得的。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大多数企业都如同案例的操作模式——按照当地的最低缴费基数来给予员工缴纳社保。社保局也无许了,企业也这么在操作,而大多数的员工也这么默认了。作来企业方面来说,员工同意,社保部门也是认可的,就当是合法的。现在员工提出来,要求企业按实际工资来参保,而且不是到劳动部门 去投诉的,企业也只能根据该员工的申诉要求执行,否则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最终仲裁也只能根据法律法规的条文来作出裁决,仍然得按员工的实际收入来参保。
存在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企业自身要控制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是每位老板给人力资源部的基本要求。当然企业的领导者们首先会评估风险级别,如果当风险高的,他们也要果断按法律法规执行,风险级别低的,当然得堵一把,堵赢了就算是赚到了,堵输了就是亏。一般是用工密集型的企业比较偏多,由于员工人数多,而且员工的整体收入不太高,员工整体的法律概念稍微弱一些,而且有些员工也不愿意交太多的社保费用。偷偷说一句,很多公司都是这么在做的。
2)员工不愿意按实际收入来缴纳社保;在用工密集型企业中,80%的员工都不愿意按自己的实际收入来参保,而且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员工是不愿意的参保的,这原因大家都是知道滴。年纪稍微大的一点的员工,认为自己打几年工就回老家了,社保一定要交满15年,退休时才可以领取养老保险。对于这层人员来说,他们认为要交15年的时间比较长,把钱留在自己的口袋会更安全。而年轻的职工们,又认为离退休的时间太长,真到了退休的时候又不知道这社保的政策会啥变。员工自身的顾虑未解除,导致现在强行实施全员参保给HR们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
企业未根据员工实际收入(一般情况下,老员工是按上年度的平均工资,新员工是按参保时的实际收入)足额参保,所存在的风险有以下几点供参考:
1)发生工伤事故时的赔偿标准;企业未根据员工的实际收入来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的,一旦发生工伤,企业应该按员工的工伤发生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支付其相应的补偿费用,而且还应补齐社保局所支付的差额部分。实际上这一项并不算是风险,如果企业按员工的实际收入来参保,也是应该支付的,相对而言,单从此项来分析,企业还是赚了的。
2)临近退休人员的要求或是在职员工的要求;临近退休的员工的, 通常情况下,他们都会在退休前去咨询相关专业部门 。当他们清楚自己的参保缴纳基数是按当地最低基本工资实施,而退休后的养老保险的金额则会少,涉及到自己利益的,都会申诉或是要求企业补回差额部分,包括在职的员工提出要求,企业都有承担补差额的部分金额的风险。尤其是有的企业还未全员参加养老保险的,对于临时退休的员工(三五年即达退休年龄的)必须得参保。
3)离职人员的追讨;根据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劳动纠纷的仲裁时效为一年。也就意味着员工在离职一年内,发现自己的权益被侵犯,可以向用工单位所在地的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承担被侵犯的部分权利。用人单位未按员工实际收入缴纳社保,员工有权利提出补缴。但在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员工要求的,据了解,现实的劳动争议中,提出此申诉的案件并不常见。因为企业补足了企业应承担的部分,员工也需要承担自己应承担的部分。根据行政处罚法,追溯的时效为两年,也就是说员工在离职两年内都有诉讼的权利。所以企业在评估风险时,应将离职两年内的员工作来一个评估物件。
4)社保部门的监察;如果企业完全按照当时最低的社保缴费基数来参保,社保部门在稽核时也不会让你直接通过,除非企业分了几个档次。我们公司在几年前,同一标准参保,但在五年前就被退单了,后来就只能实打实进行了。据近几个月的社保部门通知,企业必须全额参保养老,而且不能以最低缴费基数参保。这是我们在前几个月收到的通知,而且附近的企业都在调整缴费基数。社保部门也会不定时的到企业进行核实,所以社保将会越来越严格与规范,这已经是一种趋势。当然,最初被查的时候,社保部门会开一个责令改正单,然后限期改善,否则就面临被处罚。
5)客户验厂的要求;在企业有两个上帝,一个是员工,一个是客户。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客户为企业带来价值。所以这两者都是企业必须重视的,而且都必须放在同一等级的重要,企业少了谁都无法生存。客户在对企业进行稽核时,也会注重员工社保的问题,但在这里,一般情况下的验厂人员,只要企业为员工买了社保的,都不会特意要求按员工的实际收入来参保。但也有的验厂人员要求就是按法律法规执行,所以企业可以自行评估。
社会保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的问题点有二:一是职工工作期间社会保险未缴或有时段欠缴问题;二是社会保险缴纳基数按最低基数而非实际工资。这样一个涉及每个职工、每家企业的政策,政府相关部门,无论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还是法院,都相当慎重,目前的执法环境是:涉及社会保险的业务归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大队管理,仲裁及法院均不受理。而劳动监察大队一般采取调解的方式,以减少社保纠纷对整个社会的震荡。
未足额缴纳的风险及现状
当用人单位实现所有劳动者社会保险全覆蓋后,最大的问题点就是社会保险缴纳基数普遍按最低基数而非实际工资。尽管这是普遍的现象,但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通常有二个风险:
第一点:劳动者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项为由解除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未缴或未足额缴纳社保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已经成为劳动者主张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二大王牌)
关于这个法条的理解,目前有所争议,即未足额缴纳是否适用?从严格的意义来讲,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就是缴五险(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保险,称为五险)、足额缴(按照职工的工资总额)
自然是有的
1、当员工去社保申诉的时候 公司这官司必输 你一定需要补缴 除了本金还会产生滞纳金
2、当员工投诉后 社保现在每年的稽查工作覆蓋面逐年加大 会有一个单位信用体系的 当过多的投诉每年专项审计检查的时候 单位被稽查风险就会加大
3、现在中国的退休金制度 是多缴纳多得 会影响退休金的待遇
4、会对企业的影响不好 有些职工很看重这些待遇的 招聘时候会有影响
5、公司以后上市会查几年的社保是否合规 以后对企业发展是个很大的瓶颈
6、生育、工伤等报销或者赔付等项 计算基数与缴纳基数有关 职工利益会有影响
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防范
你可以理解为无任何风险。
但是有个事情你要明白,就是社保缴纳的费用以及年限是直接影响你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金额的。
以郑州为例,假如你十五年前开始按每年的最低基数缴纳,正好缴纳到今年退休,那你现在每个月大概能领一千多点的退休金。

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防
退休金底
工伤后待遇低
生育津贴底
医保个人账户钱少
失业没啥
众筹的风险应该如何防范?
别参与不就防范了吗!不要相信任何人,还是把自己的血汗钱老老实实的,存在银行吧,不要在网上投1钱,免得血本无归。请看腾讯视讯,“揭祕诈骗网站的发源地”
没为员工缴纳社保有哪些风险
1、员工有权要求补缴
2、有些本由社保支付的款项需要由企业支付
3、社会管理部门均可依法强制征缴。
借名买房"有哪些风险?该如何防范
借名买房,本身隐藏着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引起纠纷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现行的法律中,对于"借名买房"并没有出台对应的条款规定。不仅借名之人有风险,把自己的购房名额借给别人,也同样承担著风险。
借名的房屋被登记人出售,购房人善意取得房屋,借名人将无法追回房屋。如果登记人在房屋上设立了抵押等物权,或因债务而被查封,即使借名人得知后主张权利,也将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
尽管房屋产权登记在名义买房人名下,但借名买房人需要凭借首付款出资证明、按揭银行转账凭证、物业缴纳凭证,双方签订的《借名买房协议》,等凭证来证明自己是实际买房人。
出借自己的名义购房或按揭贷款,会在房屋产权登记部门留下相关的购房记录,在银行也会有按揭贷款的征信记录,今后自己买房时,将无法享受首套房贷款优惠或受限于其他"限购"政策。
出资人按揭还款不及时,会有损登记人的征信。如果借名人在还贷过程中延迟还款,则这个信用污点记录在借出名额人的头上。
借名买房要慎重。
相关文章
- 社保买满了15年怎么办 社保满5年纳税证明也满5年,但是不同步,可不可以参加北京摇号
- 交满15年社保退休能够拿多少 辞职后距离退休还有两年 如不再缴纳社会保险 退休后医保卡上还会不会每月继续打钱
- 社保缴纳基数 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防范
- 挂靠单位交社保划算吗 个人全额交社保十五年,年令满六十周岁后,想自愿推迟半年至一年办理退休手续是否可以?
- 挂靠单位交社保划算吗 自己全额去交社保养老合算吗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 女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55岁缴费不够十年能一次性缴社保费十五年吗?
-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社保中的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可以提出来吗
-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社保年度基数申报里“月工资”是填的什么资料?谢谢!
- 社保缴费基数怎么算 社保基数8000是什么概念?需要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公司和个人部分各是多少钱?北京谢谢
- 同等于第二次鸦片侵略的转基因粮油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