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四大国际粮商的渗透

火烧 2009-03-15 00:00:00 时代观察 1030
四大国际粮商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深入中国市场,控制油脂企业及粮食产业链,引发对粮食安全和行业垄断的担忧。

四大国际粮商的渗透  

嘉吉、ADM、邦吉和路易达孚这“四大跨国粮商”(3家美国公司和1家法国公司)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垄断性地控制了目前世界粮食市场80%的交易量。  

2007年,四大国际粮商是这次粮价上涨最大的赢家,从邦吉已经公布的报表中可以看出,2007年前9个月的净收入增长高达107%。从2006年1~9月到2007年1~9月,邦吉的交易规模只增加了15%,但是其净销售额却增长了66%,全部门业务利润增长了227%。这些业绩来源于国际市场高涨的粮价,虽然他们还有矿产等投资,但是农业部门始终是邦吉赚钱最多的部门。  

世界最大的粮商嘉吉2007年8~11月纯收入竟达9.54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44%。其主席兼CEO说,嘉吉的成功也是来源于强劲的市场需求。在过去的几年里,嘉吉共投入了180亿美元,来拓展自己在全球的业务。在嘉吉的5个主要大业务部门中,负责全球范围内粮食的采购、加工和销售的传统开发加工部门盈利贡献最大。  

     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已经结束,四大国际粮商加快了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步伐。  

    2004年以后,四大国际粮商大举进入我国,控制了全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对农产品期货熟悉的人都知道,2004年前后发生在我国的大豆期货大战,被业内称为“大豆地震”。在此次多空对决中,国内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大豆产地的企业遭受以国际四大粮商为主的国际资金疯狂围剿,使许多国内厂商陷入全面亏损和破产的状态。大豆危机以后,四大粮商在国内的大豆压榨市场一路攻城略地,垄断势头已基本形成。  

跨国食用油寡头ADM的渗透,已经部分掌握了我国植物油的产业链,从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整个过程,益海(中国)集团就是ADM和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并参股鲁花等我国多家大型粮油企业,工厂和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同时,他们还投资了我国稻谷、小麦、芝麻、棉籽、大豆浓缩蛋白等粮油深加工项目,投资控股和参股铁路物流、收储基地、船务、船代等辅助公司,这些粮商已经渗透到我国粮食行业的各个环节。  

这四大粮商在我国通过各种渠道,一方面,建立粮食加工流通企业,在各地建立或收购面粉厂、大米加工厂,扩大粮食购销网络,进入粮食消费市场,利用掌握的优质粮源以及低价策略挤压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与我国改制后的基层粮管所合作,利用基层粮管所的收储网络大量收购小麦、玉米等粮源。通过数量方面的逐渐增加,开始在国内粮食加工或流通领域扩大市场份额。有不少企业家和学者担心,跨国粮商在国内的并购十分迅速,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几年后局面可能就无法控制。  

    2008年1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介绍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情况,张晓强说:一方面外资的进入对于行业竞争、技术进步有积极作用。但是,对于保障供应,特别是价格稳定,也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为此,中国政府也在妥善地研究,总的要求和精神是要趋利避害。比如,经国务院批准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2007年12月公布的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就明确今后在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这个领域,只允许中方控股,这就是对过去政策做出的一些调整。

                                       摘自《资源战争之谜》

相关文章

  • 温铁军等:粮食金融化挑战
  • 蒋高明:中国粮食危机严重 转基因不是出路!
  • 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手握种子主权
  • 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 白益民:中国粮食安全与隐忧
  • 印度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根源
  • 李昌平:未来粮食危机并非因粮食不够人吃
  • 郑风田:入世十年农业挑战巨大,后十年能否保住难讲
  • 中国玉米保卫战:美国“先玉335”侵占东北种子过半市场份额
  • 警惕中国未来粮荒
  • 郭生祥:美国用粮食危机拯救美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