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疯传的7.23“管理过错论”过于牵强

火烧 2011-12-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文章质疑7.23动车事故管理过错论牵强,强调设备技术问题与雷击故障是主因,指出信号设备缺陷与多次事故关联,呼吁重视技术安全而非管理责任。

疯传的7.23“管理过错论”过于牵强  

   

涛 声  

   

【引子】据新华社报道, 11月21日 ,记者从相关人士获悉,7.23动车事故报告预计将在12月对外公布。但是在事故调查报告还未通过官方正式公布的情况下,事故调查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就以自己颇偏的看法透露说,调查报告中事故的主要原因将此前的对设备和技术问题的质疑扭转,组织管理不善将成为动车事故的主要原因。这个避开设备性能和技术问题不谈,纠结使用方管理过错的论调,实在非常的牵强!  

   

 11月21日 官方宣称,7.23动车事故报告预计将在12月对外公布。但是在事故调查报告还未通过官方正式公布的情况下,事故调查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就以自己的看法透露说,调查报告中事故的主要原因将此前的对设备和技术问题的质疑扭转,组织管理不善将成为动车事故的主要原因。王梦恕称说,当时7分钟雷击了100多次,这是一个方面,但组织管理问题是主要问题。当地管理部门没有将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和使用,造成设备损坏出现故障,加上故障后人工操作不当,酿成了最后的惨剧。  

这种避开造成设备故障的主动因素而言其他的说法,实在很是牵强和可笑。  

还原事发现场,大家都知道雷击是这次设备事故的诱因,是诱发设备故障的导火索。设备在生产质量和设计技术上的缺陷,隐埋了必然的事后萌发故障结果。由于设备故障的出现,才导致以后一连串的操作失灵和异常结果的发生。这才是7.23事故诱发的主要原因。  

道理很简单,比如家里电视机突然爆炸,又比如车辆事故时安全气囊由于设备故障没有得到及时打开等等,难道你能说使用电视机还需要什么神秘的管理问题吗?难道车辆保障安全的气囊装置还需要遇难者明确的操作规范吗?很显然,这都是设备的生产质量和设计技术存在隐患,才导致了不可预测的严重事故发生。所以说,管理只是操作规程的体现,是生产行为的规范制度,但是管理必须是基于强大的设备技术支持的生产监控过程。离开了正常的设备技术支撑,一切管理沦为空谈。管理是软件规范,设备质量和技术支撑才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硬道理!  

至于王组长的个人看法,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固然可以代表自己大嚼自由言论。但是作为官方遣派的调查组副组长角色,不应该随意地散布一些不符合一般自然科学规律的颇偏断言。  

该生产商家的信号设备经不住雷击的考验,产生雷击故障,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技术问题的。如果不存在技术问题,为什么使用了与温州南站相同的采集驱动板软件的58个车站、14个中继站要做硬件调整呢?为什么还要对采集板加强防护保障和软件升级测试呢?继7.23事故之后发生的上海地铁由于信号故障发生的追尾事故,难道这些只是天衣无缝的巧合吗?该生产商家真的应该面壁反省了,因为由于使用该品牌信号设备导致的安全事故不再是偶然的现象。  

希望7.23事故调查在没有违背一般的自然科学情况下,给出一个公正的结果,不违民意大为天。  

相关文章

  • 院士王梦恕回应中国高铁建设八大质疑
  • 孔庆东:喜忧参半费思量
  • 官员暗示卖铁路,“第二次保路”刻不容缓!
  • 高梁:产权改革是铁路的歧路
  • 亲身经历的两项重要科技发明的开发遭遇
  • 杨松林:中国高铁动了谁的蛋糕
  • 谨防动车事故被“妖魔化”
  • 空心菜:铁道开启私有门    怀念贪官刘志军
  • 贾晋京:地缘系统工程与动车事件
  • 河北惨烈追尾事故:公知、意领、媒人为什么都哑了?
  • 邋遢道人:蝲蝲蛄一叫,政府还真不种庄稼了
  • 运十的悲剧不能在高铁重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